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南部地区的石神崇拜
2011-04-08周飞战
周飞战
(湖南科技学院 美术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永州南部地区的石神崇拜
周飞战
(湖南科技学院 美术系,湖南 永州 425100)
石神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个支系,也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一种宗教形式。永州南部地区的先民自古以来认为石神主宰着人间的祸福,掌管苍生的命运,它能祛灾纳福、祈吉驱邪、祈雨化水、添丁增子,因而世代顶礼膜拜,成为一种民间习俗。石神崇拜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在社会学界、宗教学界及民俗学界均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万物有灵;石神崇拜;习俗
一 关于石神崇拜
在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原始初民对大自然认识水平低下,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好归结为不可知的神灵。他们相信有一种神的意志在主宰着大自然,是神的意志赋予了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神秘与能量,于是,便出现了自然崇拜现象。自然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一种宗教形式。它始自原始时代,而延续至今。自然崇拜的对象是神灵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即神灵化的天、地、日、月、星、雷、雨、风、云、虹、山、石、水、火等。他们认为大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有灵魂的,即所谓的“万物有灵”。正如《礼记·祭法》所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万物有灵”是原始的巫教的文化观念之一,也是永州南部地区先民的精神支柱。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远古的南蛮人在描述或解释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时,便把自然和自然现象神化成具体而有生命的超自然的神。自然神是原始巫教神灵世界的上层,如天神、太阳神、月亮神、星星神、风神、雨神、山神、石神、土地神等,他们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人间的祸福,掌管苍生的命运,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威[1]。石神当属自然神,是巫教神祗的主宰神。
在远古时代“神”与“人”的距离不是很大,有时甚至可以为零距离,“人神同位”、“神人杂糅”。如果没有“神”的存在,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所以说人类总是在不断地造神,又不断地敬神,就像人类自身不断繁衍下去一样。“神”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依托,自然神对人类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利害关系。人类一方面要向自然索取,通过采集、渔猎、农耕、取暖以图生存;另一方面又要向自然屈服,面对强大而残酷的自然力量无法抵御,又不能做出科学论断,只有通过假想、虚拟和祈求等方式来获得自然的恩赐,这样就产生了古代神话,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神,包括石神。
二 永州南部地区的石神崇拜
