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古代的游幕文化

2011-04-08姜良萍

关键词:幕僚幕府

姜良萍

幕府作为一个吸纳和使用人才的政治机构,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先秦到晚清,它几乎活跃于每一个朝代,并以对政治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影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幕府的流动性和不固定性,士人游幕的现象便应运而生,这种文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在各朝的历史上,并在特定时期形成一种时代风气,促进了社会诸如文化、政治、学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对于这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 游幕文化的兴起

幕府这个名称最早可见司马迁《史记·李牧传》中的记载,“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此处“莫府”即是“幕府”的通用字,由此可知,在战国时期,幕府的名称即已出现。《史记》中的幕府为军事上的一种临时组织,将帅出外作战时没有固定的场所,而随处搭建幕帐,用以讨论和决定作战策略。到了秦汉时期,幕府曾作为一种官名被正式用于军事组织上,如两汉时大将军职衔都有下设的幕府。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游幕并不是单指在这种军事幕府中的游历,而更注重的是游于以下这种形式的幕府中:即由一些地位较高的个人,如诸侯、公卿大夫、行政高官等开设的招纳贤才的府署。这是一种在更宽泛意义上的游宦或游学。根据项文惠先生对于幕僚制度的论述[1],夏商的家臣、两周的命士都可以看做是幕僚,所以游幕现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夏商时期,但是其真正发展起来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到处充斥着一种游的精神与风气,各诸侯国为了巩固统治、争霸天下,纷纷招揽人才,“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2]出现了风行一时的养士之风。于是诸子百家为各自的政治主张游走于列国,以期获得重用。一边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一边是“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养士与游幕之风于是大兴。

二 游幕文化的发展历程

游幕现象兴起之后,关于游幕的形式在不同的朝代发生过不同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政治上的,即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游走于各个幕府之中;一种是军事上的,即有军事才能的人士被聘任于幕府之中,为幕主出谋划策,带兵作战;一种是学术上的,为了求学而游于名幕之中。这三种形式在不同时期各有表现,并且总是交错出现。

1.先秦——游幕之士的沃土。

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而这种动荡的环境客观上却为能人异士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先秦时期的游幕风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盛行起来的。这一时期的游幕突出的表现在政治上名士辈出,各诸侯国身处动乱之中,不免都有朝不保夕的恐慌感,政治上的人才在此时变得异常珍贵,诸侯国也以能招纳到贤才为幸。春秋时期,管仲游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3]孙武游于吴,吴王阖闾任以为将,“西破疆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3]战国时期,商鞅不被魏王所用,后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遂西入秦,在秦实行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3]并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名士的游幕为诸侯国带来了无穷的益处,这也是促使诸侯卿相广延幕客的一个重要原因。战国纳士与游幕之风不可谓不壮观,“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好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2]这里所谓的“君子”“宾客”都是效忠于幕主的幕僚,他们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为幕主所用。如吕不韦的门客大多是文人学士,他们联合编著了名垂后世的《吕氏春秋》,为幕主吕不韦立下了千秋不灭的美誉。诸侯更多的是借助幕僚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国家的强大,不被别国所灭。正如李斯所说“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3]游士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秦王朝建立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之前列国纷争,需要人才,文人政客奔走诸侯之间,对政治有很大的操纵能力,而如今海内统一,游幕的宾客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秦始皇“任法而不任人”于是“墮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2],游幕之风暂趋衰退。

