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的运用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2011-04-07孙玉萍陆兮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者教学法

孙玉萍,陆兮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205)

任务型教学的运用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孙玉萍,陆兮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205)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任务型教学法作为国际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试从任务教学法与学习动机的理论入手,探讨运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并提出教学建议。

任务;学习动机;激发; 策略

随着高校教育与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教师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主体的地位,并开始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教学。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情感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成为教学的关键,。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近年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推荐,也成为学者们广为研究和推广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本文将从任务教学法和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运用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 学习动机的内涵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引导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1]。它以学习需要为前提和基础,是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内部力量。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与结果是学生自身的改变,主要内容是掌握知识、能力与技能、科学概念和综合的活动方法[2]。在语言学习中,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十分关键。

加拿大心理学家Gradner 和Lambet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有两大类[3]:一类是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学习者把语言作为达到某个目标的一种工具。如通过学习语言得到某种实惠或找到一份高薪的职位等。另一种是融合型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学习者学习目标语的原因是因为喜欢目标语,欣赏目标语的相关文化,愿意融入到目标语文化中,成为该文化的一员。具有融合型动机的学生课堂表现更加活跃,学习动机更加持久。还有些学者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学习动机是学习者本身产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并由此引发的学习动机。如学生渴望成功的需求、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等。外在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受外部因素的激发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如老师或家长为学生提供语言或物质的奖励而激发的学习动机。但这种划分方法对于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界定,因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不是绝对的。学习动机作为推动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任何外界的要求或力量都必须转化为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Pintrich 在整理各种动机理论后,提出了动机的三个成分:价值成分(Value Component)、期望成分(Expectancy Component)和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4]。

(一)价值成分

构成学习动机的价值成分,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理由及其对学习的重要性、价值、兴趣等所持有的信念。价值成分主要体现在内在价值上,如果学生内部动机水平高,则学生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与好奇心,其学习积极性也就更高,学习效果更佳。

(二)期望成分

学习者对于完成一项学习工作时,对于个人能力与技巧上的认知,即为期望成分。期望成分中又包含两个信念:自我效能信念(self efficacy)及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5]。其中广为运用的是自我效能信念。学习中的自我效能信念是指个人对完成某个特定学习任务的信念。这种信念会影响到个人任务选择、努力的程度和动机的持久性。特别是在学习者遇到学习困难时,自我效能期望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坚毅性和持久性。有研究证明,高自我效能的学生在学习中比低自我效能的学生更加努力,也坚持得更长久。

(三) 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或情绪反应,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到底是正面的情绪还是负面的情绪。情感成分主要体现在成就感上。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就会使学生预期失败,如果此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维持正面的情绪,会使学生毫无成就感,让学生身心受挫,甚至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二 任务型教学概念及设计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是198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拓展和延伸。1983年 Prabhu 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的概念。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研究,并对任务进行了定义。Richards, Platt 与 Weber从语言教育学角度认为,所谓“任务”,是指人们在处理、理解语言之后所开展的活动或行动[6]。Nunan从交际的角度认为,语言学习中的交际任务是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言来理解、使用、输入语言或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任务重点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非语言的形式[7]。Bygate, Skehan 和Swain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认为,任务是一种可以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并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而变化的活动[8]。

以上定义中的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目的性,且以意义为中心。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语言之后在课堂内外所开展的有目的的、以语言意义为指向的、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

关于任务型教学的运用与实施,Willis(1996) 将任务实施分为三个步骤:1)前任务阶段(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激活教学任务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背景图式,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为任务的实施做好语言和环境的准备。2) 任务环阶段(Task-cycle):任务环包括“任务-计划-汇报”三个环节。在任务环节,学生以个人、双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信息交流、执行各项任务。 计划环节中,学生在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对语言进行修改和完善。汇报环节是指小组成员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或总结。3) 后任务阶段(Post-task):由分析和操练两部分组成。分析是由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操练是教师针对任务活动中出现的语言难点、问题指导学生练习,使学生将关注从完成任务转移到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上来,最终把它内化到知识结构中[9]。

