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2011-04-08刘云飞林验

关键词:当代人马克思主义主体

刘云飞 林验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刘云飞 林验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主体论;持续论;整体性

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发展观。尤其是马恩对社会发展理论的阐述,更被科学发展观所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宝库。只有正确认识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并把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一 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论的新视野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现实力量。因此,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始终是我们认识社会历史,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马克思早就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归宿,发展成果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人民群众既是发展的实践主体,也是发展的价值主体、评判主体。科学发展观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论充分认识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作为发展的前提、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以及发展的标准。以人为本的“人”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并在此基础上把人民群众细分为个体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以及存在意义上的人。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应该把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都涵盖进去。同时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体是三主体中最重要的一个,不仅不损害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的利益,而且能够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提供发展的前提条件,反过来促进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的发展,不断满足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的客观需要。

同时,科学发展观在对社会发展主体多层次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代内主体和代际主体的发展主体观,是对把发展观看成是少数人的发展和当代人的发展的错误观点的积极扬弃。与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相同的是代内主体与代际主体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首先,科学发展观认为各个发展主体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更是不均衡的。因此,要求各发展主体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水平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不能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其他社会主体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体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同代人之间能够在公平与平等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健康发展,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的协调发展,人的科技水平、道德品质和创造能力的和谐发展。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正确的协调好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社会主体的利益差别,积极促进各地区间社会主体能够公平、协调发展。代内主体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之后,才能发挥各主体的积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最终才能实现发展主体的价值,其衡量标志就是要看作为发展主体的人能否得到尊重和满足,以及得到尊重和满足的程度和水平。其次,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代内主体的同时又提出了代际主体的思想,指出社会主体的发展还应该是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发展,即当代主体和后代主体的统一。社会主体要发展,首先必须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包括后代人的需要。因为社会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不仅受到当前的影响,还受到未来的影响。社会的发展为人满足需要提供了社会前提和保证,为社会主体需要的满足拓宽了追求面,而后人的发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前人的发展成果,借鉴前人发展的经验总结,少走了许多弯路,更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必须改善和优化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代际主体在代际之间公平、合理地发展,确保当代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二 科学发展观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即人类社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见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人和自然关系的更高形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想在此也初露端倪。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自觉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并在此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4]在此,胡锦涛正式提出了“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这一具有全局性历史意义的新论断。这一思想一方面强调了人类在追求自身生存权利的同时,应当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要实现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又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各方利益均衡发展,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值效应,而不应当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等方式来追求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要实现当代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当代人之间在实现自身利益,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不对其他人的利益构成危害;当代人在追求今世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更应该努力使自己享有和利用资源的权利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即当代人对资源的利用与消耗不以牺牲后代人平等的机会为前提,要追求代际公平。

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的发展观一方面强调了持续性原则,即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不能离开自然界,更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共同性的原则,即由于世界是普遍联系,共同发展的,因此,每个国家都不能孤立实现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而应共同地实现世界的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的新理念,正确处理好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这既是对我国单一的发展模式深远的理性思考,也是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正确理论总结,更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引导。

三 科学发展观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思想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同时各个子系统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各个子系统只有相互协调地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社会系统的运行早就作了概括,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即经济的发展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并不是说经济因素是唯一的起作用的因素,政治、社会、精神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社会系统要整体运行、协调发展,缺少任何一个因素,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是倒退。

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位一体”和“五个统筹”的新思想。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理论拓展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理论。使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不要忽视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通过各种措施促进整个生存环境的协调、有序、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整体发展思想,促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的解决,使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进步,世界更加和谐。总之,“四位一体”和“五个统筹”的新思想是以整体发展思想理论为指导,以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以人为本为本质的科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合理继承,更是合理继承基础上的科学创新,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客观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效益作为追求目标,把城乡、区域、内外、人与自然等的和谐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质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理论的科学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11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3]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新华网,2004-04-04.

Abstract:The Scientific Out Look on Development has granted some new connotation of times and new practical requirements to Marxist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It has opened up a new state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is the latest resul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Key words: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subjective development;continuous development;integrity

Class No.:D0-0Document Mark:A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Out Look on Development for Marxist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Liu Yunfei Lin Yan

D0-0

A

刘云飞,硕士,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山东·青岛。邮政编码:266100 林验,硕士,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安徽·合肥。邮政编码:230061

1672-6758(2011)05-0032-2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当代人马克思主义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