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天爵师承考述*

2011-04-09赵东平

关键词:国子监

赵东平

(暨南大学 历史系,广东广州 510632)

苏天爵师承考述*

赵东平

(暨南大学 历史系,广东广州 510632)

苏天爵是元朝中后期的一位汉族名臣。他位居高位,一生在宦业、学术、事功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这与其一生师承和交友有密切关联,而这也恰是蒙元政权下汉人士大夫群体的活动特点。对其师承关系的总结对于元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拓展意义。

元朝;苏天爵;师承;交友

苏天爵作为元代最著名的汉族文臣和史学家,一直以来都受到元史学界和中国史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包括元代文学史界,研究成果屡有所见。然而,总体上看,研究大多偏重在对他史学成就的评价和对他一生宦业的基本评价上,而对他的一生的事迹和交往还缺乏系统整理。

一 引 言

纵观苏天爵的一生,他作为元代中后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一生勤勉好学,积极从事宦业的同时,学术有成,可以说道德、文章、事功三者俱有收获,这在元代是非常少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元末的官场和士林,他有着非常广泛的交游和人脉,他在汉族士人群体中如众星捧月,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赞誉,这是他的事迹得以传扬的重要原因。但在为数众多的友朋之中,究竟哪些人最重要?对他的事业影响最深?对此,至今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对苏天爵一生的师承进行一次梳理,对解读其卓越成就,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苏天爵的师承

苏天爵(1294—1352),字伯修,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皇庆二年(1313)以世荫入国子学读书。延祐四年(1317)参加国子学贡举考试,名列榜首而获授大都路蓟州判官一职,自此进入仕途,后官至大都路总管。至正十一年(1351),元末农民战争爆发,红巾军起自湖北,沿江而下攻取江东、江西、两浙之地,东南为之震惊。元廷急需派遣良臣能将前往镇压。苏天爵首当其选。至正十二年(1352),苏天爵调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总兵于饶、信(今江西鄱阳、上饶一带),苏氏精心用兵,致“所克复者,一路六县”。史载:“其方略之密,节制之严,虽老帅宿将不能过之。”但“忧深病积”,病故于军中,得年五十九岁。

回顾苏天爵的一生,他有良好的家学,无论在治学之道和为人之道上,得益于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家学以外,苏天爵还有非常好的师承渊源和友朋影响,可以说既有家学渊源,又有良师益友的教诲和濡染,加上自已的不懈努力,这才成就了苏天爵的一生,成就了他在政绩和学问两个方面兼而有成的卓越人生。所以,生于大元末世,际遭腐败动乱之苦,以至于以一介书生殒命军中,这是他的不幸。但家学、师承、友朋三者俱佳,一生事业处处都有良师益友的帮助和鼓励,则又是他的幸运之处,毕竟像他这样三者俱佳的人是不多的。

他的师承关系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应该是所有的读书人所艳羡的。下面将几位对苏天爵一生影响较大的老师略作介绍。

(一)安熙

安熙(1269—1311),字敬仲,号默庵。据苏天爵《滋溪文稿》卷 22《默庵先生安君形状》一文所载[1](P362):安熙原本太原离石人,其先祖曾仕金,有学行。祖滔,金亡徙山东,因爱真定(今河北正定)风土,家焉。后试中选占儒籍,“以郡博士举贰其学事,贵游子弟多出其门”父松,因荐起家为江淮转运司知事,累迁建宁令,中年谢归,教授于家。由此可知,安熙出身书香世家,其祖父及父“皆以学行淑其乡里人,熙既承其家学”。①[明]宋濂.元史.卷189.安熙传:4328-4329.