三 教学建议

随着教育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帮助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理念。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教师的责任是分析学生的困难与需求,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结合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以及Willis 的任务实施模式,笔者通过教学的实践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科学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是由一定的学习目标所激发和维持的。目标理论指出有着明确、具有挑战性目标的人在表现上将超过那些有简单、不明确目标的人。因此,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目标要合理,既要为学生设定好总体目标,也要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如教师在开学时应该向学生说明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介绍课程目标,课程要求,教学安排等,帮助学生设定好本学期的学习目标,而在设计每堂课时也要为学生设定每堂课应达到的目标。不管是总体目标还是具体目标都必须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为过高的学习目标会使学生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和挫败感,而过低的学习目标则不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具体来说,目标设定时总体目标应高些,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具体目标应切实可行,使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这样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合理设计任务,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不少语言学家论述过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Jane Arnold认为“99%的教学工作就在于使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10]Ellis认为获得语言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提供交际机会。他强调学习者必须要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欲望,没有这一点就不会有融合性动机[11]。因此教师设计任务时应合理且丰富多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任务前环节,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背景图式,使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与意向。在活动中,要创建一种问题情境,设计的任务即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去克服,而同时又必须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本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学生掌握10个新单词的运用,任务设计一:学生就10个单词进行填空训练。任务设计二:让学生用该10个单词讲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显然任务设计二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更具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任务各环节中,尤其是任务环中,应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介绍了任务的要求和实施步骤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英语能力相当的同学可以分为一组,力求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任务中,不仅那些活跃的同学能够畅所欲言,那些不太活跃的同学也能在自己的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满足感。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活动的辅助者和监控者。教师的任务是把握好任务步骤与环节的进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协助学生解决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 提出适度期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Kellet 认为向学生提出适度的期望可以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如果不给学生任何的期望则会降低学生的抱负,摧毁许多学生的自我概念[12]。学生学习都追求成功,因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期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更加需要教师的肯定。如果学生达到了教师的预期,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在任务前环节,教师就应该对学生提出期望,这些期望是因人而异的,对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教师的期望可以适度的提高;而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则应该降低期望值。在活动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评价,只要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就应该给予鼓励与表扬,并提出下一次更好的期望,让学生学习有劲头,有信心。

(五) 关注关爱学生,促进学生情感策略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不管是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还是不太活跃的学生,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关爱,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建立自己的内部激励机制,产生学习的认知驱动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教学生正确的认识困难,客观的看待与分析困难,帮助学生运用情感策略来克服困难。只有这样,学生在又一次遇到困难时才能够自己调节,自我激发,重拾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结语

教学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习获取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是教学中一项意义非凡的任务,任务型教学法作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动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教师能够把激励策略与该教学方法相结合,将能更加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陈庆章,刘维超,宦若虹,毛科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要素和操作方法研究[J].教育探索,2010(10): 115-118.

[2]杨广柱,关立新.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教学模式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6):79-80.

[3]GARDNER,R.C.,W.E.LAMBER.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cience a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ss: Newbury House. 1972.

[4]PINTRICH,P.R.,et al.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1.

[5]刘文宇,查吉安.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英语的学习动机与策略研究[J].外语研究,2010(3):47-51.

[6]RICHARDS,PLATT , WEBER.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Harlow:Longman,1986:289.

[7]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0):40-41.

[8]BYGATE M., SKEHAN P., SWAIN M.(Eds.).[M].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eaching and Test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1.

[9]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58.

[10]ARNOLD.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13.

[1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156.

[12]KELLER.J.M.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M].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3.

(责任编校:松仁)

UsingofTask-basedTeachingandStrategiesofStimulatingStudents’LearningMotivation

SUNYu-ping,LUXi-ting

(Department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Hunan First Normal Institute, Changsha 410205, China)

Mo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language learning, so how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is the very important task in language teaching. Task-based teaching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aching methods worldwide has its own advantage in stimulating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otivation and task-based teaching, and tries to discuss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ask-based teaching to stimulate motivation,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 of teaching.

task-based teaching; learning motivation; stimulate; strategies

2011-09-2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项目(XYS10J23).

孙玉萍(1983— ),女,湖南益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陆兮婷(1982— ),女,湖南娄底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

H319

A

1673-0712(2011)06-0124-03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学习者教学法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