2.秦末、两汉——游幕之风的迅速发展及泛滥。

秦末,战乱又起,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起义者招致天下豪杰,以期推翻统治者的暴政,建立新的政权。“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豪俊。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2]起义使得游幕之风由秦时的衰靡至此而迅速发展起来。此时,天下未定,各方势力都在尽力争取人才,以期夺得天下。韩信曾在项梁、项羽门下,但是一直没有受到重用,“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3]后来到刘邦的门下,经萧何的极力推荐而被重用,和萧何、张良一起为刘邦平定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两汉时期,“公府将幕咸得以辟署宾佐,咨其策划焉。故士之怀才者,莫不愿伸于知己,而效其所长者矣。”[4]开府自辟幕僚为统治者许可,才俊之士可以选择自己倾心的幕府,投效其中。此时正处国家承平之际,政治军事之才固然重要,而文人儒士更是受到特别礼遇。尤其是东汉时期,广选文人名士更是成为一时风尚,《册府元龟》中有很详细的描写“乃有澡翰英发、学术渊奥、洽闻强识、稽古博达,擅笔牍之敏、驰文雅之誉。辞令尚乎提要、书檄畅于事情、铭记极于温润、赋咏臻于典丽、用能飞腾光价,抑扬望实,耸和门之风采,为士林之矜式,固可以隆宾礼之异数,为道义之益友。”[4]于是,文人游幕的风气兴盛起来,如当时最有名气的幕府为大将军窦宪所开,班固游其幕,被任命为中护军;傅毅以文雅显于朝廷,被窦宪请到幕府,为记室,后迁为司马;另有崔骃在其幕为主簿,“宪府文章之盛冠于当世”[4]。而蔡邕因博学好辞章被司徒桥元辟入幕府;周举博学洽闻,为儒者宗,被司徒李邰辟。凡是有才华的士子大都以游幕为途径而进身仕途,从而使官府人才济济,“一洗末世苟合轻就之风”[5]。据《文献通考》所记“盖东汉时,选举与辟召皆可以入仕。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故时人犹以辟召为荣焉。”[5]这条记载印证了当时辟召的盛行,由于士人都以被辟召为荣,所以游幕也成为当时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3.魏晋南北朝——游幕发展的鼎盛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再度陷入争分之中,各方割据势力开始招兵买马、大张旗鼓的投入到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当中,社会越动荡、越需要人才,游幕之士也越多,曹操、刘备、孙权幕下都是人才济济,很明显,这一时期幕主重视的是军事策略和武艺上有非凡才能的人,如曹操幕中的谋士荀彧、荀攸、郭嘉等,大将徐晃、张辽、于禁、乐进、典韦、许诸等;刘备幕中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孙权幕中的周瑜、程普、陆逊等。虽然军事人才在此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由于幕主对文学的特殊爱好,而招罗文人的现象亦是不乏,其中曹操要算是最突出的一个了。其幕中几乎网罗了当时最有名的文士,如陈琳,开始时为何进的主簿,后何进败,太祖爱其才而召在幕中;繁钦长于书记,又善为诗赋,被曹操辟为丞相主簿;徐干聪识冾闻,操翰成章,被曹操辟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董昭初为袁绍参军,后归曹操,为其作书。晋时大司马桓温幕下文学家亦很壮观,如袁宏因文笔好被辟为参军;谢安有远见卓识,被辟为司马;郗超,聪明过人,被辟为参军。军事与文学并重成为这一时期比较普遍的现象。另外,南北朝时期,偏居江南的宋、齐、梁、陈崇尚虚华,文人游幕的现象比较普遍,当时很多知名的文人士子都有过游幕的经历,如谢灵运入刘毅幕,谢眺入萧子隆幕,沈约、王融、谢眺、范云、任昉入萧子良幕等,这些诗人墨客的入幕唱歌及其相互之间的切磋,为文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契机,也是这一时期诗歌等文学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至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幕府发展到了高峰,游幕与之相应的也到了鼎盛的阶段。

4.隋唐至元明——游幕之风的低迷。

隋初,鉴于唐五代幕僚对于夺取政权的威胁,开始削弱幕府的势力,规定所有任用的幕僚必须上报朝廷,得到批准才可以聘用,由此游幕之士渐趋减少。这种抑制政策,不仅给各州郡在任官员造成很多政务上的不便和压力,也使为数众多的有才智之士不能为朝廷所用。唐乘隋制继续抑制幕府的势力,同时,科举制的产生也促使文人士子不得不通过考试的正规途径进入仕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游幕之士。但是,辟署之事也时常发生,有的已经进入官途仍然被辟为幕僚的;有的已经登第但还没有正式入仕而被辟的;当然还有特地召有智略之士入幕的。这些召辟给已入仕的士子带来了锻炼的机会,也使白衣之士有了用武之地。另外,唐初为了加强边防防御能力,设置了节度使。中晚期,节度使的权利逐渐增大,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管理的能力,方镇又开始自辟幕僚。胡震亨在《唐音癸签》有过论述:“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皆是。中叶后尤多。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缘幕府,蹑级进身。”[6]由此可见,文人游幕的现象在后期比较突出。唐末五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时代,各种军阀势力展开激烈的混战,游幕之士在这种混乱的年代从来都是蔚然成风,辅助各自军阀争取战争的胜利。

游幕之风到了宋朝受到致命打击,唐五代幕僚势力的迅速膨胀所造成的中央大权旁落的后果,让宋朝政府不得不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来压制幕府的势力。一方面,自辟的方式改为朝廷任命,限制了幕僚的数量,也打破了幕主与幕僚之间的主客依附关系。另一方面,将幕职的功能纳入正官职掌,改变了为幕主服务的职能,转向协助长官贯彻封建统治者的意志。这样,布衣之士便不能被辟入幕,甚至有出身而没有历任的也不能被召辟。于是即使才华出众,但“不谐尺绳于科目,受羁马于铨曹者,少得以自达矣。”[5]金元明三朝为了巩固统治,基本沿承了宋朝对于幕僚所制定的制度,致使游幕之风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5.清朝——文人游幕的兴盛。