安熙自幼“颖悟过人,在襁褓间,已通孝经”。五六岁时能对答父亲所出诗句。十岁潜心研读,“博考经籍,书诵夜思,至忘寝食,悉通其大旨”,足见其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成童慨然有志于求道”,听说容城刘因以教授理学而多士,安熙准备拜其为师。

元朝建国之初,政治上多效法宋、金,文化上也是如此。当时南宋理学大家许衡、刘因开始在北方讲授程朱之学,理学逐渐北传而有所兴盛,各地学子趋之若鹜。刘因、许衡等成为理学在北方的主将。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河北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刘因“世为儒家”,三岁识字,号称过目即能记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即有惊人之句。年二十,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刘因不像许衡,他无意于仕途,他喜欢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所以,当许衡被忽必烈征为宰相时,刘因却辞职回家授徒,一生以教授生徒为业,虽家境贫穷,但桃李芬芳,名传遐迩。刘因的得意弟子林起宗,也和乃师一样,一生只以授徒为生,去世后,苏天爵为之撰写墓志铭。②[元]苏天爵:伯始林君墓志铭[M],清修《畿辅通志》,四库全书文渊阁本:90.

刘因的诗文深受人们喜爱,人品风格更得到普遍敬仰。元世祖后再次诏征为官,辞而不就。以此,声名更盛,慕名而来者源源不断,安熙即其中之一。安熙幼年就对刘因之学心怀景仰,及长,拜刘因为师的想法更加强烈。二人同为河北人,相距不过数百里而已。然,正当安熙打算趋前拜师之际,刘因却突然逝世。安熙深抱遗憾,只好从刘因弟子乌叔那里间接承袭刘因之学,成为刘因的再传弟子。

刘因主要以朱子之学为宗,“其教人,必尊朱氏”。安熙“简靓和易,谨行信言,力学文,穷理尽性,循循有序,发轫圣途,以存诸心,以行诸己,以及于物,以化于乡,其用功平实切密。”③[明]宋濂.元史.卷189.安熙传:4328-4329.这些,都具有朱熹的风格。他具有“以存诸心,以行诸己,以及于物,以化于乡”的高贵人文品质,这必不可免的影响到苏天爵,是苏天爵从政后优良品质的源头之一。安熙一生家居,足不远行,一心教授生徒,数十年中“群士景从”。[1](P406)苏天爵在说到安熙的为人与教学风格时以“师道卓然,科条纤悉,皆有法度”来形容安熙的治学。[1](P364)

而教学之余,安熙热心搜集编订书籍,有《诗传精要》、《续皇极经世书》、《四书精要考异》、《丁亥诗注》等,使刘因之学“昌大于时”。受安熙的影响,苏天爵也是刘因学派的积极阐扬者。苏天爵在积极整理文献,勤于著述方面,也都明显承接了安熙的学术传统。

至大四年(1311),年仅四十三岁的安熙罹疾而卒,这是北方学坛一件大事。自南宋建立后,二程理学南传,有朱子为之发扬光大,成为一代显学;蒙元平定江南,理学北归,此时刘因、许衡、吴澄等都是北方传播理学的代表人物。刘因去世后,安熙青年锐进,可以成为刘因之学的后劲,可惜英年早逝,终未大成。他的去世,无疑对方兴未艾的北方理学是一大损失,时人王思廉得知安熙去世后,慨叹曰:“自敬仲死,讵安氏不幸,士林不幸矣!”④[元]袁桷.安先生墓表[M],元文类(56),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739.。

为纪念安熙,乡人立“安先生祠”于藁城之西筦镇。此时已走上仕途的苏天爵为了表达对师恩的感念,搜集遗文,编成《默庵集》五卷,特请当事学坛大家虞集为之撰序,即《安先生文集序》。在安熙身后十三年,苏天爵于至治二年(1322)撰《默庵先生安君行状》,记述了安熙的一生行事学问;又请当时的翰苑名臣袁桷撰写了《安先生墓表》,并将此文收之《元文类》中,以使传之久远。作为学生,天爵寄情之深,是令人感动的。

(二)马祖常

马祖常(1278—1338年),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县)人。先世为西域雍古部贵族,居净州天山县(今内蒙古境内),高祖锡里吉思为金朝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兵马判官,以节死赐赠恒州刺史。子孙按照以官为氏的惯例改姓马。曾祖月合乃,随从忽必烈攻宋,留居开封,累官至礼部尚书。父润,同知漳州总管府事,移居光州,任光州监军。

