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1-08-09陈太权张会杰
陈太权,张会杰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210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耐药细菌增多,甚至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困难。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2004年以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勤部卫生部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等系列法规,力图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本文分析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呼吸科2011年1-6月出院病历共406份,分析患者一般情况、病原学检查、用药时间、用药种类、使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等指标。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简称《通知》)、《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对本次调查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 结果
本次调查406例出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例数为396例,占97.5%。其中,男性216例,占53.2%;女性185例,占46.2%;60岁以上患者318例,占78.3%。病原学检测情况:使用抗菌药物的396例,病原学送检116例,占29.3%,药敏试验为114例,占29.2%。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分布、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 1、2、3、4、5。
表1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n=396,%)
表2 抗菌药物分布(n=1026,%)
表3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n=938,%)
表4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n=396,%)
表5 不合理用药情况(n=204,%)
3 分析与讨论
3.1 病原学检测情况 39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116例,占29.2%;药敏试验为114例,占29.2%。结果表明,大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以经验用药为主。《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中规定[2]:三级医院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30%,本次结果表明我院呼吸科病原学送检率略低于规范要求。
3.2 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表1显示,平均疗程为12 d,最长疗程达到36 d。这表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超过同等医院平均9 d的水平[3]。大量应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超长以及多种抗菌药物连用会增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引起二重感染,增加医疗安全隐患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等。
3.3 抗菌药物分布情况 从表2可见,频度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占26.7%;其次是氟喹诺酮类,占22.2%,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联合用药和药物品种的更换,用药总例数大于396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高、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临床使用频率高于其他抗菌药物[6,7]。呼吸喹诺酮因其在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优点,在肺部感染治疗中担负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喹诺酮类药物仅限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治疗,要经过感染科专家会诊以及病原学检查或参照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本次调查中,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依据存在不足。
3.4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见表3,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使用频度最高,164例,占17.5%。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不易诱导耐药,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属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为80%~93.7%[6],故临床使用率较高。
3.5 联合用药情况 396例病例中二联用药占66.2%,三联及以上用药占16.7%。这表明联合用药比例过高,同时存在联合用药超长、用药病原学检查(低于30%)不足、缺乏感染科专家会诊、非重症感染使用四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病情好转后没有及时降阶梯更换药品等问题。见表4。
3.6 不合理用药情况 从表可见5,在204例不合理用药中,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 94例,占46.1%,其中有47例用药时间超过14d,最长达36d,超过国内平均7~14 d的水平[8];换药过于频繁 40 例,占 19.6%,其中有1例诊断为肺炎的患者,住院21 d,使用了7种抗菌药物,共使用了20 d。这表明,疗程过长和药物更换不合理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现象。不合理用药不但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并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4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用药时间偏长、药物种类使用过多、换药频繁以及药物联用指证不足等问题。需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理念,加强临床治疗中对病原学、药敏试验等用药依据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监控,加大干预力度,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2]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3]陈晋蓉.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0):108-109.
[4]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我国178所医院住院患者横断面困菌药物使用率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81-882.
[5]刘永侠,张莉,周鸣.2008年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4):40-42.
[6]李雅琴,韩金红,狄惠苗,等.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25-926.
[7]张恒,丁月芳,腾春霞,等.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齐鲁药事,2006,25(7):415-416.
[8]王霞.我院32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5):3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