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五行学说研究进展

2011-04-09钱继伟唐珍珠刘杰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阴阳五行学说规律

钱继伟,唐珍珠,刘杰书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及“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和探索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秦汉时期,五行学说被应用于医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黄帝内经》中就详细记载了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体、五志、五色、五声、五音等之间的关系。近代,随着科技发展,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阳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首当其冲,遭受质疑。由于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和指导思想,所以部分人从怀疑阴阳五行学说,转为怀疑中医学,上演“废除中医”、“废医存药”、“中医不科学”等闹剧。本文从中医五行学说的起源、中医五行学说存废的不同观点、中医五行学说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1 中医五行学说的起源

1.1 哲学五行学说的起源 关于哲学五行学说的起源,贺娟[1]总结了五材说、五方说、五时说、五星说、五指说等五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五材说观点源于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本身属性的概括。魏睦森[2]等认为五行学说源于五方说,是五方代名词。郝万山[3]和王强芬[4]等倾向于五时说,认为从时令季节更替顺序来解释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更贴近中医的精髓。

当前大部分学者比较赞同五行学说源于“五方说”以及“五材说”。《尚书·洪范》载:“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闰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啬。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啬作甘。”

1.2 中医五行学说与哲学五行学说的关系 哲学五行学说是一个稳态系统,但这个稳态也只是相对的,它处于五行稳态模式和五行非稳态模式之间的动态平衡,因为有两种不同的力量制约着它的平衡。其中五行稳态模式依靠的力量是相生、相克和制化规律,而五行非稳态模式依靠的力量则是相乘、相克和母子相及规律。

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属于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解释和探索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医学也不例外。秦汉时期,五行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和医学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三大哲学基石之一,其重要标志是《黄帝内经》的出现。罗曼[5]总结五行学说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是源于当时人们对散乱的医学实践作整体认识的需要。

从此,中医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解释工具和诊疗疾病的重要指导思想,广泛地运用于认识和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疗、养生等方面。如《黄帝内经》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说明人体脏腑、经络的五行属性;用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分析脏腑、经络之间和各种生理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及母子相及来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6]。正如郝万山[7]认为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是古人研究自然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运动规律的古代自然科学学说,中医学正是根据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来预防和诊疗疾病。所以说中医五行学说是源于哲学五行学说,具有医学特色的五行学说的一个分支。

2 目前关于中医五行学说存废的不同观点

关于中医五行学说的存废问题,有不同观点。但总体来说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医五行学说不能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如方芳[8]等认为五行学说具有逻辑矛盾。梁启超[9]甚至认为中医五行学说是瞎猜。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医五行学说能够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如翟胜利[10]认为中医五行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中医正是综合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法,获得人体五脏六腑、五官五志、五体五脉、五色五味等信息,而进行诊疗疾病。张红丽[11]认为中医五行学说中蕴含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平衡协调五脏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医五行学说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但是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医实践,而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代替中医五行学说来支撑中医理论。其中田代华[12]等认为中医五行学说曾经推动中医理论形成,但随着科学进步,却制约中医理论发展。张月萍[13]等认为中医五行学说重气化轻形迹的思维,现已不适应和不利于现代人群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水平。恽铁樵[14]主张保留和改造中医五行学说,重新对其做出科学的阐释,因为他认为五行其实就是四时变化,其临床也以四时气候的盛衰变化,解释五行相生相克之理。邓铁涛[15]等认为中医现代化,需要用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五行思维已经影响了人们对中医核心内容的理解,五脏相关学说来源于中医五行学说的核心,立足于中医理论的特点,既包含五行学说和中医脏象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尽力吸取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认识。五脏相关学说保持了五脏配属结构,包容了五行的关系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医理论的完整性。

本文认为中医五行学说存在一定理论缺陷和不足,但在当代社会依然能够较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3 中医五行学说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五行学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经历了千百年的检验,是原始、自发的辨证观点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结论是进步的、近于科学的[16]。现代社会,许多临床及研究人员都在中医实践中坚持运用中医五行学说诊疗疾病。劳卫国[17]等利用五行病机指导脏腑、情志、五官、经络腧穴等疾病。

“治未病”方面,张岚[18]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哲学理论基础。河文峰[19]等研究发现肺癌发展过程中,肺癌转移规律是脏腑生克关系,而且不同中医证型有不同转移方向,他认为运用五行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等关系分析癌毒传舍规律,对指导临床预防控制癌毒转移、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思想。

内科方面,赵伟东[20]等根据中医五行学说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9例,总有效率79.6%。朱明军[21]等提出运用中医五行学说脏腑之间生克乘侮规律,探讨全心衰竭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对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具有指导意义。宋恩峰[22]提出“肝肾同病”的糖尿病肾病发病假说,并拟定处方补肾调肝,收到较好疗效。申晓伟[23]等灵活运用五行生克关系,化土为金,顺水推舟,寓补于消,在痰证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杜青雄[24]运用五行学说分析儿童“咳喘”和“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提出了治疗“咳喘”的治法和方药。

