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方言类节目兴起的社会语言学解读
2011-04-08王璐
王 璐
一 山东方言类节目的兴起
近年来,齐鲁电视台的新闻方言节目《拉呱》《有么说么》以及山东电视生活频道一档方言生活服务类栏目——《智慧柿子椒》等均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攀升。山东省各县市也均有用其方言主持的生活类节目。其中,《拉呱》影响力最大,已成为一档名牌节目。齐鲁电视台提供的数据称,2009年1到7月同时间段节目里,《拉呱》的收视率达到了9.86%。而在此时段,电视的开机率才30%。在我国普通话推广取得成效之时,突然出现了许多的方言作品,而且大受欢迎。方言作品突然兴起是何原因?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来看待这种现象?
二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方言类节目兴起的原因
社会语言学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之日起就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同,不仅仅关注语言本身,关注语言内部的形态构成、语法规则,它更把眼光放向语言之外的广阔空间,看到了诸多非语言因素对语言本身的影响(社会的、人类的、民族的、心理的等等)。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山东方言类节目兴起的原因。
1.语言本身原因。
方言词语有普通话不能表达、替代的意义。例如,以济南话为例,有些词语使用起来非常形象,例如“鸡零狗碎的”,用来形容非常琐碎麻烦的事情,常含有轻蔑的意思。再比如,“刚塞来”表示赞叹某事或某人很好。还有“乔脏脏的”表示太脏,“精细细的”表示非常细,“些薄薄的”表示很薄,“楞短短的”表示很短,这些词不仅形象生动,还表现出山东人热爱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这些话如果用普通话来说,表达程度就可能不够或者不够精确。方言可以更真实、更生动地表现当地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状态,它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方言使用者的原初意义,实现较少损耗的解码与信息还原。
2.社会原因。
山东方言类节目的兴起,还要考虑节目所处的社会环境。《拉呱》触角所及,都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事,比如婆媳之争、梁上君子、井盖被偷、见义勇为之类的世相百态。节目在2005年10月31日开播的头几期,大量选择了农村题材。据统计,山东省2009年人口9400万人,其中有大专以上的学历者只占3.86%,其余96%以上的人口都是中学或中学以下学历。按照山东第五次人口普查调查的数据,山东省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892.78万人,占20.58%;15~64岁的人口为 6457.09万人,占71.1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29.44万人,占8.03%。也就是说,使用方言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有些中老年人或者低学历人群甚至不会讲普通话,而方言类节目恰恰满足了这部分群众的需求,弥补了普通话难以填补的空白。
3.文化原因。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正如LR?帕默尔说的:“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不仅是思想和感情的反映,它实在还对思想的感情产生种种影响。”(L.R帕默尔,1983)方言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文化中形成的,承载并记录了一方水土人民的情感和此地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了民间语言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方言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情感基础。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的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丹妮斯.K.姆贝,2000)方言节目大部分都为了更好地诠释地域文化,展现地方风土人情。例如山东的一档生活类节目《智慧柿子椒》就是用生动的方言,向观众传递生活技巧和生活常识。生活服务栏目本身就是为了给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用方言主持,能更加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感到亲切。
4.认同原因。
语言与认同存在紧密联系,语言是族群认同的重要基础,是某一族群的成员用来象征本族群的排他性以及满足心理上的集体需求的最为简便的特征。因此,使用某一族群的特定语言,比如某地的方言,可以增强认同感,增加凝聚力。方言节目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实现了人们的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当各大媒体都被普通话“普及”之时,方言虽然被某些人认为“土气”和“粗鄙”,但它填充了普通话话语世界留下的某些意义空白,带来了返璞归真的新鲜感。山东方言类节目的热播,说明了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方言在文化认同、心理需求上是不可替代的。
5.心理原因。
方言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某些心理需要。除了满足观众情感认同方面的心理之外,方言节目也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对节目的多样性的期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与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直接导致了社会中心、文化整体主体意识和注意力焦点的离散,从而使整个社会心理和文化心态发生普遍淡化和散化(郭建勋,2002)。在普通话成为主流的今天,影视文化中的单一普通话主流文化以纪念馆不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要求各媒体去寻求更为多元的大众文化。而方言节目非但能够展示地方风情文化,还能瞬间拉近艺术和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使普通民众产生共鸣;另一方面,非本方言区的人们会对此类节目产生好奇,正是方言节目独特的亲和力和新奇的陌生感,使得观众的审美疲劳一扫而光,因此,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也在情理之中。