永州南部地区主要包括江永、江华、道县、宁远四个县区,这里昔为南蛮之地,自古以来,盛行原始巫教,据《道州志》记载,此地“信巫好鬼,俗多淫祀”。当人生病时,求神不求医,每请巫婆,吹角念咒,冲锣送鬼,拜神保福,“愈则归功于巫,不愈则委咎于命”。这里的人们认为,石神常年为他们镇守着村寨,看护着家门,保佑全村人平安幸福。石神崇拜在他们的生活习俗当中自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江永的勾蓝瑶于洪武年间建造了“崩山庙”。据说,瑶族祖先开始入住此地时,这里林深人稀,昼夜常有石头从山上滚下,令人胆颤心惊。从山上滚下石头,本是风化、塌方等自然现象,然而古人无法做出科学解释,疑是鬼神所为。因此,决定要修筑“崩山庙”,祭祀山神,以便镇住妖邪,遏止石头下落,确保民房无损,人畜太平。后来勾蓝瑶又陆续修建了好几座“崩山庙”,其中,“大庙崩山庙”中有一巨石,被当做石神加以供奉。每年九月,他们敬献牛头、手击长鼓以祭山神与石神,热闹无比。此后,据说再也没有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了,人们出入平安,逢凶化吉。
流行于江永松柏乡、黄家岭乡两个瑶族聚居区的傩戏“耍五岳”(又称“耍旗头”、“耍判官”),它源于对山神崇拜的一种祭祀文化,而山神崇拜往往与石神崇拜紧密相联。耍五岳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二开坛,由巫师率领众弟子迎接五岳神进祠堂,确保山里人家太平无事,不受高山坠石、深林野兽的侵害。
在江永上江圩有许多关于花山庙的传说。据1931年由和济印刷公司印、曾继梧编的《湖南各县调查笔记·花山》(上册)记述:“花山,在层山岭之麓,石玲珑若花然。相传唐时,谭姓姊妹学佛修真,入山采药,相与坐化于此,土人于山顶立庙祀之。石既罗列有致,加以崇林美荫,磴道缘石罅以出,升降忘劳。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歌唱以追悼之。”谭氏姊妹不仅会做女红,还精通医术,并扶危济困,深得民心。人称姊妹俩是观音在世,病者福星,享誉湘桂。随着父母与日衰老,采药的重担便落在她们姊妹俩肩上。某日,姊妹俩背上背篓,上花山采药,六七天过去了,姊妹还未归来,族人心急如焚,结队上山寻找,不见踪影。只见两尊如花似玉的美人石和药篓刀具,众人皆赫然,信为两姊妹的化身,当即伏地叩首膜拜。后来有人特将这两尊美人石建造了一座庙宇,当做石神加以祭拜。据说拜石神可以治病,因此,当这里的人们人生病时,多求神而不求医。每请巫婆,吹角念咒,烧香祈祷,冲锣送鬼,拜神保福,“愈则归功于巫,不愈则委咎于命”。长之以往,拜者如云。
江永千家洞平石岩口有个石童子,有三丈三尺之高,有八人连手环抱之粗,五百年来为人祭拜。据千家洞古本书云:“叫得神灵,打起长鼓(鼓),吹起芦笛,打锣打三声,振动铜铃,打起沙板,请起前世四十八位师公,立位平王,是你亲子孙到。石岩自开神自应,神家铜炷件新。一年四季庆祝你,随在儿孙身过行”。它真实地纪录了巨石祭拜的宏大场面[2]。相传石神能使不育者添丁增子,能使有孕者多子多福。
江永桃川有座石窟女寺,被当地人称为雄山寺。石窟女寺凿窟造像10余窟,达100余座造像。信士捐赠的石雕像有四座,均为清代造像,石刻构件有雕花香炉三个,柱础4个,有铭文记载2个。摩崖石刻两方:一方是落款建炎二年(1128)的《重修石佛雄山寺碑记》。女寺分前后两殿,整个遗址面积162.3平方米,其中天井卵石路面18.2平方米[3]。据说此石窟女寺的开凿与道教、石神崇拜有关。
江华浪石寺位于县城南郊。相传建于唐天宝元年(724)宋朝蒋永雄在此辟谷好道,坐石化去,其身不坏,明朝时此寺毁于兵火。曾有人念此石之神奇,便烧香膜拜,求得仙体。浪石寺旁有一条小溪,溪水经石拱桥下流入潇水。溪内另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涌出,泉水晶莹透澈,暴雨不浊,溪泉相连而泾渭分明,四周古木成荫,环境幽雅,更名为“浪石清流”。根据此地风水以及石神司水的自然崇拜观念,有人曾在井边焚香祭拜,但愿石神积水取之不尽,泉水清流源源不绝。井水可饮,又能灌溉农田,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这口泉水真是绵延世泽的聚宝盆。泉水现被当地百姓筑围成石井。石井凉风习习,令人心清神爽,是理想的避暑纳凉所在。
道县鬼崽岭的古代石俑雕刻,与石神、神灵崇拜有关。在石雕群的西北方,立有一块石碑,此碑刻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当地贡生徐咏、陈振生撰书的《游栎头水源坛神记》,叙述鬼崽岭石像,碑文虽然饱经风雨剥蚀,但上面的文字仍然依稀可读:“惟天地有奇气,故有奇人,有奇事,而土石亦闻出而显其奇。田广洞之水源,名栎头。林木阴翳,蒙蔽天日,夏月坐之,可以摅暑。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若在数寸,千形万状,无可胜纪。或曰:此阴兵也。夜从山下经过,闻鸡鸣而化石。故有全身者,有半身者,有只露眉目者,而最奇者在树上。余始见而叹其数之奇焉。倘鸡不鸣而尽出,将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必有奇功可见,何至抑困若此!然相传能祠福人生死,久出云降雨,利济乎人,故至香火甚盛。则数思,奇而未奇,而转喜其遇之奇……今观此石,叹为神奇……”正因为这些奇形怪状石头具有神功,“能祠福人生死,久出云降雨,利济乎人”,因而每逢干旱之年,人们来这里拜石求雨,香火甚盛。
