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31例疗效观察
2011-04-09李玉珍
李玉珍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河北 衡水 053000)
病毒性脑炎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常同时伴有脑膜炎,临床以发热、头痛、精神异常、癫痫发作、意识改变等为特征。由于其病情重,危害大,治疗不及时可遗留智能障碍、癫痫、肢体瘫痪等后遗症,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2008-01—2010-03,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31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1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4.91±1.92)岁;发热 24 例,头痛 22 例,呕吐21例,出现精神症状10例,抽搐8例,意识障碍12例,出现病理征12例,瘫痪2例;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10×109/L 21例;脑脊液检查29例,颅压高19例,脑脊液外观透明26例,黄变3例,WBC计数增多20例(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正常22例,蛋白轻度升高7例,糖和氯化物均正常;脑CT或MRI检查23例,弥漫性改变(波及额叶、颞叶、顶叶)17例;脑电图检查20例,高幅、慢波16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5.22±2.01)岁;发热21例,头痛24例,呕吐19例,出现精神症状9例,抽搐7例,意识障碍11例,出现病理征14例,瘫痪2例;外周血WBC计数>10×109/L 23例;脑脊液检查27例,颅压高16例,脑脊液外观透明25例,黄变2例,WBC计数增多21例(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正常20例,蛋白轻度升高7例,糖和氯化物均正常;脑CT或MRI检查20例,弥漫性改变(波及额叶、颞叶、顶叶)15例;脑电图检查22例,高幅、慢波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尼尔逊儿科学》中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控制体温、止痉、应用激素、降低颅内压、抗炎、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脱水降颅压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67)5 mL/kg,重者每6~8 h 1次,轻者每日1~2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停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陕西省秦光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6103)0.2 ~0.3 mg/kg,每日 1 次入壶,用3 ~5 d。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第六制药厂,国药准字H19993172)10~1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用7 d。青霉素40万U/(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2~5万U/mL),每12 h 1次静脉滴注,用7~10 d。营养脑神经药物用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抽搐者、颅内压升高者慎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563)0.2 mL/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及脑电图、影像改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及脑电图、影像改变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未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及影像改变无改善[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31例,发热改善时间(3.41 ±1.43)d,头痛改善时间(1.94 ±1.38)d,呕吐改善时间(1.74±1.52)d,精神症状改善时间(4.48±2.46)d,抽搐改善时间(2.36 ± 1.45)d,意识恢复时间(2.93±1.20)d;对照组 30 例,发热改善时间(4.73 ±1.77)d,头痛改善时间(3.42 ± 1.82)d,呕吐改善时间(3.53 ±1.85)d,精神症状改善时间(6.65 ±2.84)d,抽搐改善时间(4.52 ±3.77)d,意识恢复时间(4.64 ±2.82)d。2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31例,治愈27例(87.1%),好转 2 例(6.5%),未愈1 例(3.2%),死亡 1 例(3.2%);对照组30 例,治愈19 例(63.3%),好转6 例(20.0%),未愈3例(10.0%),死亡2例(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脑炎有疱疹病毒性脑炎、虫媒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麻疹病毒性脑炎、风疹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等,临床上仅有1/4的患者能查出确切的致病病毒。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实质的损害,引起脑炎。病毒性脑炎患者神经系统受累是由于病毒迅速增殖,直接侵犯和破坏神经组织以及病毒抗原引起宿主剧烈的免疫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和血管周围损害所致[2]。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升高,病原学检测示相应的病毒抗体阳性。脑电图可见弥漫性的δ波或θ波活动以及波幅低平。头颅CT或MRI早期可示炎症改变,后期可见脑萎缩、脑软化灶[3]。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关,其症状和体征多样,轻重不一,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当前的主要目标。
病毒性脑炎全年均可发病,严重损害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常留有后遗症,因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学认为,脑炎属暑温、伏暑范畴。轻型多属卫气,重型、极重型多属气营,因此中医治疗上则按卫气证和气营证进行处理[4]。醒脑静注射液为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的水溶性注射液。安宫牛黄丸的主要成分是牛黄、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镇静止痉、安神醒脑开窍、疏通经络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镇静解痉作用,还具有抗病毒、抑菌和杀菌作用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增进大脑功能,反射性兴奋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改善呼吸衰竭,还能有效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使神经细胞损害减轻,并且具有抗凝、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平衡的作用[5-6]。病毒性脑炎出现高热时,醒脑静注射液也有降温作用,且对心血管和呼吸不产生抑制。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安全有效,价格适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何文贞,郑俊忠.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50例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8):654-655.
[2]Nelson Textbookof Pediatrics.尼尔逊儿科学:上卷[M].陈荣华,译.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1033.
[3]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1.
[4]高捷,喻昌利,王开霞.痰热清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10):741.
[5]胡芝兰,徐宗秀,张建萍.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4):239-240.
[6]宋晓美.纳洛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婴儿捂热综合征32 例[J].临床荟萃,2003,18(16):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