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2011-04-07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政治大学生

吉 喆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吉 喆

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群体和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他们政治参与行为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政治参与积极性与冷漠性并存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通过创造良好环境等方式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理论分析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与民主发展的标准与尺度”。在某种程度上,政治参与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政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民族未来的承担者,他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规范、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在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在对现有政治制度认同的前提下,为实现国家政治的稳定、社会的良性运行、提高政府行政决策能力,而通过理性、适度、有秩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国际国内政治事务的态度,进而通过通常的途径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行使自己政治权利的行为。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对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可概括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

大学生群体处于求知年龄段,对未来怀有远大抱负与理想,他们所处的大学校园使得他们可以接触并融入制度化的党团组织生活,其政治参与行为能够得到不断的指导和规范,使他们的参与行为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通过调查,有条件就会观看新闻联播的学生占45.6%,15.7的学生会通过订阅《参考消息》等报刊来了解社会动态,另外,有50.2%的学生会收看新闻类节目。

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是与校园特有的文化环境和知识交融的气氛分不开的。在校园中,学生对社会政治活动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以及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的战斗活力,是其他社会群体无法比拟的。

2.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表达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主要途径。

互联网发展的日益成熟,为政治参与营造出更为广阔的参与空间。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网络知识和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大学校园网络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使得网络强大的时效性、丰富信息量、低廉的成本等优势充分的体现。一方面,大学生利用网络除了可以获取世界各地没有限制的知识外,还可以构建虚拟市民社会,大家可以通过投票、讨论等多种无限制、无阻碍的方式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政治表达。另一方面,作为不掌控国家权利的群体,大学生在现实中找不到最行之有效的表达渠道,而网络正是以其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这样一个虚拟、自由的平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对于其他阶层来说,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活动中占据着重要部分。网络参与方式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截止到2009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IC)统计,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占上网用户总数的63.9%。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者的主体之一正处于此年龄段之间,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对大学生而言,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3.政治参与日趋理性,突发性事件体现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公民责任感。

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一直保持着稳定与发展的良好局面。情感的产生依靠主体在一定环境中产生一种相应的主观感受,进而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时有发生。突发事件往往是对人们精神和意志的考验,因而会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危机感,爱国热情与公民责任感。“5.1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青年学生份充分展现了年轻人应有的责任心。节衣缩食节省下的钱组成了赈灾款,社会、学校、自发组织的青年志愿者陆续奔赴灾区。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种种的行动充分表现了大学生们强烈爱国热情。

二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群体和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参与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他们也受到经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政治参与层次较低、参与方式较为无序。

就大学生整体而言,其政治参与层次较低。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活动上绝大多数人关心时事政治,学习政治理论,参与投票选举,但是在政治典则方面表现出对我国各项制度了解深度不够,对政治程序的认知不高,不知道自己应以何种方式恰当的把自己的政治态度和要求表达出来,经常会出现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缺少规范的行为。网络近几年受到学生的青睐,它所具有的的自由与开放也决定了管理上的无序,学生在网络上可以不受制度、规范的制约,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自控力较弱的学生易不计任何后果,扰乱政治参与正常的秩序。

2.政治冷漠与过度并存。

在中国传统文化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权力崇拜”“官本位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也深深积淀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一些大学生的热情只停留在思想和语言的阶段,较少以政治行动表现出来,这主要源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他们是具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们急于将所学知识解释社会问题,又因为他们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只能看到并且参与局部的政治活动,当片面的现实与他们说学习的理论不符时,青年学生容易提出偏激、尖锐的评论,并且迅速失去信心,从而敬而远之。也有一部分学生爱国热情高涨,急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政治实践当中,政治事件过于敏感,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力挽狂澜,但往往事与愿违,造成政治越轨。

