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2011-04-07周双云李新国何秋香李绍鹏曾丽萍
周双云,李新国,何秋香,李绍鹏,曾丽萍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周双云,李新国,何秋香,李绍鹏,曾丽萍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以2009—2011年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招生志愿问题、生源数量、性别构成、年龄、毕业学校、推免生录取等情况,发现存在生源数量不足,尤其是优秀生源,推免生内外比例失衡等问题,由此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研究生就业指导、加强校际交流、多渠道吸收外校优秀生源等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为保证果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打好基础.
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现状;海南大学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较高层次的教育模式,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制约着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项建设发展很快,但启动“211工程”建设的时间不长,且校址地处边远的海南,科研基础薄弱,在招生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笔者以海南大学果树学近3年在校硕士研究生生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生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措施及建议,从而为提高生源质量,保证果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打好基础.
深入分析2009—2011年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问题,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 生源数量严重不足,调剂生比例偏多
我校每年果树学研究生录取人数在5~7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2009年和2010年各有1人,而2011年为0人.2009—2011年非第一志愿的学生(调剂生)分别占总录取人数的80.0%(2009年)、57.1%(2010年)和71.4%(2011年),由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给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推荐、接收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入学攻读硕士学位(以下简称推免生)的工作自1985年开始,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项工作对加快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本科生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工作,是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质量和声誉[1].海南大学是2010年开始实行推免生制度,也是海南省内唯一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2010年和2011年果树学推免生有2人,分别占当年总录取人数的28.6%和28.6%,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生源问题.但是所接收的均为本校应届优秀毕业生,而外校推免生生源却严重匮乏.推免生校内外比例失衡状况不利于学术交流,容易产生人才“近亲繁殖”的弊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后续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自研究生扩招以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校果树学的招生人数却增长缓慢.海南大学现有果树学硕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的生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导师连续几年都招不到学生.这个问题是我校硕士生招生困境之一,也是大多数地方农林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全国来看,由于农科专业自身的特点(生产周期长,回报率低),很多考生不愿意报考农科类专业[2].地方高校大多数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或报考重点大学的相关专业,或更换所学专业,这样势必造成生源数量不足.
2 入学年轻化,女性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近3年来,果树学硕士研究生平均入学年龄约23岁,整体表现出年轻化.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应届生比例分别为60%、86%和100%,呈现递增趋势,由此折射出社会对知识的要求提高,同时这跟本科生就业压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应届生更易于接受全日制教育,社会关系也比较单纯,不易分散学习和科研精力,但是其接触社会少,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狭窄和单一,行为方法上缺少不同模式的冲击和磨合,因而其实践能力也较差.
近3年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的男女生比例基本平衡,且女生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就业中女生的压力更大,迫使更多的女生追求高层次教育,以便在求职中取得优势的缘故.
3 生源质量偏低
生源质量如果不好,在以后的研究生教学、培养和质量的提高上必然会有很多阻力,这对于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层次的提升势必造成负面影响.近3年来,由于生源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必须通过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为调剂到合格生源,有的只能通过跨学科专业调剂来完成,所调剂的考生有的没有参加本校的专业课考试,学校无法衡量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这给挑选最优秀的生源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调剂生原来的专业大多数是大陆的一些省市普通院校的园林、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近或相关专业,他们对热带果树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微,以致在后来的读研时还须补习《热带果树栽培学》、《热带果树育种学》和《热带水果采后生理》等园艺专业的本科骨干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进度.
总而言之,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还存在优秀生源不充足,生源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影响生源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学科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待遇和毕业后的就业问题[2].海南地处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劣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报考.二是招生宣传不到位,生源分布不平衡.生源质量的优劣是跟招生宣传工作紧密相连的,海南大学相对于内地高校,其宣传力度远远不够,生源所在院校比较固定,由于宣传的不及时、不到位而使考生不能及时了解相关情况,这不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三是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诸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为吸引优秀生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海南大学果树学共有导师17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其中9人为博士学位,5人为硕士学位.但由于学科专业特点,报考果树学的研究生人数较少,而具有招生资格的导师相对过剩,师生比失衡.因此,这种矛盾也是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的现状,在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后,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研究生生源状况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招生宣传工作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生源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研究生的招生宣传是一个广泛宣传学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过程,学校社会声誉的提升必然会为研究生招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3].因此,建议深入人心地进行实地招生宣传,将学校的概况、招生政策、专业特色、科研成果、导师情况、历年招生录取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当年的招生计划等与考生密切相关的信息详细地传达给考生,从而给考生报考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此外,还可通过加强网络宣传,加大兄弟院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动员往届研究生参与招生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外校优秀生源来报考,不断地为学校选拔高质量研究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3.2 争取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或学校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例如,国家拨款用于“211”工程的经费投入以及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的投入等,它为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4].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导,通过学科建设,可以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可建设一系列的重点实验室与学术平台,从而为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科研水平,而且导师科研经费的多少也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5].研究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也要有一定的增长,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吸引优秀的生源.
