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中风体会

2011-04-09姜占成

河北中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眼针体针痉挛

姜占成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青海 大通 810100)

笔者临证数载,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思维及治疗方式感悟颇深,兹将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临证经验整理如下。

1 重视阴阳两经,眼针、体针并施治疗中风

历代医家对中风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摸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对于中风的针刺治疗,认识精深,见解独到,有别于传统的治疗方式。中医学对中风的治疗方式,随着见解不同而临床各有侧重,对于中风外风、内风、瘀滞、痰阻的认识以及熄风、活血、益气、通络的方法始终左右着临床。但针刺治疗中风,历代医家以独尊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为多,手足阳明经始终是临证治疗时针灸师关注的重点,例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指出“阳证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合谷、肩髃、手三里、百会、肩井、风市、环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阴证中风,半身不遂,拘急,手足拘挛,此是阴证也。亦依治之,但先补后泻”。由此分析,当时医家对阳经诸穴情有独钟,上述治疗中风的针刺处方竟无1个阴经穴位。有学者曾对古籍针刺治疗中风的诸多处方进行统计,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穴位中,前9个穴位全部是阳经穴。笔者结合经验,认为中风之为病,多因体内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所致,阴阳失衡为其本质,单纯选取阳经诸穴,未免过于片面。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理论,只有阴阳两经结合取穴,二者兼顾,方为周全之处方。此外,患者肢体瘫痪,从康复学角度分析,为内外侧肌群失其平衡所致,依据经络循行分布的规律,阳经循行于肢体外侧,阴经循行于肢体内侧,单纯选取阳经诸穴,从取穴部位来看,显然缺乏整体观,根据腧穴所具有的局部治疗作用,选取肢体内侧阴经诸穴,亦为临证所必须。临证针刺选穴,阴经与阳经取穴相结合,上肢不遂者,多配以极泉、天府、尺泽、孔最、神门等穴;下肢不遂者,多选择血海、阴陵泉、地机、复溜、三阴交、太溪等。上述诸穴与手足阳明经诸穴相互交叉选择,内外兼顾,标本并施,阴阳结合,相得益彰,操作时注意相关量学要素的掌握,使每次治疗均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从而激发经气运行,行气逐瘀,养血通络,调整脏腑机制,促进局部肌肉被动运动,改善肢体不遂症状,达到疗疾除患之目的。

眼针是彭静山教授[1]首创的一种新的微针疗法,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即刻效应享誉临床,广为患者接受。眼针的即刻效应多于针入穴区后立即显现,很多患者肢体不遂症状在接受治疗时即刻出现改善。但其缺憾是针刺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衰减。而体针治疗中风,其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眼针不同,实验针灸已证实,体针治疗中风,脑血流的改善常常在进行针刺操作后20 min左右效果最为明显[2]。由此可见,眼针与体针治疗中风,其作用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目前在我院,眼针与体针联合使用治疗中风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依从脏腑取穴、循经取穴、三焦取穴及观眼取穴的取穴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及临证表现,眼针的应用已非常普及。越来越多的临证样本证实,该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单一体针治疗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2 规范针刺手法,强调针刺效应

针刺治疗以其手段的多样性长期应用于临床,体针结合各种微针疗法广泛地适用于临证治疗。但多年来,针刺治疗以其较为散乱的个体化操作,使其临证应用缺乏规范的为业界认可的标准。同一个穴位,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的医生采取的操作方式会有所差异,故临证治疗时较为繁杂,虽有各自的见解,但会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从一定角度束缚了针刺治疗的普及性。例如能够疏通上肢经筋的尺泽穴,在治疗半身不遂时采取屈肘透刺的方式,使小臂产生抽动感,而非传统上的小臂伸直、直刺的方式进行操作。对于极泉穴,让患者端坐位,抬患者上臂暴露腋部,透刺的方式使上臂产生抽动感为操作规范。对于临床经常被选取的足三里,如果用以治疗中风引起的下肢不遂,则经常采取斜刺的方式进行操作,下肢不遂较轻可透刺承筋穴,下肢不遂较重可透刺承山穴,而有别于常规以直刺的方式进针。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目前应用的教材仅以直刺0.5~1寸作为其操作方式的描述,用以涵盖其所有主治功效。当从合谷向后溪的方向透刺时,能够使急性腰扭伤所致的腰部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得以缓解。针刺施术时,除了要求进针的方向、深度、角度、刺激量等具体要素外,对于腧穴的具体操作细节,尤其是操作的持续时间、达成的针刺效应等,均有严格规定,每次针刺操作仅以得气作为最终目的是远远不够的。从电生理学的角度而言,针刺操作时,只有其刺激量达到相应程度直至产生动作电位,才能够对疾病产生突出的治疗作用。

