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包块88例诊治分析
2011-04-09黄明晓
黄明晓
(海口市琼山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1100)
盆腔炎性包块88例诊治分析
黄明晓
(海口市琼山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1100)
目的观察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特征及金刚藤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琼山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的疗效。结果8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经口服金刚藤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82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3.18%,盆腔炎性包块治愈率明显增高。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抗菌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金刚藤胶囊;抗生素;盆腔炎性包块
盆腔炎性包块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是因盆腔急性炎症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治疗不当而转入慢性炎症后形成的包裹性积液、积脓,即所谓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本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妇女,而初潮前、绝经后的妇女很少发生。由于其常累及子宫、卵巢、输卵管,甚至波及腹膜,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导致不孕症或异位妊娠,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采用金刚藤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盆腔炎性包块88例,年龄19~35岁,平均25.5岁;均有性生活史、非妊娠期,此前均用过抗生素治疗。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美国CDC诊断标准[1],基本标准: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或宫颈触痛。附加标准:(1)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2)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3)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特异标准:超声或MRI检查附件区增厚、伴或不伴盆腔积液或附件区包块。
1.3 纳入病例的标准 有轻微的下腹痛、腰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但无发热等表现,实验室证实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盆腔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炎性包块。
1.4 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病人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入院病人均行血常规、宫颈及阴道分泌物的培养及盆腔超声检查。88例病人均予头孢甲肟2 g、q 12 h,甲硝唑1.0 g、q 12 h,静脉用药治疗一周,然后开始口服金刚藤胶囊(湖北福人药业)每次4粒(2 g),每日3次,14 d为一个疗程,次月再口服用药一个疗程。从用药开始后第3个月复查,按B超检测包块的大小和临床症状的消长判断临床疗效。
1.5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超声检查盆腔包块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血常规基本正常,超声检查盆腔包块缩小2/3;(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超声检查盆腔包块缩小1/3;(4)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超声检查盆腔包块无明显缩小。
2 结果
2.1 发病年龄 88例患者中年龄19~29岁76例(86.36%),31~35岁12例(13.64%)。
2.2 发病原因 5例(5.68%)患者承认本人有淋菌感染史,50例(56.82%)患者有盆腔炎病史,27例(30.68%)患者近期有人工流产、诊刮等宫腔手术操作史,6例(6.82%)患者认为本次发病无明显诱因。
2.3 病原体检查 48例衣原体阳性,26例支原体阳性,5例淋球菌阳性,5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
2.4 疗效 88例病人经抗菌药联合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后复查,痊愈31例、显效40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3.18%。
3 讨论
本文回顾性分析8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发现盆腔炎性包块的高发年龄为育龄妇女,30.68%的患者与近期医源性手术有关,为了减少盆腔炎性包块的发生,应对此阶段的女性加强盆腔炎相关教育,包括健康性知识和防止性传播疾病等知识的宣教,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手术规范,避免医源性感染,减少盆腔炎的发生。
本文显示56.82%的患者有盆腔炎病史,因此盆腔炎初次发病急性期的规范化治疗是阻断其转化为慢性炎症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反复发作的前提。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因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所引起的盆腔炎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易形成慢性炎症,引起盆腔广泛粘连而形成盆腔炎性包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大部分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痛及腰骶部不适,常在经期前后、劳累或免疫力降低时加重,由于其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临床常缺乏确诊的手段,导致在盆腔包块的诊治中常存在误诊、漏诊、延误病情或者过度治疗等情况发生,因此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
盆腔炎性包块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大多数妇科医生都是根据经验和习惯使用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临床上我们发现盆腔炎性包块急性发作时的病原体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选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和体征。慢性期使用抗生素多不能取得显著疗效,而选用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盆腔炎属“热入血室”、“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产后发热等范畴[2]。盆腔炎性包块的发生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或七情、房事、饮食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之邪凝结不散,停聚小腹,日月累积,逐渐形成[3]。因此消肿化瘀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基本原则。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中成药有金刚藤胶囊,中成药是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经方或验方为依据,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金刚藤胶囊是以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为主要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天然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治赤白带下、消肿散结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金刚藤含薯蓣皂甙元、菝葜皂甙和生物碱等成分,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它能促使盆腔炎性包块及其相关症状消失,防止病情进展或长期迁延不愈,因此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盆腔炎或盆腔炎性包块,疗效确切。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既有西药针对病菌治疗,弥补单纯使用中药治疗疗程长、见效慢的不足;又有中医弥补单纯使用抗生素而产生菌群失调,引发并发症的缺点,两者相互协调,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临床使用抗生素联合金刚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丰有吉,沈 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8-279.
[2]魏绍斌.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53-255.
[3]赵 爽,史玉林.西黄丸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86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5):391.
R711.33
A
1003—6350(2011)10—112—02
黄明晓(1972—),女,广西灵山市人,主治医师,学士。
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