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参与法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1-04-07蒋端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矿物岩石养分

蒋端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生命科学系,湖南 娄底 417000)

课前参与法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的运用

蒋端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生命科学系,湖南 娄底 417000)

课前布置学生采集矿物、岩石、土壤等素材,集中起来并进行登记,针对素材的点评灵活穿插到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活动中。此方法既丰富了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丰富了教学素材。

课前参与;土壤肥料;教学素材

一 教改是新形势的需要

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要以传授知识为重点转向以培养能力为重点[1]。各个高等院校教师都在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2]、研究性教学方法[3]、引导式教学法[4-6]、讨论式教学法[7]等。这些方法为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土壤肥料学课程是农林类涉及到栽培的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土壤肥料学科是既与人们的关系密切,又极其复杂使人们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土壤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实践了课前参与教学法,效果很好。

二 课前参与法的具体做法

土壤肥料学的课前参与法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上课前的学生寒暑假或周末时间,布置学生采集标本或素材的任务。如:土壤肥料学课程中的矿物、岩石、土壤等素材。学生利用假期在自己家乡进行采集,要求每位同学至少采集一块石头(矿物或岩石,大小约500g)和一种土壤(约500g)。上课时收上来,一一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采集人、采集地点、植物生长情况等),教师针对素材的点评穿插到教学中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风化、成土过程、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分类、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等各环节中。在讲授土壤结构前,也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到野外采集各种土壤结构体,课中点评。

学生在采集矿物、岩石和土壤素材时,就会思考: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矿物与岩石有什么关系?什么是土壤?矿物与土壤有什么关系?岩石与土壤有什么关系?植物为什么能从土壤中茁壮成长?土壤为什么有各种颜色?土壤为什么有厚有层,有粗有细?此外,学生还会感知到土壤的松紧度、干湿度,观察到不同土壤上的植物生长差异。这样,通过学生在没有学习土壤学之前的假期的相关采集活动将极大地丰富教学素材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接下来的土壤肥料学课程的引导式、启发式、讲评式、讨论式教学的展开,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土壤肥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 课前参与法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的运用举例

(一)在土壤肥料学绪论中的运用

通过学生课前的土壤采集活动和开学时的素材登记活动,使学生对土壤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上课时,引导学生,让土壤的一些基本概念由同学们总结出来。①土壤是较松的还是象石块一样紧的?②雨水为什么能渗入土壤中?③大田种植能离开土壤吗?④冬天很多人用水袋暧脚,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能享受得到吗?⑤施一次肥料,为什么能保持植物较长时间的需要?⑥当某种植物在某种土壤上生长不好时,所有的植物在它上面都会生长不好吗?⑦为什么雨水不能把土壤养分都带走?⑧为什么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不会被太阳晒死?⑨植物生长需要什么?⑩土壤能为植物提供什么?……

学生们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就会得出:①土壤是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②土壤能稳、匀、足、适地供应植物水、肥、气、热的能力。③土壤肥力具有生态相对性。实际中应因土种植,适地适树。④土壤能保水保肥。不能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是潜在肥力,能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是有效养分,吸收到植物体内参与新陈代谢的养分叫营养元素。渗透到土壤中的水能稳温,土壤细小的土粒保持的养分不易被雨水带走。⑤土壤为植物提供支撑作用。……

(二)在矿物岩石及风化教学中的运用

在学生采集的矿物岩石素材中,有些可作为矿物标本和岩石标本。丰富的矿物与岩石素材和标本有利于开展课堂的教学活动,尤其是这些素材来自于学生们自己采集的。学生在采集活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教学可以得到很好解答。①矿物是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单质能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能用分子式表式。②矿物除了固体外,还有液体的和气体的。③矿物除了能集合形成岩石外,也可以是很细小的颗粒,如组成土壤的主体是大大小小的各种矿物颗粒。④形形色色的矿物主要由矿物颜色、条痕、形态、透明度、光泽、硬度、解理、比重、磁性等物理性质进行识别。⑤矿物的最大家族是硅酸盐矿物。⑥岩石是固体矿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坚硬的集合体。不能用分子式表式。松散的集合体不能称为岩石,如母质和土壤。⑦岩石的识别主要依据岩石的宏观性颜色、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和构造。⑧矿物岩石的风化为土壤不停地提供除氮素以外的各种矿质养分。⑨如果没有生物的参与,风化所释放的养分和生成的粘粒就不能被保存,就不会有土壤的发生发育。

(三)在土壤结构性教学中的运用

土壤固相除了其主体是大大小小的各种矿物颗粒外,还有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植物的根、土壤动物等,这些物质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通过各种不同结合团聚成不同功能的结构体,表现出不同的肥力特性。传统的讲授,学生很难理解。通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到野外采集各种土壤结构体,之后再进行点评和讲授,就会感到事半功倍。学生要完成好任务,就要看书学习、互相讨论,在采集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学习、再讨论,在采集过程中发现更多新的问题。针对学生提供的土壤结构体素材和问题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也更能理解和掌握土壤结构性的内涵。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6-06-16.

[2]于群英.问题教学法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专业教学与研究,2006(9):88

[3]王海燕,戴伟,查同刚,耿玉清.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土壤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6):58-60

[4]詹素云,杨婧. 引导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经验[J]. 微生物学杂志,2009,29(6):110-112

[5]张文忠,魏云冰,冯巧玲.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引导式“电机学”教学[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6):78-79

[6]倪金龙,唐小玲,李增学,韩作振.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146-147

[7]唐秀生. 倡导引导式、指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新模式[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5):881-882.

(责任编校:松仁)

ApplicationofParticipationMethodbeforeClassinTeachingofSoilandFertilizer

JIANGDuan-sheng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China)

Before the class, students collect minerals, rocks, soil and other material, gather up together and register.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comments, thrust them flexibly into the soil and fertilizer course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students’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soil,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but also enrich teaching materials.

participation before class; soil and fertilizer; teaching material

2011-11-20.

蒋端生(1960— ),男,湖南祁阳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土壤学。

S15

A

1673-0712(2011)06-0133-02

猜你喜欢

矿物岩石养分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3深源岩石
一种叫做煤炭的岩石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我国首列106节重载列车抵达济矿物流
养分
海藻与岩石之间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