男科方面,时建山[25]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在病理上的影响,认为在治疗中根据传变规律,采取“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和“抑强扶弱”的治则尤为重要。洪志明[26]等从多脏认识单脏、两脏及三脏与阳痿的关系,对阳痿从病因、病机、证治等方面,从整体的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在中医药治疗阳痿取得一些进步。

妇科方面,谷红苹[27]等五行学说应用到月经周期中,从本脏、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着手治疗妇科病,充分体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思想。冯磊[28]等采取“木郁达之”的方法治疗常出现胸胁胀满、神疲食少、嗳气、口燥咽干、胸闷、心烦易怒,妇女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的肝郁脾虚证,疗效可观。

情志疾病方面,孙英霞[29]等通过源于中医五行学说的五志相胜理论,探讨五志相胜理论对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重要影响,认为运用中医五行学说调节现代人群情绪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王志红[30]运用五行学说从肝论治失眠证,重视滋补肝肾、交通心肾、平衡脏腑阴阳气血、重视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王文龙[31]等按照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对并五脏配五音的音乐养生进行了探讨。李东海[32]运用滋水涵木、敦土利水、佐金平木等方法诊疗皮肤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刘克强[33]等认为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动态平衡关系之间有很多共同点。肖党生[34]等从细胞水平,通过遗传信息输出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代谢途径探讨,认为细胞中具有阴阳五行的物质基础。

综上,中医五行学说源于哲学五行学说,是具有医学特色的五行学说的一个分支,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当代社会,中医五行学说依然能较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但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中医五行学说也需要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1]贺娟.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09-10-22(010).

[2]魏睦森,陈蓉蓉.阴阳五行学说探源求本[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102.

[3]郝万山.关于五行的讨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6(1):10.

[4]王强芬,邹明亮.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两种解释[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766-767.

[5]罗曼.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04-01.

[6]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7.

[7]郝万山.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N].中国中医药报,2009-08-17(004).

[8]方芳,栗明,王棱霞,等.五行学说内在逻辑矛盾[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18-1019.

[9]郑洪,陆金国.清末卫生行政的起步:梁启超医疗事件与中医境遇[N].中国中医药报,2010-05-10(008).

[10]翟胜利.“阴阳五行学说”是中药理论的根基[J].首都医药,2005(6):39-41.

[11]张红丽.阴阳五行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2):17-18.

[12]田代华.五行学说是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96-97.

[13]张月萍,杜永平.怎样说出你的道理-寻找中医学的现代语言[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7,31(7):68-69.

[14]罗曼.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D].上海师范大学,2009-04-01.

[15]邓铁涛,郑洪.五脏相关学说可否替代五行学说[N].中国中医药报,2009-09-16(004).

[16]王希,王庭胜.阴阳五行学说—祖国医学的瑰宝[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83-85.

[17]劳卫国,罗承峰.五输穴全息论溯源浅识[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7):1-2.

[18]张岚.“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J].四川中医,2008,26(9):124-125.

[19]河文峰,吴万垠.肺癌转移与中医五行理论相关性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348-1349.

[20]赵伟东,农邦向.五行辨证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1020.

[21]朱明军,朱新峰,王永霞.从五行学说探讨全心衰竭与脏腑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6):924-925.

[22]宋恩峰,张珏,丁庆余.基于五行学说立法组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3):50-52.

[23]申晓伟,马明越.化土为金法与痰证的治疗[J].四川中医,2009,27(12):45-46.

[24]杜青雄.运用五行学说分析儿童“咳喘”和“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J].世界中医药,2010,5(3):199-200.

[25]时建山.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在男性病证治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04,26(2):140.

[26]洪志明,覃湛,冯德勇,等.从五脏相关学说试论阳痿的辨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3):296-298,302.

[27]谷红苹,王涛,滕惠兰,等.浅论月经周期与五行的关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52-53.

[28]冯磊,李俊德.浅释“木郁达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2):73-74.

[29]孙英霞,马月香,胡春雨.中医对情绪调节的认识[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190-192.

[30]王志红.运用五行学说从肝论治失眠证临床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56.

[31]王文龙,魏玉亭.《黄帝内经》里的音乐医疗思想[J].高校讲坛,2010,11:565.

[32]李东海.五行学说在皮肤科的运用[J].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54.

[33]刘克强,张重军.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900-2901.

[34]肖党生,杨云梅,余国友.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在细胞中的物质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293-295.

猜你喜欢

阴阳五行学说规律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巧解规律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