马祖常自幼好学,“得钱即以市书”。稍长,更加笃于学。善写文章,尤其致力于诗歌创作,被雅好汉文化的元文宗誉为“中原硕儒”。延祐二年(1315),元朝恢复科举制度,马祖常乡试、会试皆高中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延祐三年(1316)冬,拜监察御史。与同列上奏弹劾擅权的丞相铁木迭儿。铁木迭儿终被罢官。延祐五年(1317),宣政院经历,月余辞归。延祐七年(1320),铁木迭儿恢复相位,睚眦必报,屡次对马祖常加以陷害而未得能逞。被贬职开平县尹。[1](P39-140)为了避祸,马祖常退居光州,以诗文自遣。铁木迭儿死后,复官为翰林待制。

泰定元年(1324),任典宝少监;泰定二年(1325),任太子左赞善、寻迁翰林直学士;泰定三年(1326),考试大都乡贡进士;泰定四年(1327),同知礼部贡举,取士85人。是秋,拜礼部尚书,同年,为祖母守丧归家;泰定五年(1328),复入礼部尚书。不久归;至顺初年(1330),知礼部贡举,取士九十七人。召为燕王内尉,再拜礼部,参议中书省事;至顺二年(1331),拜治书侍御史,迁侍御史;至顺三年(1332),转徽政院副使。至顺四年(1333),拜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至顺五年(1334),拜枢密副使。晚年辞官回光州定居,后至元四年(1338)卒。苏天爵为之撰写了《马文贞公墓志铭》。[1](P142)

马祖常和苏天爵结识,应该早在马祖常受官翰林的延祐二年,即1315年。这时,苏天爵随父入都,在国子监读书,以学业优秀而闻名。对之,当时任教于国子监的著名学者如吴澄、虞集、齐履谦等均有一致好评。由此推断,任职翰林院的马祖常对苏天爵必有耳闻,并有所接触。两年后,即延佑四年(1317),朝廷举行国子学贡举考试,马祖常以监察御史身份主持考试。二十四岁的苏天爵应试,以一篇《碣石赋》,大受马祖常赏识,他力主苏天爵为第一名,并有很高的期许。可见马祖常对苏天爵的道德文章均有深刻了解。有马祖常的推荐和提拔,苏天爵得以出仕,可以说,马祖常对苏天爵有知遇之恩。

作为师生的马、苏二人,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首先,二人具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见解和高尚的为官品格。其次,二人都具有深厚的儒学与文史修养,在异族为主体的官场上,二人的政治实践中都渗透这儒家要求的品节和追求。马祖常一生也多次任职于监察系统,先后出任监察御史、治书侍御史、南台御史中丞等职,任职期间,直言敢谏,不畏强权。马祖常任监察御史时,“荐贤拔滞,知无不言”。上书劝请饮酒过度、不理朝政的仁宗“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并上书弹劾当时威权恣肆的奸相铁木迭儿,列其十大罪状,引起仁宗震怒,铁木迭儿被罢相职。后来,马祖常继续上疏,弹劾其它不法官吏。后铁木迭儿官复原职,马祖常遭到报复,又不得不避祸光州。①[明]宋濂.元史.卷143.马祖常传:2412.这和苏天爵当时以忤逆相意而被贬归乡的遭遇基本相同。

二人在“刑德结合”、体恤百姓、执法公允等方面也多有相同之处。苏天爵评价马祖常说,他“三为台臣,务镇以肃,或扰宪渡,辄屏弃之”;又说,既严于执法,而“论刑狱尤本哀矜,尝请求量移流罪”,主张刑德结合,施民以仁政。

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苏天爵得到马祖常及当时多数文学名臣的认可,师生二人间建立了深厚友谊,关系在师友之间。苏天爵出生书香门第,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宏富。而马祖常也是如此。他“六七岁即知读书,每年拜贺长者所赐金钱悉买书”。科举高中后,名动京师,与袁桷、王士熙一时名流以文章相淬砺。而他们高层士人无不对苏天爵人品学问欣赏有加。

