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问题与处理对策

2011-04-09蔡碧厦

海南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

蔡碧厦

(隆安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广西 隆安 532700)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问题与处理对策

蔡碧厦

(隆安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广西 隆安 53270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县乡级医院院前急救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基层医院院前急救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结论全社会高度重视,基层医院全员参与,全程培训,规范行为与操作。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医疗问题;处理对策

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城市院前急救发展较为迅速,建立了较完善的急救网络,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急救模式。但县级和乡镇级医院院前急救起步晚,尚处于发展、无统一组织、无良好秩序的状态;而且基层医院目前紧缺全科医生,急救人员急救技术水平较低,容易产生差错导致医疗纠纷,甚至发生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如何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更好的保护病人利益和自身的利益,已成为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长期在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现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问题与如何应对分析总结如下:

1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存在的医疗问题

1.1 资源配置和管理问题 (1)县级和乡镇级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尚无统一的管理机构,未形成急救服务网络,由于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较少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造成无论是乡镇中心卫生院、还是县级医院,都推出自己的急救号码,自发地承担着院前急救业务以争取病源。而县120急救中心只不过是挂靠在当地一家较大、比较系统、较完整的医院而已。由于缺乏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所有参与院前急救的乡镇医院“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尚未能形成统一的急救网络[1]。每个医院都因缺乏“统一调度,一个病人同时拨打几家医院,数辆救护车同时出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使有限的院前急救资源遭受浪费,更有可能影响到其他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另外,尚有急救病人不熟悉就近医院号码、舍近求远、急救半径过大,而错失抢救时机。

(2)院前急救人力资源缺乏、急救人员技术水平尚待提高。院前急救装备不足、急救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急救能力低。很多基层医院未重视对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导致人力、物力和急救装备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院前急救工作艰辛、环境差、收入低,很多医务人员不愿从事急诊工作,因此很难留得住人才。县级和乡镇一级医院几乎没有急救医学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无固定急救人员,大多由住院部各科室派到急诊科轮转的医护人员担任,部分医务人员对急救知识未能熟练掌握[2]。

(3)由于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卫生行政部门尚无严格的院前急救准入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为规范。未经任何审批就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导致急救能力十分有限。

1.2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纠纷问题

1.2.1 出诊路线错误 在紧急情况下,呼叫者有可能报告的信息错误(包括出事地点、病情或大致伤情、受伤人数),导致出诊地点错误或救护车及医务人员数量不够。

1.2.2 患者感觉等待时间过长 因为患者突然起病或意外受伤,病情紧急,病人或家属不能承受如此重大变故,心理上希望得到马上救治,从而产生焦虑,有等不及的心理,而认为医务人员出诊缓慢(因现场与医院有一定的距离,救护车的到达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2.3 医务人员态度不好 有极个别医务人员讲话态度生硬、冷淡,导致病人及家属反感,一旦治疗效果达不到家属所预期的,将引发纠纷。

1.2.4 现场处理不理想 出诊的医务人员抢救技术不够熟练或医务人员疏忽或忙中出错,导致处理不当,影响病人的救治效果而导致的纠纷。

1.2.5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 个别医务人员在抢救病人结束后,不能及时、客观、准确、规范、全面的记录院前急救过程及病人病情变化,若出现医疗纠纷则无举证依据。

1.2.6 未尊重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在抢救的过程中,未将患者病情告知家属,或未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就擅自采取措施则有可能引发纠纷。

2 对策

2.1 强化院前急救意识,加强时间观念 简明、扼要的掌握病人的信息,准确快速地到达呼叫地点。时间就是生命,要求上出诊班的医护人员及司机必须24 h在急诊科值班室待命,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出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出诊;如同时遇到几个出诊时,应立即报告院办紧急调度二线值班,迅速出诊。

2.2 强化院前急救技术培训 出诊医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急救技术。医护人员应掌握较全面的专业急救知识,对病情具有较强判断能力和过硬的急救技术,熟练使用各种抢救仪器和设备。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判断力,处理迅速而准确。在现场抢救中,急救医生应重点突出“救”字,争分夺秒对伤病员进行抢救。

2.3 文书书写 严格执行医疗诊疗常规和病历书写规范,及时完善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

2.4 态度和蔼、言语恰当 恰当的语言是医患沟通的桥梁,在急救中使用通俗易懂的医学术语,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态度和蔼会赢得病人和家属的好感而积极配合。病人的心理复杂多变,不但要对其生理治疗,还要对其心理施治,同时要尊重病人及家属的知情权,必要时给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5 缩短急救半径、减少急救反应时间 急救中心有权安排就近医院出车,视情况再通知业务指导医院增援;倘若就近急救站无急救能力时应及时请求增援,从而形成就近、就急地实施院前急救,使农村急危重症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2.6 急救程序规范化管理 病人及家属的呼救信号—急救指挥中心—派附近医院院前急救人员出诊—到达现场就地抢救—病情允许则转运—信息返回到急救中心—通知挂靠的医院专科做好会诊和抢救准备—病人送至专科治疗,形成这样一个绿色通道或急救抢救链,使病重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 讨论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特殊的学科,基层医院只有加强急诊科的建设,不断提高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和综合素质;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医疗诊疗常规开展业务,并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才能在保障病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自身的合法权利。

笔者在基层医院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多年,认为基层医院院前急救适宜以行政指挥模式为主体,挂靠县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二级医院,将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下级急救站。县级120急救中心,应归属于政府或医疗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以改变各行其道、互不往来的局面。这样就能够保证质量的急救中心—急救站二级管理运行体制,有效地缩短急救半径、减少急救反应时间[3]。

卫生行政部门应统一认识,制定院前急救准入制度,建立急救中心和急救站的行为规范、工作标准和评审条件;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对照标准,对不合格的加以整改,提高急救能力。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县级及乡镇医院院前急救站的投入力度,解决经费不足、急救价格不合理等制约基层医院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急救人员待遇,使一批优秀人才安心于基层院前急救工作中。

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普遍提高,但对医学认知不足,故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结果不确定性缺乏了解。尽管目前医学技术发展很快,但医学上仍然面临众多的疑难杂症,未知领域还很多,医学发展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复杂性,造成了医疗服务中许多不可预见的医疗风险,如医疗意外、过敏反应、药品毒副作用都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与媒体和社会的沟通,为医院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医疗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探索性工作,医疗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其个体有差异,病情不断变化,即使同一种药物,同一种疗法,其治疗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医学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疾病的确诊率为70%左右,急诊抢救的成率为70%~80%,医生不能包治百病,疾病治疗过程始终存在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4]。只有全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个医院都高度重视和解决基层医院院前急救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障广大农村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广大医务人员的权益,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1]陈贵声,黄 力.广州院前急救医疗网络的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2,7(4):377-378.

[2]张冬林,胡友珍,杨 纯,等.国内外院前急救发展现状与展望[J].现代护理,2005,11(24):4902-5902.

[3]谢晓红.常德市农村院前急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0,29(17):143,145.

[4]潘海玉.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和对策研究[J].海南医学,2009,20(1):111-114.

R605.97

A

1003—6350(2011)10—118—02

蔡碧厦(1976—),男,壮族,广西南宁市人,主治医师,本科。

2011-02-17)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