三 对方言节目兴起的态度
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甚至颁布了“限制方言令”,国家的这一举措,意在表明国家对于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引导大众对语言的使用。与此同时,方言节目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两种语言的关系?如何看待目前方言节目的兴起?方言节目未来会如何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来分析,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方言。方言是客观存在,是深深植根于我国各地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之中的语言,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了多样化的语言和腔调,对方言有情感认同和需要,作为反映人们生活的媒体,也应该给方言应有的空间,以便丰富人们的语言文化生活,因此不能对方言实行绝对禁止。但是,对方言的保留也应该是有选择的。方言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如果用来表现地方色彩浓厚的节目,肯定会达到不错的效果,但是方言节目也不应过度泛滥。例如新闻等要求传达信息准确的节目。因为我国方言种类极其繁多,方言的覆盖面有限,就算是山东省,也有济南话,淄博话,烟台话,青岛话,甚至同一个市的不同县和乡镇也有其方言,如果只用一种方言进行新闻报道,不仅外地人听不懂,甚至可能所谓的“本地人”也听不懂。而媒体作为传播广泛的媒介,不仅要服务大众,与大众交流,也要承担引导大众的责任,争取让尽可能多的人能顺利接受信息。
其次,社会语言学中有双层语言的概念,它是就语言的社会功能而言的,即在同一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并存的现象,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在语言使用上有层级之别。在中国这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作为语言的方言也是一种交际工具,方言区的居民大多在平时跟家人朋友或者老乡谈话时会用方言,可是他们大部分人也会使用普通话,在公共场合工作时就会使用普通话。对于语言的选择是根据场合的不同而不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掌握尽可能多的语言可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对于方言节目的兴起要有正确的态度,要把握方言节目的“度”。方言节目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们喜欢其中的语言,而更多的是其中表现出的文化和它们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方言类节目使人们觉得新鲜有趣,但是,方言并非地方文化唯一的媒介。目前方言节目的兴起,并非全部源自于观众对剧本的喜爱,多数是由于对于演员,地域或者是方言本身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因此不能一味地通过夸大方言“土气”、“俗气”的特点来加强喜剧效果,这样就有些过“度”了。“本土化”应对策略的实现,有赖于“本土”的各种资源是否足够丰富,足够适应当今时代方方面面的竞争需要,是否能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等。(胡智峰,2004)
四 结语
方言节目的兴起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认同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它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认同感的需求,也满足了观众对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但是,作为媒体语言,还应当考虑到媒体的形象和观众的语言背景,因此应该把握一个“度”,也就是把握如何使得社会主流语言与其他多元化语言和睦相处,,既要保证节目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又能给观众带来多样性语言文化的新鲜感的“度”。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方言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正如钱乃荣先生所说:“保护方言的关键是一个坚持让语言顺其自然发展的问题,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一切语言,让文化自由开展起来,充分发挥语言的多种语体和功用,形成自然的双语环境,普通话与方言双轨同行。尊重方言,在传媒和文娱演出、电视节目上适当开放方言的空间,真正做到主体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坚持语言平等和使用语言自由的大原则,同时必然倡导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钱乃荣,2005)
[1]丹妮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2.
[2]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83.
[3]郭建勋.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巴蜀方言影视剧[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16-19.
[4]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4.
[5]钱乃荣.论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2):1-13.
[6]许嘉璐.媒体与语言[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