3.政治参与的目的性、功利性倾向严重。

信念性政治参与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理想、原则而参加政治生活的实践。信念性参与在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更为密集。大学生先天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忧患意识。政治参与的目的性是指参与主体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不再是参与者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破除了教条主义束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利益原则”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取向。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阶层,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阶层的利益要求,并且会为了正确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很多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或政治组织的目的就仅仅是为实现政治信念、愿望以外的其他的目标。例如,参加学生组织的选举和活动是为了加分、评优;参加社会活动也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未来就业打基础为出发点的;入党是为未来自己的发展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因而,经常出现“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及格”,入党前后判若两人的现象,并且急功近利的现象不在少数。

三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社会人。大学生虽然生活在相对独立于社会的高校等领域,但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人并非与社会隔绝,相反其行为特别是政治参与行为不仅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社会关系中政治关系的重要表现,因此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1.经济因素决定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机和投入。

经济生活影响和决定政治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政治参与的水平越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使得“利益原则”得到普遍认可,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障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样就增强了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能力,他们希望通过合法、正当的参与,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价值观中个人本位主义和务实化倾向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增强,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得到充分发展,自觉地进行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同时,务实化倾向的价值观中也使大学生更讲求实效,使他们的行为方式更理性化,偏激尖锐的言行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弱点也给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带来了消极影响,在政治生活中就表现为政治参与的功利化。同时,我国落后生产力也制约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以及政治方面的需要。有限的经济来源和过重的就业压力提前来到大学生的身边,分散了他们专注学习和充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高校扩招以后,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愈演愈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使刚刚进入大学就压在学生的身上,他们乐此不疲的参加各种考试,取得各种证书,试图通过增加自身砝码获得更大的竞争机会。导致他们的参与目的变质,参与效果打折。

2.传统的历史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的确立。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人的行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儒道文化中提倡的“和谐、中庸、无为、保守、平均主义”等思想对我国的古代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提倡的传统美德。因此,青年大学生也有着优柔谦逊、尚仁崇义的思想,这种制约个体的能力及主体性的自由发展的因循守旧的人格特征,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政治愿望合理的、科学的表达,阻碍社会政治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化程度的的不断加深和经济突飞猛进,中国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养成和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亟待发展。灌输式、填鸭式等形式呆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厌烦和抵触,甚至远离主流政治思想。

3.不完善的政治参与体制制约了大学生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作为政治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整体性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国整体性政治体制构成了中国政治参与发展的一种社会环境。在中国,占据长期统治地位的政治体制是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体制,它自身所具有的等级性和封闭性是我国政治系统完全是建立在人格不平等和人身依附的关系基础之上,并且缺乏政治参与渠道,造成决策过程的封闭性。我国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存在着体制制度化程度低、配套性差的问题,迄今缺乏的法律规定使一些章程和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在执行中苍白无力;在社会监督和民意表达层面,这些方面的制度一般建立在工作经验和习惯的基础之上,代有相当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党和中央政府对某体制比较重视,可能会兴盛一阵,不久就归于平静。人们很难长期、有效地使用某一参与途径,造成对整个政治参与体制的信任度下降。

例如近几年兴起的听证会制度在中国遭遇尴尬,变成一场场民意尊重秀,既消耗公共财力,又不能充分体现民意,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导致了大学生政治效能感较低,政治参与的热情大大削弱。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态势,研究其政治参与存在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才能建立有效途径, 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潜在问题, 疏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通道, 有效化解或消除影响高校政治稳定的各种因素。

[1]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4]汝绪华.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ClassNo.:G64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TheoreticalAnalysisoftheCollegeStudents’ParticipationinPoliticalAffairs

Ji Zh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youth and the intellectual group in China,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 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is regard , such as the coexistence of active and passive attitudes toward the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affairs .So,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to construct a more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 we need to study the reasons lead to those problems and to improve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affairs by the way of creating better atmosphere and so on.

colleg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affairs;theoretical analysis

吉喆,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邮政编码:130117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10SZ036)

1672-6758(2011)11-0013-2

G641

A

猜你喜欢

政治大学生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