至顺元年(1330),马祖常为苏天爵的“杂著”作《跋》,专门讲到当年国子监考试中力拔苏为第一的一段往事,寄情颇深。苏天爵则一直比较注意收集马的诗文,在所编《文类》中收录了马的诗文,数量居时贤之冠。马祖常殁后,苏天爵和马祖常的从弟易朔,将各自所藏的马祖常诗文若干卷合为一书,编成《御史中丞马公文集》,又报请中台,由维扬郡学为之刊行。至元五年(1339),苏天爵亲自作序以述其始末。[1](P65-66)苏天爵以此纪念自已的恩师。

(三) 虞集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三岁即知读书,九岁已通晓经典要旨。十四岁师从理学家吴澄。元统一南北后,虞集先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教书。成宗大德元年(1297),至大都(今北京)。大德六年(1032),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不久,为国子助教、太常博士、集贤院修撰。延祐六年(1319),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贤修撰。泰定帝时,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至正八年(1348)正月,病逝于家。

虞集学识渊博,精于理学,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元中期为文坛盟主,诗文俱称大家,在诗歌创作上与杨载、范梈、揭奚斯齐名,称“元诗四大家”,他的诗力矫宋人之弊,直追唐人气象,颇有老杜遗风。又长于书法,“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2](P307)当时朝廷宏文典册,多出其手。著有《芝亭永言》、《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书。[3](P235)

苏天爵是虞集任国子监祭酒时的弟子,《元史·虞集传》载,虞集一生桃李众多,其中“国子诸生,若苏天爵、王守诚辈,终身不名他师,皆当世称名卿者。”虞集当时只是国子学里的一名助教,但他非常认真,对学生能因材施教,颇得学生喜爱。对此,《虞集行状》曾生动的描述为“公为助教,即以师道自任,申国学之成法,以严正大之规;本圣贤之书,以发精微之蕴。明事理之非二,通雅俗于性情。修辞者陈义必精,辨惑者无微不显,学者资源质不齐,俱获其益。有志者待公之退,多挟策趋门下,以卒其业。①全元文[M],卷1662,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52):351-369.

显然,苏天爵应当就是“挟策趋门下,以卒其业”中的一员。虞集一生非常欣赏这位集才华与勤奋于一身的弟子,由此奠定了深厚的师生感情。

至顺二年(1331)十一月,苏天爵出任“南台监察御史”,监督和临察江南十道官吏。此时已经四十九岁的虞集作《送苏伯修御史》:“新除御史南台去,顿觉文星阙下稀。病起可堪江雾湿,信还莫待苑花飞。千年凤鸟来阿阁,万里鲈鱼出钓矶。总道扬雄文最古,君知头白久思归”。[1](P574)表达了虞集对苏天爵盼归和不舍的心情。

至正二年(1342)夏,四十九岁的苏天爵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虞集作《送豫章熊太古兼寄苏伯修参政》一文相送,可能是师徒二人自至顺二年(1331)一别后再未见面,再次相见已相隔了十年之久,故虞集在诗中写道:“十年一再见,我老君白头”,读之令人戚然。

至正八年(1348)五月,虞集病逝在家中,终年七十七岁。临终之前,弟子赵汸一直侍候在老人的病塌之侧,克尽弟子之道。每当“论及当世人材”,虞集“必以苏天爵为许”。[3](P235)可见虞集对苏天爵的珍视乃至于器重之深。而虞集的碑文是苏天爵请欧阳玄所撰,赵汸则撰洋洋数万言行状,后连同自已起草的《行状》一起寄给苏天爵,请苏为之把关,赵在给苏的信中写道:虞宅得欧阳公为神道碑,计已彻尊览。但所据《行状》,未经删改,谨皆缮写上呈,伏惟阁下必有不刋之论,可慰老先生于九原也。②[元]赵淓.东山存稿.卷3.寄上苏伯修.由此可见古人之师生和师兄弟之间的道义关系,在办理老师身后之事时的虔敬态度,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四) 袁桷

袁桷(1266—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大德初,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后历任应奉翰林文字、集贤直学士、翰林直学士、侍讲学士等。

袁桷是南宋浙东学术的传人,他曾师从南宋大学者王应麟,苏天爵称赞他:“讲求典故制度之学

……接见中原文献之渊懿,故其学问核实而精深,非专事记览哗众取宠者所可拟也。”[1]在袁桷的影响之下,苏天爵对倡导经世致用之学的宋代浙东学术十分向慕,认识到其特点在于“以多识为主,贯穿经史,考核百家”,精通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其发展。联系到苏天爵一生治学的宗旨,也正是“必欲措诸实用,不为空言”。不难看出,他求学志向略同于浙东学术,明显有袁桷的影响。

