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居”之处——北京“旬”会所
2011-04-09朱小地ZHUXiaodi
朱小地/ZHU Xiaodi
“蛰居”是一种生存方式,我们人类将动物的蛰居习性称之为“冬眠”。冬眠与其说是大自然的造化,倒不如说是这些动物的一种自主选择。动物们一定渴望着进入冬眠的状态,因为那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人是自然界的高等动物,原本肯定不会有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我们也曾经嘲笑这种状态,认为只有低等动物才会被动地选择。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浮华与喧闹,已经呈现出多样选择的可能性。其实任何时代均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只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条效率主义的发展路线。人生一世本来就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状态,这样才能活出生活的味道。如今,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卖呆”的感觉已经成为人们的奢望,“蛰居”即是这种理想的最高境界。
社会发展越快,怀旧情绪也就越强烈,在反省与思考中获得对人生的认知。原本年轻的一代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从祖辈那里继承了“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但在现实中不得不接受并学习市场经济的规则。因此,一边是感叹人生苦短、青春已逝;另一边却又畏惧再迈出一步、做出新的努力。
任何的景象、片段、符号都可以引起对旧日时光的追忆和研究的热情。剧烈变化的城市建设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就更能够引起我们对建筑、城市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及对应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这也正是当前中国大城市中“时间消费场所”蓬勃发展的原因。建筑师应该具有这样的情怀,并对社会文化风向保持敏感的状态。
1 总平面图/Masterplan(资料来源:高博)
2 主吧室内/Mainbar Interior(摄影:朱小地)
当我到百子湾21号进行现场考察,并与业主见面、讨论设计的时候,我的心中有了一丝悸动,我想我应为都市里的“精英们”设计一个反映当前普遍的心态和追求的去处,用最直接和自然的方法让紧张烦躁的人们能够享受片刻的安宁。
这是一处旧有的车站维修用房,形成年代不详,只因为产权归属北京铁路局,所以才没有被拆迁,而在北京高速发展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保留下来。原有建筑破败不堪、落满灰尘,是新的主人将这个院子租用过来,并打扫、整理一新。以至于,铁路局领导视察时对这样的变化十分惊讶。
院子里的原有建筑大体分为4部分:南侧是一栋两坡顶木屋架平房;位于中部的一栋是平房,另一栋是一个带阁楼的两坡顶小楼,顶部有一个采光窗;北侧是一栋改造过的单坡顶平房;西侧则是一路南北走向的西房,恰好将这3部分建筑联系在一起。院子中最有特点的是几十年来逐渐形成的绿化环境,以乔木为主,主要是柏树、白皮松树和梧桐树,伴有一些观赏树木,其中有一些已经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挂牌保护的古树。树木的位置布局恰到好处、姿态优美,与建筑相伴而生。虽然这个院子紧贴东四环路,但在大树的庇护下,显得非常幽静。这样的环境与北京中心城区到处高楼林立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既兴奋又放松。
设计是从功能的梳理与确认开始的。会所建筑设计的难点在于要求建筑师具备对功能的理解和运营的经验,才能根据建筑的不同特点规划出适宜的功能布局,也以此成就会所的个性特征,获得市场的认可。根据现场建筑的特点,南部的坡屋顶房屋安排展览的功能,其颇具历史感的人字形屋架给室内空间增添了几分沧桑感;北部的单坡屋顶的房屋由于必须保留横隔墙,不能整体使用,最适合作为VIP房间;西侧建筑可以安排厨房和其他辅助功能房间;而中部的建筑由于面积和空间的限制,很难直接派上用场。
中部原有建筑随意散落的状态既不适应会所的功能需要,也无法组织会所的人流动线,必须添加一个主要空间。它将统领各个功能空间,起到汇集人群、联络各处的作用。我试图通过正方的平面格局的新建筑镶嵌到院子中部、2层坡屋顶小楼的南侧,东面与小平顶房相连通,形成新、旧3栋房子组合的中心,这里将是会所的接待空间、主吧空间、酒窖及雪茄吧,在平面功能上与南、北两部分原有建筑形成比例适宜的会所功能。
3 建筑元素分析图/Decomposition(资料来源:高博)
4 游廊/Corridor(摄影:傅兴)
主吧的建筑是整个院子中唯一的新建建筑,为了突出这栋建筑的地位,同时也考虑院子中心观赏角度的需要,我将新建的主吧特意向东旋转了一个角度,造成了在外观上与旧有建筑空间格局的冲突。新建筑的外饰面也有意突出与原有建筑的不同,采用了最低廉的瓦楞铁皮的材料,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微弱的银色的光,特有的质感给院子带来了生气。建筑的外观体型也是独特的,逐渐升起的屋顶旋转着指向西侧两颗巨大的梧桐树,是不稳定的、顽皮的样子,如同欲跑进树下躲藏的孩童。屋顶的一部分采用玻璃屋面,坐在主吧里享受时光的客人可以透过玻璃屋顶看到天空的变化,这块玻璃屋顶也正好位于西侧梧桐树的阴影之下,为建筑室内遮蔽多余的阳光。
