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
2011-04-08袁莉
袁莉
(湖北省黄冈市药监局 湖北 黄冈 438000)
手足口病的治疗
袁莉
(湖北省黄冈市药监局 湖北 黄冈 438000)
手足口病/治疗;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和儿童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最常见发于春末夏初,5~7月份是发病高峰,较少见于冬季发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手、足、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1 流行病学特征
1.1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流行期间,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大量病毒含在疱疹液中,病毒从破溃的疱疹中溢出。流行期流与间歇的主要传染源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
1.2 传播途径 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疱疹液、唾液、粪便污染的毛巾、手、手绢、杯子、玩具、食物、床单以及内衣、用品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1.3 易感人群 对人而言,普遍易感此种肠道病毒,可于受感后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显性与隐性感染比为1:100,成人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小于3岁儿发病率尤高。国外统计,每2~3年手足口病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达到一定数量的易感者,积累发生新的流行。
2 手足口病症状
2.1 一般表现 儿童感染病毒后,通常2~7天出现症状。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儿童会出现发热(有的儿童并不发热)、咳嗽、流鼻涕、流口水、饮食困难等症状。
2.2 典型表现 长疱疹为手足口病特征性表现。肘、手部、口腔(包括颊黏膜、咽峡部与舌)、臀部及膝、月国窝、足部都可长出疱疹。疱疹周围皮肤发红,疱疹的表皮较厚,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表现走向一致的皮纹和长径,大小不等,口、手、足皮疹不一定全部出现在同一患者,儿童身体的某个部位上可表现为散发型、不典型皮疹。皮疹不结痂、不痒、不痛。出现比较早的是口腔黏膜疹,起初为水疱或粟米样斑丘疹,两颊部及舌部位多发,也常出现在唇齿侧,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破溃后,儿童进食会受到影响。通常在一周内皮疹与水疱能消退。
2.3 危重表现 手足口病并发症不常见,病人基本能在7~10 d内痊愈。只少数儿童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脊髓炎、心肌炎及呼吸道感染等。如果重症儿病情进展快,有可能死亡。部分病人可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家长要在儿童患病后,密切观察病情发展,若有以下症状的儿童,须尽快送传染病专科医院,极时救治:1)高热持续不退。2)手脚发花、发凉。3)鼻翼扇动,呼吸加快、节律改变,明显心率增加。4)频繁惊厥、烦躁、四肢抖动甚至抽搐等。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或增高。6)高血糖。7)低血压或高血压。
3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3.1 手足口病预防 预防护理手足口病方面,在此病流行夏季时。注意应尽可能使孩子少去公共场所。教育小儿平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并定期消毒餐具玩具。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在幼儿园或托儿所内若此病流行时。首先应将健康儿童与患儿隔离。用消毒液消毒玩具。同时注意居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减少感染机会,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
3.2 手足口病治疗
3.2.1 西医治疗 此病目前还无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应用以下措施缓解:1)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2)局部保持清洁,防止细菌继发感染。3)如小儿口腔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4)可局部涂抹金霉素、鱼肝油,以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和减轻疼痛。5)可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另外,让患儿定时用温水漱口;辛辣有刺激与冰冷食物要禁食,要吃易消化、温性、清淡、质软的食物,不吃咸食,以免因疼痛而拒食;温开水要多喝。一般此病可1~2周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是免疫终身,还可以日后感染得病。轻的病人采取一些对症治疗,体温比较高的进行退烧,还有的输一些能量维持身体需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原则是: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HFMD重症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发的呼吸循环衰竭,应用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进行冲击治疗,配合积极的脱水降颅压治疗,可有效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形成与损伤,对阻止病情的进展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主要采用20%甘露醇控制颅内压,必要时增强脱水效果,加用呋塞米和甘油果糖。建议选用甲基强的松龙激素,10 mg~20 mg/(kg·d)。免疫球蛋白进行静脉注射,总量2 g/kg,给予应用3~5 d。对儿童已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的,应积极进行机械通气疗法。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根据的病人病理生理特点,应多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通气模式以压力控制为主,通气参数(呼吸频率、呼气末正压、吸氧浓度、吸呼比和支持压力等)的设定与调整应以保证患儿充分的氧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前提条件。
3.2.2 中医治防 急性发作期:手、足、口腔黏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 g,连翘9 g,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 g,石膏15~30 g。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火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 g,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 g,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皮肤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苦参、野菊花、紫草、地肤子各30g,加水3 000 ml,煎至2 000 ml,凉至35~38℃,泡洗手足臀部10~15 min。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口咽部疱疹:西瓜霜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 g,黄芩、白藓皮各6 g,双花3 g,竹叶、薄荷各2 g,煎水含漱。
食疗方:红萝卜1根,白茅根15 g,竹蔗1节,生苡仁15 g,每日1剂,煎水代茶。灯芯草5扎,蝉蜕3 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 g,瘦猪肉50 g,煲汤饮用。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 g,将荷叶切碎,煮粥吃。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手足口病的预防:金银花6 g,大青叶6 g,绵茵陈15 g,生苡仁10 g,生甘草3 g。水煎服,一日分两次服用,连续5~7 d。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
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但体虚。容易腹泻的孩子不要喝。
R512.5
A
1008-4118(2011)03-0051-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1.03.28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