泰定元年(1324),袁桷辞官南归,时值翰林国史院始修《英宗实录》,他举荐正任功德使司照磨的苏天爵参与撰著。苏天爵乃被任命为翰林国史院典籍官,从此进入史学领域,所谓“凡三为史氏,在职八年”,历任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修撰等史职。从入国子学读书到任职翰林僚属的十余年,是苏天爵一生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其间,他薰沐于第一流的文人雅士之林,留连于史馆丰富的皇家藏书之室,在如饥似渴中鲸吞虎噬、锐意进取。这一时期里,他完成了《国朝名臣事略》和《辽金纪年》两种史书,后者不存,前者则是一部保存了许多重要史料的名著。另一部煌煌巨著《文类》(今称《元朝文类》)也在汲汲编辑之中,后于元统二年(1334)成书。

(五)齐履谦

齐履谦(1262—1329),字伯恒。父亲齐义善长算术,是元朝著名数学家和理学家。据《元史》卷172《齐履谦传》载,履谦生六岁,从父至京师。七岁读书,一过即能记忆。年十一,教以推步星历,尽晓其法。十三,从师,闻圣贤之学。自是以穷理为务,成为一代“精研深究,博洽精通”学问大家。

履谦博览群籍,具有深厚的学术修养。他著作丰富,有《易本说》四卷、《繁辞旨略》二卷、《蔡氏书传详说》一卷、《春秋诸国统纪》六卷、《大学四传小注》一卷、《中庸章句续解》一卷、《论语言仁通旨》二卷、《皇极经世书入式》一卷、《外篇微旨》四卷、《授时历经串演撰八法》一卷、《二至略景考》二卷等,有遗文若干卷。

至大四年(1311),元仁宗即位,推崇儒术,改旧图新。齐履谦经台臣上言,擢为国子监丞,改授奉直大夫、国子司业。自此与吴澄、马祖常等一起在国子学执教席。后曾升任佥太史院事等职,卒于天历二年(1329)。苏天爵少从履谦学,老师溘然去世,他撰写了《元故太史院赠翰林学士齐文懿公神道碑铭》。

履谦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畏强权。同时,关心时政,力图解决社会弊端。皇庆二年(1313)春,履谦针对元社会各种弊端和不良现象,上奏力“陈时务八事。仁宗为之动容,顾宰臣命速行之”。而他的1311年的国子监考核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完善教育制度有积极作用。但不久被调任太史局,他的离开,加上吴澄的病归,国子监顿失两位良师,“学制稍为之废”。延祐元年(1314)年,仁宗下诏“择善教者”,众望所归的齐履谦复为国子司业。此时苏天爵正就读于国子监,是齐履谦的学生之一。履谦二度回到国子监,“律己益严,教道益张,每斋置伴读一人为长,虽助教阙员,而诸生讲授不绝”。同时,他力除教学弊端,努力提高国子监的教学质量。他制定了对国子监在读学生进行按月考核的制度。

当时,国家每年在国子监选拔六名贡生,一般是“以入学先后为次第”。履谦提出:“不考其业,何以兴善而得人!”乃修订旧制,立升斋、积分等法。每季考其学行,以次递升,既升上斋,又必逾再岁,始与私试。孟月、仲月试经疑、经义,季月试古赋、诏诰、章、表、策,蒙古、色目试明经策问。辞理俱优者一分,辞平理优者为半分,岁终积至八分者充高等,以四十人为额。然后集贤、礼部定其艺业及格者六人,以充岁贡。三年不通一经,及在学不满一岁者,并黜退之。这些强力措施得到仁宗批准实施,“自是人人励志,多文学之士”。这些措施提高了国子监的教学质量,为政府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

由于资料所限,我们对苏天爵与齐履谦的往还所知不多,但可以肯定这位博学而正直的老师,特别是他主持下的国子学教学改革,必定使苏天爵受益不少,老师的学问、道德,也一定会影响到苏天爵的一生。

