APP下载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

2011-04-10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35期
关键词:标准分肌力病程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434020)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指的是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也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据报道其发病率为30%~50%[2]。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沉、思维迟顿、兴趣减退、自我责备、睡眠障碍及食欲减退等。因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而且临床表现较为隐匿,较易被原发病掩盖抑郁情绪及症状,容易漏诊、误诊。脑卒中后抑郁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以及预后与生活质量,将为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极大危害。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该并发症受到愈来愈多的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很多学者认为PSD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病程、肢体肌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探讨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我院神经内科选取脑卒中患者120例,并予以系统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均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且均为第1次发病,均通过颅脑CT或MRI证实。观察组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为52~70岁,平均年龄60.9岁;脑出血45例,脑梗死75例;病程均超过15d;既往无抑郁症史,且近1年内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排除伴有明显失语、失认等症状且无法配合检查患者,排除病情严重或伴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检查患者。根据配对资料的相关要求,同期选取120例非卒中者作为对照组,要求入选对象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条件等相似,主要为门诊就诊的患者及病患家属。

1.2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评分,测试两组被试人员,并由专人执行。计分方法为[4]:SDS的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为标准分,以标准分来进行评定。标准分≥50分确定为抑郁,按抑郁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49分为无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

1.3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来评估观察组全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由于入选病例已经排除意识障碍与失语患者,故缺损分值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

2 结 果

2.1 抑郁的发生情况

按照SDS总标准分比较,观察组均值为(51.29±10.50)分,对照组均值为(41.96±8.56)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现抑郁患者59例(49.2%),对照组中仅发现轻度抑郁者15例(12.5%),对照组抑郁患者明显少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抑郁情况比较 例

2.2 抑郁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的关系

通过研究观察组中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的CT或MRI发现,卒中部位位于额颞叶与基底节区的患者发生抑郁的机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

2.3 抑郁的发生与病程的关系

病程为3~6个月患者的SDS得分均值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PSD与病程的关系

2.4 抑郁的发生与肢体肌力的关系

肌力≤3级抑郁患者42例,SDS得分(49.59±10.25);肌力≥4级者17例,SDS得分(30.16±3.29),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观察组120例脑卒中患者中神经功能轻度缺损者52例,发生抑郁者19例,发生率为36.5%;神经功能中度缺损者68例,发生抑郁40例,发生率58.8%。神经功能轻、中度缺损抑郁的发生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抑郁的发生率越高[5]。

3 讨 论

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脑卒中所导致的一种继发性抑郁症,以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绝望、焦虑及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发生率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高而不断增高。本次临床观察资料显示,脑卒中后不仅抑郁的发生率高且程度较重,即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早期较易为临床医生所忽视,故临床上需重视该方面的观察。PSD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及生存质量,增加患者残疾、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因此充分认识并重视PSD的重要性对于脑卒中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率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尤以额颞叶和基底节区为多;病程为3~6个月的患者相对更加容易患脑卒中后抑郁;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肢体肌力呈负相关,肌力越低,患者患抑郁的可能性越高,抑郁程度也可能相对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密切影响着抑郁发生,缺损程度越严重,抑郁发生率也越高。根据相关结果提示,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也应得到适当启发,如在病程为3~6个月时,适当予患者一些心理干预,使患者尽早摆脱抑郁阴影,多给予鼓励,以助其树立信心[6]。

总而言之,PSD会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责任心,应用科学、恰当的方法与和蔼的态度为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开解,促进其尽早摆脱该状态,帮助其使机体调整到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正视疾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向明清,杨涛.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家庭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1,8(8):154.

[2]马兰,吴慧芳.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临床研究 [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0,7(1):30-31.

[3]郎卫红,赵艳茹.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2):66.

[4]Fu C Y,Williams S C,Cleare A J,et al.Attenuation of the neural response to sad faces in major depression by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J] .Arch Gen Psychiatry,2004,61:877-889.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160.

[6]方定华,陈小梅,李渏,等.脑血管临床与康复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5.

猜你喜欢

标准分肌力病程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EXCEL在数据处理中的实践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
重新认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