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词意象的隐喻审美意义
——以中国古典诗词中红色意象为例

2011-04-07刘玉英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隐喻美学诗词

吴 双 刘玉英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词意象的隐喻审美意义
——以中国古典诗词中红色意象为例

吴 双 刘玉英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模糊性,诗词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诗词意象更是如此。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认知基础,借对中国古典诗词红色意象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隐喻是对诗词意象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审美创造。与此同时,也印证了语言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红色意象;接受美学;隐喻;审美

一 接受美学的意义空白理论概述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学作品只有一种绝对的意义,文学欣赏只能是读者对这种意义的单向静观,读者只能被动地去阅读与欣赏。20世纪60年代,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观点,在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中,特别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认为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展开的一种特殊的对话,即通过书面语言展开的动态的对话。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

1.文本意义的不确定。

接受美学理论创始人伊塞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读者以阅读实践使作品从词语符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现实的意义。即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的运动过程中,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本意义是动态生成的,是多元的,不断更新的,是可以被读者重新创作的。

2.读者的主体作用。

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是读者的再创作过程,作品本身包含有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并且作品的潜在意义不可能一下子呈现出来。只有在读者进行阅读的具体化活动过程中,这些“空白”或“未定点”才能得以填补或说明,意义的最终完成有待读者的阅读填充。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取决于读者的创造性,读者依靠想象来填补文本中所谓的“空白”,读者的积极参与是解读文本潜在意义的重要因素。读者对未定点做出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就是将文本这一结构进行“具体化”,从而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的过程。

二 中国诗词中红色意象的模糊性与意义空白和期待视野理论的关系

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处于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各自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对同一作家,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解释和评价,这方面的差异有时甚至很大。一部优秀的作品本身充满着未实写出的或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已实写出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这种“空白”可以反映为古诗词中意象的模糊性。而中国诗词中红色意象的模糊性也即是诗词文本中的“意义空白”处。就如用物象色代替色相色,也可使语言变得更精简浓缩。一个词表现了色彩的同时,又能表现色彩所依附的物体,有一举两得之妙。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天亮时,看到的一夜带雨开放的红花,娇艳无比,早已开满了锦官城,到处是一片春色。诗人用“红湿处”来描写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实指红花。由于物象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也会带来一定的模糊美感。再如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绿肥红瘦”一句,通过色彩的搭配与组合,对比与映衬,从而产生了视觉的层次美,和谐美。可见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就是色彩描绘。而对诗歌意象的色彩描绘表面上会作用于人的视觉给读者带来愉快的感觉,本质上是通过复现色彩的记忆,唤起读者的审美愉悦。

此外,接受美学理论提倡给读者留下足够的空间,使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这与中国古代所倡导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尽言,言不尽意”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诗词中的“红色意象”,是作者基于生活积累,将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高度契合而生成的,往往是以象取意,以象尽意,在发散性和联想性的基础上,意象的理解对读者有“象外之思”的韵致。而读者的阅读记忆和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了期待视野的差异,从而使不同的读者即使面对同一种红色意象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

三 红色意象词语的意念与取象结构及其隐喻审美意义

当描述性短语表达的字面义跟实际意义分离时,我们把从实际意义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意义叫做意念,从形象性字面意义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意义模式叫取象。简言之,“取象”即选取的形象,“意念”即形象事物表示的意义,如“红粉”是形象,是打扮了的美女。语言大师Lakoff,G&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将源域的特征映射到靶域,或者靶域的概念可以通过源域来理解,隐喻强调的是一种近似关系。人类抽象或模糊的思想、情绪、心理、事件或状态借助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得以清楚地表达。从源域概念向目标域概念映射是隐喻映像的基本模式,连接的东西是比喻和联想。这会使作为源域概念的单一颜色词语的联想意义更加丰富,基本的颜色词词义有更大的扩展性。这使颜色词语的联想意义更加丰富,基本颜色词语义有更大的扩展性,由单一的颜色域向多个域源投射。例如“红”作为基本颜色域是源域概念,通过联想到年轻貌美的女子红扑扑的脸蛋,“红”可以表现美人颜色,可以映射到目标域“女子的美貌”,从而隐喻美貌,如“红粉、红颜、红袖”。“红粟”隐喻富足。如“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在著名田园诗人王维的诗歌《红豆》中,用红豆的“红”来描写女子对恋人的相思之苦,出于“红”会给人带来吉祥如意,忠贞永恒的联想,红色意象词“红豆”被隐喻作“相思”,象征忠贞永恒的爱情。再比如在大家熟知的诗歌《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巧用“红”描写霜叶的颜色,寓情于物色,也是因为红色作为暖色调的一种颜色,可以让人感染到积极的,有生命力和努力进取的生活态度。可见“红”的隐喻审美艺术在文学诗歌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歌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情绪寓于“红”的意象载体,将想象空间留给读者,将空白留给读者,让读者对其深层内涵细细揣摩,细细品味,填补空白,作出自己的理解,从而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

四 结语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大大地增添了语言的美感。隐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不管是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结构的形成,还是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模糊来源于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它的存在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前理解”和“期待视野”去阐释、去发现,去创造诗歌中红色意象词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接受美学的空白理论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阅读记忆建构诗词中红色意象,任由读者在原作留下的想象空间里自由地驰骋。同时古典诗词中的红色意象基于隐喻内潜在的相似性更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

[1]Iser,W.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Ungc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蓝丽萍.浅谈接受美学的读者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45-49.

[5]王小舒,凌晨光.审美艺术教育论[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6]石艳玲.接受美学视角下古典诗词英译的审美再现[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7]吴晓.色彩的表现与诗歌审美意识的深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2(4):169-173.

[8]吴钧陶.英汉对照一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9]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0]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Metaphorical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Red Images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Wu Shuang Liu Yuying

The vaguenes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language of and the uncertainties and meaning gaps make readers develop association in their minds.To a large degree,color words ar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based on human perception and man have the same cognition of red image word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d image word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It proposes tha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creative language activity to appreciate poem images,but it is an aesthetic creation.It also thinks that language is cognitive in nature and metaphor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but also a way of thinking.

red images;Reception Aesthetics;metaphor;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I01

A

1672-6758( 2011) 11-0112-2

吴双,在读硕士,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9级,江西·南昌。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邮政编码:330022刘玉英,助教,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广州。邮政编码:511300

Class No.:I0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隐喻美学诗词
盘中的意式美学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外婆的美学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