(六)陈旅

陈旅(1288—1243),字众仲,兴化莆田人(今福建莆田)。旅幼孤,资禀颖异,其外大父赵氏抚而教之,使旅得有所依,笃志求学,于书无所不读。稍长,负笈至温陵,从傅古直游,声名日著。稍长,被荐为闽海儒学官。适御史中丞马祖常使泉南,见而奇之,对陈旅说:“子,馆阁器也,胡为留滞于此!”鼓励他随自己游历京师。到京师后,在马祖常的引荐和奖掖之下,陈旅以文会友,结交了许多名人,有执掌国子监的虞集,还有前辈重臣赵世延(1260—1336),赵以从太祖征伐有功,为蒙古汉军征行大元帅,一生多有善政,尤喜与儒士交。虞集见陈旅的文章后,大为慨叹,说:“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后陈旅为国子助教,元廷预修《经世大典》,命虞集与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同任总裁,虞集力荐陈旅参与编撰。赵世延对陈旅尤多关照,“与(马)祖常交口游誉于诸公间,咸以为旅博学多闻,宜居师范之选”。在这些师长的帮助与推荐之下,陈旅出任国子助教。三年考满,诸生不忍其去,请于朝,得以续任。后积官为应奉翰林文字、国子监丞,卒于官,年五十六岁。著有《安雅堂集》十三卷。

苏天爵在国子监读书时,陈旅和虞集都在国子监执教,二位师长都非常之欣赏苏。陈旅有《送苏伯修治书西台诗序》一文,说往日苏天爵为馆臣时,表现得很沉默,人们以为他是个书呆子而已:

伯修之久处乎文儒之馆也,人第见其泯泯默默,惟沉浅载籍,他若无所能者。

陈旅则以为这是人们并不了解苏天爵,他认为苏的为人“清明而温厚,又善学以成其徳,人与之处不知和气之熏蒸也。”足见陈旅深知苏天爵这个学生,他们之间始终保持密切的关系。苏天爵编《元文类》成,陈旅为之撰序,称:

伯修学博而识正,自为成均诸生,以至历官翰苑,凡前言往行,与当世之所可述者,无不笔之简册,有《国朝名臣事略》与是篇并著。

又为苏天爵汇编的《经筵唱和诗》作序,亦多推奖之词。看得出陈旅对这位出类拔萃的弟子确定另眼相待的。

后至元三年(1337),时任礼部侍郎的苏天爵在家乡“治其地为园,植桃杏数十本,而筑亭其中”,打算一旦歇官回来,“则与里之贤者于焉览春物,以舒神情也。”陈旅和虞集一同参加了这座亭子的落成仪式,虞集为之起名“春风亭”,且题写了匾额;陈旅则撰《春风亭记》以表祝贺。他的《安雅堂集》中,有许多题赠给苏天爵的诗赋,这些诗赋大部分都为苏天爵出行送行之作,或者赞扬苏天爵政绩之作。例如,《贡院中次苏伯修韵上都》,《院中闻大驾先还再韵和伯修》,《送苏伯修治书西台诗序》等。陈旅是苏天爵在国子监读书时的老师,二人交往的资料并不多,但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高情厚谊,看得出陈旅对苏天爵影响之大。

(七)吴澄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二十七岁时宋亡,入元后长期隐居不仕。五十多岁才应召出仕,屡任儒学职官,死后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吴澄是元代南方理学和经学的代表人物,著作丰富,学誉崇高,世称草庐先生,他所创立的学派称“草庐学派”。本人有《易纂言》十卷、《易纂言外翼》八卷、《仪礼逸经》二卷,又有《吴文正集》一百卷。

