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台电视科教栏目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04-08毛晓鹏冯增利

关键词:鸡西科教科学知识

毛晓鹏 冯增利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长远发展战略。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电视媒体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自中央电视台开办科学教育频道以来,一些品牌科教栏目受到关注,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并形成新的收视亮点,也使广大观众对科教节目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一些地市级电视媒体也争相效仿,推出自己的科教栏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低迷状态,有的已经关停并转。

对地市级电视台来说,科教栏目都处在不起眼的边缘位置,不像新闻、娱乐栏目那样风风火火。一般来说优秀的科教节目拍摄周期相对较长,费时费力费钱,效益很低。除了在评奖创优时加大力度,平时很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科教节目;另外许多编采人员不愿意干科教节目,认为枯燥呆板,驰骋的天地狭隘有限。

科教栏目在地市台不被器重,有认识上的偏颇,也有策划操作上的原因,更有办栏目出发点不切实际。鸡西电视台2006年创办《科教天地》栏目,前期策划时大家都看好把它办成综合杂志型板块栏目。为此设立了三个子栏目《知识窗》《创新录》《咨询台》。到实际运作才发现难以维继。一是采访量太大,两三个编导疲于奔命;二是拍脑门策划时想法虽标新立异,到了实际施行往往受阻。从科普角度设置的“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知识窗》有时虽然主题立意都不错,可惜难付诸实施,许多科技知识在本地区很难拍摄到画面。需要三维动画及图示说明科学原理时又缺少必要的制作手段。而以科技人物创新发现为题的《创新录》,拍了几期之后再很难找到鲜活的事例。《咨询台》最后也只能到网站去搜寻信息,失去了电视鲜活的特色。以板块形式操作的综合杂志型《科教天地》栏目陷入困顿。大家反思之后认识到,《科教天地》栏目的设置必须立足于生存的环境,因地制宜。片面追求内容的“杂”,知识的“新”,方法的“特”反而会束缚栏目自身的建设发展。开始按综合杂志版块型栏目策划,后来改为专题类型的栏目。从《科教天地》栏目前后变化,我体会地市台办好电视科教栏目要从这四个方面把握。

一 科教栏目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教题材涵盖的面非常宽泛,内容丰富多彩。触角涉及到人类、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办栏目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能做,而且能做到极致;什么不能做,应该放弃。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就把所有的知识分为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艺三大类。科学知识浩如烟海,但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依然有用。我们在设立栏目时就必须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和有所衔接。而这种选择、侧重和衔接必须适合电视的表现形式,符合各台的资源承受能力及栏目怎样设置才能使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还要对本地区的科教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考察。鸡西电视台的《科教天地》栏目改为专题性栏目后,缩短了节目时长,小而精。增加了播出频度,扩大了收视群的覆盖,反响逐渐提高。

地市台的科教栏目要有亲和力,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要有准确、实用的内容。所谓“实用”是指栏目所拍摄的题目是与本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的各种科技问题,指向性突出。采之于生活实际,指导实际生活,准确反映本地区生存环境状态、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文风貌。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是鸡西市委市政府的战略举措之一。《科教天地》栏目大力宣传绿色生态方面的科技内容,让它深入人心。

科教节目面向的是大众,但社会大众是以群体方式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内容的认知程度不尽相同。有人曾把科普的对象依文化层次分成专家、中等文化水平和文化程度不高三个层次。地市台的科教节目从实际出发应面向后两个层次,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这个层次。鸡西台《科教天地》栏目把目标收视群体锁定在文化程度不高,而人口占有比例较高的农民朋友。实际上农民是最渴望科技的群体。鸡西台《科教天地》栏目用大量的篇幅宣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用农业科学技术。由于选题来源于实际,应时之需,从中又衍生出更多的科技子问题,可拍的题目层出不穷。题目切中要害,目标收视群自然欢迎。其中拍摄的《脱毒育苗技术》让鸡西大部分果农瞄上了脱毒种苗。《超早水稻育苗技术》把生产优质水稻的经验方法传授给更多的稻农。

二 科教栏目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贴近时代,要求科教节目必须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科教节目要有的放矢,融入发展大潮。利用电视在知识讲解方面的优势,通过三维动画,图形演示和现场模拟等方式,把关涉经济发展的科技问题讲解得深入浅出,让百姓看得懂,看得明白。

贴近生活,要求科教节目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人类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形态等。科学技术与健康,先进的生活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宣传科技成果的同时,更应该传输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科技提供给人类的不仅是现成的知识,更有崭新的思想。科学技术不能仅理解为人类的工具,它更是人类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创造。科学技术的普及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有了文化价值,科教节目更吸引人,科学的观念更深入人心。

贴近百姓,要求科教节目与群众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衣食住行是百姓的四时之需。从中挖掘一系列科学问题宣传讲解,百姓接受得更加容易。因而在栏目里,引入健康讲座、养生休闲等内容,用科技服务群众的日常生活。现在的老百姓更加关心今天的事和即将发生的事,科教节目有责任为大众了解中外科学技术发展打开一扇窗口,使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改变着生活。有条件的地市台不妨引入一些科教片或交流一些科教节目,拓宽人们的视野。同时对自产科教节目也是一个促进提高。

三 科教栏目要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的传播贯彻在每期节目中

首先要从传统的科学普及理念中拔出脚来,改变那种重知识传播,忽视人文价值体验的科教模式。鸡西电视台《科教天地》拍摄一期“数控养蜂”。这是一个农民创造的养蜂理论,有关论文还在国际养蜂大会上宣读。但这期节目没有渲染他的科技成就,而是着力刻画这个人。通过他执着的探索精神的展现,让观众体验一种快乐。传播科学知识固然重要,而且科学价值的体现也必然以知识传播为依托,然而科学知识不能成为科教节目的唯一要素。科教节目不是教学节目,它的根本任务不仅讲解科学知识,更重要是传播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单一的科学知识普及只能造成单向度的传播效果,被动的接受,不会引发理性思考和情感共鸣。此外,科教节目更应帮助人们认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造福人类,也可危害人类社会。原子能的发现让人类社会喜忧参半,日本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泄漏挑动着全球的神经;电脑网络的出现、克隆技术的诞生同样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这时就要靠人们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融合起来,客观辩证地思索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全面理解科学技术革新对社会的影响,并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反映和阐释。

四 建设稳定有力的科教节目创作队伍

科教节目的制作需要采编人员有象科学家一样严谨的作风,能耐得住寂寞,有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要让观众看懂节目,首先自己要整明白。要学会用有趣、通俗的方式与百姓交流。要把科技上难懂的名词和一些原理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清楚。同时,从事科教节目的采编人员也要用科学的态度去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

目前,地市台科教栏目的采编人员普遍存在科学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相当数量从事科教节目生产的人员都是文科专业,对科学特别是现代科学知之甚少,多数是在现学现买。加之三两个人办一个科教栏目,很难打造出精品。科教栏目普遍需要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并擅长用电视语言和电视手段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生动精彩的科教节目的电视工作者。

猜你喜欢

鸡西科教科学知识
《科教导刊》征稿函
蜗牛看牙医
努力让鸡西发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优 全力开创鸡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新局面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鸡西石文化》出版
科教之窗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