主吧的室内是一个15m×15m的“井”字梁钢结构,采用边柱支撑,中间开敞明亮。空调设备就置于“井”字梁之上,成为室内空间的装饰。北侧的2层小楼的外墙直接裸露在主吧空间之内,并成一定角度与吧台相峙。东侧通过玻璃连廊与接待空间相连通,中间形成室外小庭院,保护了原有的观赏树木的环境,也成为主吧室内的景色之一。整个主吧室内为浅色基调,通透开朗,将南北院落和建筑在视线上连接成一个整体环境。
不幸的是,在后来施工的过程中,业主发现前面的一棵梧桐树由于树龄太大,树干上面分叉的地方已经要坏死,如果不锯掉的话,有可能砸坏主吧的玻璃屋顶或当中的客人。唉!原指望用树影来遮阳的,可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梧桐树的上部被锯下来后,玻璃屋顶的遮阳还得重新考虑。幸好当时拍了照片,就算是一个美好瞬间的永久纪念罢了。
由于会所的主要出入口只能设置在东侧,且开口位于南侧和中部建筑之间,如果客人直接进入院落,院落中的主要空间和建筑将尽收眼底,缺乏神秘感和吸引力。所以,我借用了北京四合院中,进入垂花门之后,由“仪门”遮挡,引导客人从两侧的“游廊”进入庭院各个房间的手法,在主入口前设计了一道钢框玻璃门,玻璃采用竖线条磨砂处理,两层玻璃错位安装,阻隔正面视线。
在大门两侧的甬道外侧采用金属幕帘作为轻隔断,部分阻隔客人视线,维持神秘的感受。由此,将客人引导到北侧的接待空间或南侧的展览空间。在接待空间和展览空间的入口处,设计了“喇叭口”状的半室外通道与南北方向的甬道相接。一方面,考虑从城市到此的客人在进入会所室内之前从空间和心理上有一个过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建筑的尺度较小,无法与门廊、甬道在高度和开门方式等方面正常连接的原因。
如何利用现存的很有价值的树木是我始终在考虑的问题,这是与建筑设计相对应的另一半工作。我们在充分测量的基础上,小心翼翼地为每棵树木设计最好的建筑景观。我们将树干、树枝、甚至树叶和树影都作为设计的要素,加以利用。所有联系各功能房间的通廊都与景观密切结合,尽可能穿行其间,让客人足不出门就可感受到环境的存在。建筑与绿化环境的和谐共生,充分表现出会所建筑高情感的建筑特性。使新、旧建筑融入到景观环境之中,也使客人自然地融入到这样的氛围之中。
西侧辅助功能用房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室内走廊,以满足向各房间供餐和内部人员活动的需要。走廊的外墙采用白色的涂料处理,承托出柏树优美的剪影,如同一幅展开的中国山水画卷;北侧的院落中,将院落中原来的青石路面移到此处,加以整理,在3棵巨大的白皮松树之间形成曲折的室外甬道;在西南角落最后形成的工作空间中,直接以3棵较大的柏树为中心,形成3个各自独立、但又完全相同的室外小院,再配以绿竹簇拥周围,作为室内独特的景观。
会所的主入口与建筑的空间关系确定之后,我试图在围墙上建设高度将近10m的隔声板,将东四环路上的机动车噪音全部或部分地反射回去。但此项努力没有成功,原因是建造的难度和成本较大,后来不得不放弃改为在原有3m高的围墙上加装2m高的玻璃墙面,不去破坏院落的建筑尺度关系。入口处结合“仪门”的考虑,设计了面向庭院的高大构筑物,在形象上取传统建筑牌楼的意向,采用了一排不锈钢管作为“瓦屋顶”的象征,成为南部庭院中主要的视觉焦点。同时,高悬的钢管在微风吹动下随意摆动,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和谐的声响,如同风铃一般,也可平抑一些外部的噪音干扰。夜幕降临,来自西侧的一束灯光会照在“牌楼”之上若隐若现,似明月初上高楼,为庭院中活动的客人创造另一番诗意的遐想。
主入口的门廊从“仪门”直接延伸到东侧前院的围
墙处,以正方形的水池结束,池水中的磐石之上涓涌的清泉,映着阳光,标志着会所高雅的格调。门廊上随风飘曳的装饰织物在夜晚灯光的照耀下,发出变幻的光芒,迎接着都市客人的到来。
室内设计尽可能采用纯白的涂料墙面,为今后逐渐增设的艺术品收藏创造展示的可能性,原有建筑的木结构屋顶和新建筑的钢结构屋顶通过白墙的衬托进一步展现出来。大面积的地面采用了自溜平水泥地面,颜色较深,与白墙面形成反差,适应今后商业运营和各类艺术活动的需要。在一些重点区域,如主吧的酒吧台、展览空间的中间部位以及接待空间的北侧墙面,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藏品加以装饰,使现代纯净的空间形态与极赋装饰性的中国传统建筑构架形成了视觉和文化层面的反差。主入口外面安放了一对上马石石雕,“仪门”的外侧安放了一对抱鼓石石雕,与钢材、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对比,造就了会所的鲜明特色,即加强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关联性。
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把握建筑整体的节奏和设计的力度是充分表现一处轻松环境的关键,建筑师应该不露声色地将形式、手法等技巧隐藏在自然表露的建筑背后,而坚决避免跑到前台尽情炫耀的现象,这需要建筑师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才能实现。跟踪工程建造的过程是不断调整设计力度的好方法,我时常要求自己“放轻松”,将设计的力度降下来、再降下来。实际上,最终形成的设计成果是在不断调整中才逐步实现的,这可能就是设计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