吴澄曾任国子监丞、国子司业,他也是苏天爵在国子监时的老师,而且是国子监里德高望重的前辈名师。吴澄长于经学,尤长于经籍注疏,同时宗尚理学,以朱熹之学为正统。有趣的是,虞集也是他的弟子,而且是一生以恢宏吴澄之学为已任的弟子。虞集虽然以诗文为长,但也注重理学,而且主要是宗奉程、朱之学。我们从苏天爵的著作中,也不难看出经过在国子监的学习,吴澄的理学对他有深刻影响。后世学者认为,苏天爵不为理学家宗派门户之见的限制,他调和许衡、刘因之学,虽然尊崇吴澄,但有人认为“其明体适用之学,实得之鲁斋先生许文正公云。”[19]对陆九渊的“心学”他也加以肯定,在门户之间壁垒森严的当时,这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足见他的眼界开阔,学术胸怀宽广。实际上他根本上就主张“领国家九有会同,崇尚文治,而伊、洛诸儒之书广布于世,不亦宜乎!”浙西廉防副使徐思让以周敦颐《太极图说》、《通说》、张载《正蒙》、《西铭》四书合刊为《性理四书》,请苏天爵撰序,苏在序中谈了自已的认识:

昔人有以道学、政术为二事者,先儒深以为非,谓孟可作,将推其所得施诸天下欤,将以其所不为而强天下欤?盖王者为民父母,视四海之民如己之子,则讲治之术,必不为五霸之假名,秦汉之少恩矣。

苏天爵一生并没有理学著作,他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历史学上,特别是当代史上。诗文创作也成就突出,惜乎只有文集保存下来,诗集早就失佚。但,吴澄对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表现在他对程朱和许衡、刘因、安熙、吴澄的敬重和揶榆上,也在他对理家诸家公允相待的态度上看得出来。

三 结 语

苏天爵一生宦业有成。他除了任职监察司法工作成绩突出外,还担任过高层决策领导,先是在中书省任礼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后又担任湖广行省和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都属于决策层的高级职务,是管理一省政务的封疆大吏。尽管他做官的道路并不顺畅,也曾经遭际不公正的待遇,但总体言之,以一个出身汉族士人的人而言,他的仕途仍算通畅。而从其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苏天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和赞誉,主要是因为受当时理学思想的熏陶,而由此树立的儒家出世的政治理想,而这一思想的树立则主要受益于苏天爵的诸位老师。

受安熙、马祖常、虞集诸位先生影响,儒家思想“内圣外王”的人格素养和品质得以根植于苏天爵脑海中,并指导着他一生的活动。这一品质要求士人用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来克己治人,加强自身“内圣”道德修养,后把这种修养释放出的巨大精神力量付之与实践,转化成为“治国安民”的“外王”政治理想,它以“博施济众”民本政治为最高追求。“心系百姓”的“用世”思想是始终贯穿于儒家思想当中。

也正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前辈实际的激励下,苏天爵成年之后已经具备了儒家思想所要求的完美的个体道德和忧国忧民的政治事功,这些无疑都体现了他始终按照“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人格来要求自己,在其人格构建中达到“内圣”,在政治实践上体现“外王”,从而使得苏天爵在政治上和历代有成就的名臣硕儒一样,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抱负,并能在元代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成为一代名臣和历史学家、文学家。

[1] [元]苏天爵.陈高华,孟繁清点校.滋溪文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 陶宗仪.书史会要[M].上海书店,1984.

[3] 罗鹭.虞集年谱附录一[A].虞集著述考[C].凤凰出版社,2010.

Su Tian-jue’s Academic Biography and Acquaintances

ZHAO Dong-ping

(Department of Histor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 China)

Su Tianjue is a famous Chinese official during the late Yuan Dynasty.He won his high political position with distinguished successes in academic field as well,which bears a deep connection with his learning linage from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This is also a feature which many Chines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shared that time.As a result,to study Su’s connections with teachers and friends is contributing to the study of Yuan history too.

Yuan Dynsty;Su Tianjue;Teacher Linage;friendship

K247

A

1008—1763(2011)04—0080—06

2010-11-16

赵东平(1972—),男,安徽宿州人,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辽夏金元史.

猜你喜欢

国子监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北京国子监街区为例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公试题名碑与元代国子监积分贡士制度
国子监旅游文本文化负载词翻译现状及对策
参观国子监
唐代国子监办学盛况实录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新时期教育发展视野下的明代学校德育管窥
浅论唐代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北京的国子监——元、明、清朝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街——独具国学特色的线形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