清朝统一全国后,继承明代制义取士之法,“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7]科举制到此已经发展到了它的顶峰,无数文人士子为了赢得一官半职,十年寒窗,埋头苦读,但是登科入仕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被挤出这个行列,于是游幕最终成为这些文人儒士的出路。据尚小明先生的统计,清朝大约有1300多个文人曾有过游幕的经历[8],人数之多可谓壮观。但此时的幕士已经彻底沦为幕主个人的门客,与幕主有了依附关系,“合则留,不合则去”,成了这时幕僚入幕的原则。“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乘为重,是以誉望日隆,名节日著。”清代名幕众多,可参见尚小明先生的统计[9],其中网罗的大多是当时一流的学者,大家。清朝大部分文人学士都有游幕的经历,这时的游幕既可以养家糊口,又可以增长见闻,提高文学修养,还可以与诸多同僚增进学术交流,只是已经没有通过此种途径入仕的可能。

三 游幕文化产生的原因

从游幕现象在历朝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游幕文化产生的诸种原因。

首先,时代越动乱,战争越频繁,就越需要人才,游幕之风因此也越盛行。综观各个旧朝代的末期及新朝代的初期,都是游幕盛行的沃土。且不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霸中原时的名士挟术怀策奔走四方,只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就引发了多少豪杰英俊的投身贤主,谋于天下。而新朝初建之时,众务殷繁,各种官制不甚完善,很多部门由于人员缺乏,不能完成任务,所以只能开府召募有能力的宾佐辅助,从而带动了游幕之风的兴起。

其次,儒家文化对于士人行为道德上的要求,“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广大士子所接受,游幕成为锻炼自己、实现自身理想的途径,且游学博闻的观念从先秦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历经后来各个朝代,不但没有磨灭,却成为多数士子求学的一种必经阶段。如先秦时期的游幕基本上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两汉魏晋时期士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外出游幕,一方面可以增闻广识,另一方面有才之士也可以为自己赢得声名,有利于以后进入仕途。

另外,隋唐以前,游幕不仅可以博闻,而且可以致仕。这种通过自身才华吸引幕主,然后由幕主推荐致仕的现象,无疑是入仕的一种捷径,这对于受儒家思想影响而渴望积极入世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是不容错过的契机。如《晋书·卷一百二·刘聪》中,刘聪“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乐广张华尤异之也。新兴太守郭熙辟为主簿,举良将,入为骁骑别部司马,累迁右部都尉。”

当然,在两汉及清代幕主可以自辟幕僚的情况下,幕主个人的需要成为游幕兴起的直接原因。东汉时期,“公卿尤以辟士相高”,清朝更是名幕迭出。同时,士子为了自己及家人的生存而游幕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清朝很多文人的游幕都是因为生活贫困潦倒,如黄景仁“无兄弟,母老家贫,居无所赖,将游四方,觅升斗为养”[10]先后客沈业富、朱筠、毕沅幕中;洪亮吉“幼孤,得母夫人训,自力于学。年未二十,以贫客四方,迄今又二十年”[11]。同时有的即使已经入仕为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却放弃做官,而走上游幕之路,如邵晋涵在乾隆三十六年登礼部会试第一,“南省第一人,当在词馆之选,而先生独罢归。”[12]章学诚中进士后,为了安心研究学术也放弃了做官的机会。

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游幕文化总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以游幕的方式或为了自身理想,或单纯为了生存的社会行为,不仅为实现自身的价值开辟了一条捷径,更为社会各方面诸如政治、军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项文惠.绍兴师爷[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2]金锋.唐宋八大家文集(苏轼集·卷一百五·志林十三条·论古·游士失职之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3.

[4]王若钦,等.册府元龟(卷七一八·幕府部·才学)[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九·辟举考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六·志八十一·选举一)[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7.

[8]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0]黄景仁.两当轩集·李国章标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洪亮吉.洪亮吉集(卷施阁文乙集·序)[M].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12]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邵二云先生年谱[G].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幕僚幕府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从古代幕僚“朋友圈”看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铜琶铁板①
远去的王朝 模糊的背影
李商隐幕府公文探究
袁世凯幕府人员组成之分析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试析晚清幕府制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