3.3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一方面可采取多种途径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考生可享受“一免一发”(免3年学费、发生活费)等,设立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制度,即导师给优秀本科毕业生做思想工作,一对一地交流,鼓励学生报考,导师联系的生源,交给导师本人培养和管理[6];同时还可增加导师的工作量、提高导师的课时津贴等来提高导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学习刻苦、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实行奖励;对于特困学生实施资助,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广大学生报考海南大学果树学专业.
3.4 改进推免工作,加强校际之间交流接收推免生是最实际的一个吸引优秀生源的做法,因此应扩大推免生的校际交流,尽管对推免生生源的质量存在争议,但事实证明,推免生总体质量要高于统考入学的考生[4].推免生生源校际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同时也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科、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此,应积极与其他重点院校建立友好关系,切实做好优秀推免生的互推工作,扩大与高水平大学推荐交流的比例,这对改善生源素质结构,加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渗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3.5 强化复试环节提高生源素质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应严把复试关,提高生源质量.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重要环节,是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选拔的特色所在[7].研究生学位所要求的高学术水准必须经过长期和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但许多考生不是出于学术追求,而是出于其他目的来报考研究生,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学术准备,也没有打算下工夫认真攻读学位,而只是想得到研究生的头衔.因此,在入学选拔阶段,应把考生的学术研究态度、专业发展潜能作为选拔研究生的第一标准.
3.6 重视就业指导,采取相应措施严峻的就业形势给研究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措施.学校应从学生入学起就重视就业指导,一方面要指导研究生努力扩宽知识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丢掉“精英”意识,改变“就高不就低”的传统观念.良好的就业前景必会吸引部分优秀考生前来报考.
从对近3年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的情况分析来看,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改善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除了要加强招生宣传、加大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重视研究生就业指导等措施和建议外,学校在研究生进校后就应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学农意识,提高他们对农业科学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农业科学研究中来.此外,还需要提高整个社会对农业科学的认识,改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让人们看到农业科学的广阔发展前景,最终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出一流的热带果树学高层次人才.
[1]吴俊川.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3):67-70.
[2]周红燕,彭齐东,曾红权.地方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及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28-131.
[3]张静,杨春雷,郭长荣,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86—2006年研究生生源情况分析与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90-194.
[4]路亮,张水泽,岳志伟,等.新形势下药学研究生生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药学教育,2009,25(3):55-57.
[5]孙卉.试论研究生招生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87-88.
[6]蒋四华.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52-53.
[7]杨志华,陈艳兰.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生源状况分析与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8,7(3):76-77.
[8]常宝英,王猛.对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9(4):195-196.
[9]姚志友,曹光桥.扩招后如何提高农业大学生源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4):79-82.
[10]任海峰,柴敬,王专兵.地矿类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分析及提高措施[J].科教论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1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Fruit Science Graduate Students in Hainan University
ZHOU Shuang-yun,LI Xin-guo,HE Qiu-xiang,LI Shao-peng,ZENG Li-p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In this report,the postgraduate student source problems from 2009 to 2011 in Hainan University,such as students’choice,the total quantity,the sex constitution,the age,the graduation school,enrollment with recommendation and so on,were analyzed.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some problems such as matriculate shortage,lack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and recommendation student ratio imbalance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were obviou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ensure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keeping the track of sound progress with a good talent basis,increasing public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paying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postgraduate employment,strengthening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and absorbing the high quality student source from other universities in different ways were necessary.
fruit science postgraduate student;student resource;Hainan University
G 64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1004-1729(2011)04-0384-04
2011-06-25
海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0134)
周双云(1984-),女,湖南邵阳人,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李新国,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E-mail:lixinguo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