在宁远九嶷山,据《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载,九嶷山“上有竖石如观音,有伏石如虾蟆,土人呼为‘蟆拐拜观音’”。文中观音即观世音菩萨(《永州瑶族》93页)。观音神石,普度众生,施福人间,能保一方平安。
三 石神崇拜的作用及社会功能
崇拜石神主要是为了祛灾纳福、祈吉驱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儿育女,人丁兴旺。但石神崇拜观念错综复杂,具体内容各地有所不同。其中有三种基本的观念影响较大,一是司雨水,二祛灾纳福,三是主生育。
(一)石神司雨水
石神司雨水观念见诸神话传说,也反映在祈雨仪式中。山泉从石穴中涌出,是常见的自然景观。古人不知泉水何以源源不绝,只能从神秘的幻想中寻求答案,以为冥冥之中有石神的主宰,石神积蓄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雨水。因而石成了古人祈雨化水的对象。对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适量的雨水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道县鬼崽岭下,有一方几分水面池塘,塘中有不少泉眼,如对着水塘大喊,泉水就会喷涌而出,并冒出一连串气泡,声音越大,气泡也就越多。人们称此池塘为鬼崽井,此井与鬼崽岭的石神崇拜不无关系。当地先民认为鬼崽井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是因为鬼崽岭的众石神的恩赐与庇护。鬼崽井实为典型的南方珍珠泉,是田广洞村的水源地,平均流量13.6升/秒,可供周围二千多亩土地灌溉和人畜饮用。
(二)祛灾纳福
永州的百姓认为巨石与人的生老病死、祸福凶吉有关。如果有一巨石突然从山上滚下,它将会给山脚下的村子带来不祥的预兆,可能会有一户人家发生灾难,或者是有一位老人将会离开人世间。如果山中之巨石纹丝不动,山脚下的村子会长治久安,永保平安。宁远九嶷山的天然神石“蟆拐拜观音”与人的生老病死、祸福凶吉有关。石神还可消灾免疾,保护孩子不受病魔侵扰﹐使家人健康幸福。故父母常带孩子祭石防病。祭祀石神还可使孩子爬山上树,不会摔下,平安无事。
在广东潮州,有一种送香船中投石的仪式,意义是利用石的祈吉、驱邪功能来驱逐、赶走不祥灾疫;“投石”动作的仪式意义除了是利用石的祈吉、驱邪功能外,同时还是为了接触水,沾上水的驱邪摇旗攘灾功能。石能化水,水有吉祥之意,以吉祥物来制凶、镇邪是古人常用的方法,所以石神也就具有了驱邪的功能。除此以外。在云南景东县太忠地区彝族认为石神是防盗神,可防止家中的财产被偷盗,田地的庄稼不会丢失。[4]
(三)石神主生育
永州南部有的百姓认为石神主生育,祭祀石神是为了求子。江永千家洞平石岩口有个石童子,五百年来这所以为人祭拜,是因为石神主生育,祭祀石神可得“虎子”。这与云南峨山地区的石神崇拜目的有些相似。峨山地区每家楼上都有一个崇奉石神的台龛,上供石头一块,旁边插三叉的松枝一根,祈求人丁兴旺。峨山县太和等地彝族认为石神主生育,祭祀石神能使人们添丁增子,香火不断,因而大加祭拜。
石神崇拜,涵盖了原始宗教、祭祀、民族及民俗文化的内容,亦与山神、岩霄等崇拜的关系紧密相联。由于石神崇拜历史久远,时间跨度较大且无文字记载,大部分资料只是凭民间口碑、民间习俗流传,许可多遗址都已毁灭,无证可考。但石神崇拜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在社会学界、宗教学界及民俗学界均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神秘的面纱值得我们去揭晓。
[1]易先根.永州道县鬼仔岭巫教祭祀遗址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73.
[2]千家洞古本书[A]瑶族《过山榜》选编[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12.
[3]李先志,何义荣,莫胜.女书故乡发现千年石窟女寺[N].永州日报,2009-02-14.
[4]彝族宗教[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00596.htm.
(责任编校:周 欣)
K892
A
1673-2219(2011)01-0067-02
2010―08―27
周飞战(1970-),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与永州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