3 强调偏瘫的分期治疗,重视痉挛期的针刺调整

中医学对中风肢体瘫痪的认识由来已久,古典医籍对此记载甚多,多从肢体的弛缓及拘挛2个方面加以描述,而缺乏对于肢体瘫痪症状全程的细致掌握。比如刘完素认为“或云筋挛有力,则为实热;弛缓不收,则为虚寒。或未能寒主收引,而热主舒缓,则筋挛为寒,筋缓为热者,皆误也。凡治诸风方,通言主疗筋脉挛缓,岂分寒热虚实之异”[3],可见当时医家已经对中风引发的肢体不遂症状有了差异性认识。张景岳认为“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本由阴虚……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气;筋急者,当责其无血”[4]。由此分析,对于弛缓及拘挛的认识,当时已相当具体。相应的治疗方面,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至于审证之法,有身体缓纵不收,耳聋目瞀,口开眼合,撒手遗尿,失音鼾睡,此本实先发,阴阳枢纽不交,与暴脱无异。并非外中之风,乃纯虚证也。故先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其所描述的“缓纵不收”、“肢体拘挛”较为详细,其中对于“肢体拘挛”病机的认识见解较为独特。

现代医学尤其是康复医学对偏瘫的规律性认识较为系统,认为偏瘫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症状,同时它也是一种功能缺损,是一种可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障碍,包括功能、能力以及社会障碍。康复理论把偏瘫的恢复过程分为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及正常等多个部分,症状恢复时,其顺序的相关性非常明确[5]。康复治疗现在已经成为中风治疗的重要部分。

对于偏瘫的分期治疗,迟缓期的针刺可操作性较强,患者较能接受,医者的施术也较为顺畅。痉挛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痉挛期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临床又形象地称之为“硬瘫”。在该期进行针刺治疗时,若针刺过深或手法过重,经常会引发局部肌肉抽搐,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若操作不当,不仅会使患者遭受痛苦,本能地拒绝针刺治疗,还会使患者痉挛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进程。有鉴于此,很多康复师提出了“偏瘫痉挛期应该避免针灸治疗”的看法。

笔者结合多年的临证体会,对痉挛期的针刺施术以“关刺法”、“轻刺法”及“缓刺法”为主,配合眼针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关刺为“五刺”之一。《灵枢·官针》谓:“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此法多在左右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腱上进行针刺。因筋会于节,四肢筋肉的尽端均在关节附近,故名关刺。古法多以此方法治疗筋痹症。中风乃本虚标实之证,发病初期邪实壅盛,脉络不通,气血闭阻,肢体弛缓不收。随着病程进展,实邪渐去,本虚之象突显,经气亏耗,精血不足,筋脉肌肉失其濡养。病久耗气伤血,气血不足,滞涩于经脉,均可使瘫侧肢体出现挛缩。筋为肝之所主,故采取“关刺法”可调肝以柔筋,疏肝以缓急。

对痉挛期的认识,笔者认为受损脏器应责之肝、脾,受损部位应归之筋、肉。治疗时以“关刺法”刺其筋,以“轻刺法”、“缓刺法”刺其体。进行“关刺”操作,上肢不遂,常取肘关节处穴位,如尺泽、曲池、少海等疏通上肢经筋;下肢不遂,常取膝关节处穴位,如委中、阴陵泉、阳陵泉等疏通下肢经筋。因上述穴位远离肌腹,针刺方向朝向关节处,操作时不易产生局部肌肉痉挛。而对于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痉挛的针刺操作,采取“轻刺法”、“缓刺法”,即轻捷、缓慢、柔和进针的方式进行施术。该方法要求医者在针刺操作时要注意按步骤、有序而缓慢地将针体刺入到预定深度。首先针刺前,医者要先以押手在腧穴部位施行切压、重按,以缓解下一步进针可能造成的突然刺激;随后快速将腧穴所在部位的皮肤刺穿,此时应注意针尖刺破皮肤后,将针静置,不要继续向深部进针,由于针尖刺入较浅,针可能会倾倒,应把持住针柄;稍后,即针尖刺入时造成的疼痛感缓解后,再行操作,此时应使针体轻柔、缓慢、匀速地向深部前行,避免因快速、突然而造成的局部肌肉可能出现的挛缩情况发生,刺入后针对局部肌肉不同的表现而选择施用恰当的手法或不施手法。

对于痉挛期患者,以该种方法运用于临床,以其柔和、缓慢的操作,适度的刺激量而易为临证患者所接受,改变了个别医家认为的“痉挛期不能进行针刺治疗”的认识,丰富了痉挛期患者可以接受治疗的手段。

临证治疗痉挛期偏瘫患者,采取上述针刺操作的同时,配以眼针,使体针与眼针相结合,收效甚佳。常取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脾区等在眶周进行针刺[1],避免了体针局部治疗因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局部肌肉挛缩情况。临床实验证实,进行眼针治疗后,对低氧及缺血所致动物脑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脑缺血后的持续血流低下。采取眼针结合体针疗法较单一的体针治疗疗效显著。

小 结 中风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适应病种之一。围绕该病的治疗,各临证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验相互为用,理论互为补充。取穴指导原则以阴、阳两经结合为主,突出了处方的整体观,以体针与眼针并施的手段进行操作,特点鲜明,尤其是对偏瘫痉挛期的病机认识及施术风格,较为全面、系统,克服了临证时对于该病治疗手段的不足,突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理论相结合的特色。

[1]彭静山.彭静山观眼识病眼针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2.

[2]石学敏.石学敏针灸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8.

[3]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

[4]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

[5]方定华,陈小梅.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77.

猜你喜欢

眼针体针痉挛
眼针运动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观察
酸枣仁汤加味联合眼针疗法治疗心肝血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临床分析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