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固定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管
2011-04-08吴明英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外科湖北荆州434020
吴明英(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外科,湖北 荆州434020)
右颈静脉插管术操作较容易且迅速、安全,并且血流量可以达到与内瘘管相当的水平,从而保证了血透的效果。由于颈静脉插管后可立即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又不损害患者肢体体表血管,对于抢救急性中毒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最为合适;且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造瘘时间,以确保瘘管的成熟。然而大多数医院忽视插管固定方法,长期习惯沿用在耳廓及面颊部用胶布固定插管,患者迫于病情及对医院的信任,义无反顾的接受。因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固定效果不理想[1],如卷边、面部胶痕、油脂、粘连头发等,不雅观且固定不牢靠致患者不舒适,还可并发感染。我科经多方考虑与临床实践,对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插管固定方式进行改良,并配合科学的管道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固定方法简介
1.1 材料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胶布。
1.2 方法
①取一次性医用口罩,将无菌口罩纵向对折。②把口罩带有的松紧耳带挂在患者的耳廓上 (见图1(a))。③用口罩带布的一端整齐的包裹颈静脉透析管,用胶布适当的固定 (见图1(b))。
图1 医用口罩固定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管
2 护 理
1)右颈内静脉透析插管 (简称:插管)尾部为呈Y型的两支,管道的颜色有红、蓝之分,分别表示动脉端和静脉端。接口处均用肝素帽封闭,外层用两块无菌纱布包裹,保持无菌。
2)插管留置时间为15~74d,血流量200ml/min,才达到血液透析的要求。期间经常保持穿刺部位的皮肤和插管处于无菌状态,应2~3d换药1次,避免受潮、受压、滑脱。每次透析时,局部均应换药,观察穿刺部位,如有感染迹象时,应及时拔管。若遇导管不完全滑脱时,不应企图推入,以防感染。
3)预防血肿和出血。穿刺部位出血或局部血肿形成,常见于穿刺经过不顺利者,或因技术欠佳或操作不当而导致。当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中使用抗凝剂后更易出血,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应局部积极加压止血。
4)预防感染。由于导管长期使用加之尿毒症患者抵抗力低下,易造成局部感染。因此在使用导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每次透析前后用硌合碘消毒动静脉导管,定期更换穿刺处手术薄膜。
5)预防凝血。每次透析后要向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抗凝,动脉导管注入1.2ml,含肝素48mg;静脉导管注入1.3ml肝素盐水含肝素52mg,并立即关闭导管夹,使导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凝血。下次透析前先抽出封管肝素盐水,两端各注入4ml生理盐水确认通畅后方可透析。
6)防止空气栓塞。每次透析结束封管后,应关闭导管夹拧紧肝素帽,防止脱套造成出血及空气栓塞。
7)防止导管脱出。由于插管固定在颈部,使病人活动受限,通过上述3种方式进行固定,既不影响美观又活动自如。若插管缝线松脱,又不易再次缝线者,应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并向患者及家属反复交待,告知患者在咳嗽时用手局部按压,防止用力过大造成导管脱出。
3 讨 论
右颈内静脉插管使用方便,安全有效,能达到满意的血治疗效果,并发症较少。但若固定和护理不正确,会造成患者不舒适或其它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提供给患者一个最舒适的状态[2]。我科通过临床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探索出舒适的固定与科学的护理方法,减少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与经济上的压力,并在不断的改进中。
[1]金锦华,李莲花,姚春辉 .介绍一种新的鼻饲管固定法 [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59.
[2]王玉,余咏,郎红娟,等 .开展手术病人舒适护理的探讨 [J].护理研究,2005,19(5):8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