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块茎、感觉——吉尔·德勒兹媒介哲学思想初探

2011-04-07曾建辉

关键词:德勒块茎媒介

曾建辉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吉尔·德勒兹 (Gilles Deleuze,1925—1995)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大师级学者,声誉与福柯、德里达齐名。所著书籍《感觉的逻辑》、《差异与重复》、《反俄狄浦斯》、《千高原》等已成为20世纪世界文化的标志性成果,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他思想深刻,领域广阔,从哲学到文学,从绘画到电影,纵横捭阖,大气磅礴,被人称之为“创造概念的大师”,“哲学中的毕加索”[1]。德勒兹的思想对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新兴的传播学也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拟从德勒兹深邃晦涩的理论中提取出生成、块茎、感觉这三种概念,管中窥豹,阐述一下他的媒介哲学思想。

一、生成与虚拟现实

生成是德勒兹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的生成是对西方长期一致性的存在的彻底颠覆,科尔布鲁克在《吉尔·德勒兹》一书中指出,整个西方思想史都建立在存在与认同的基础上,而德勒兹则相反,他强调的是差异与生成[2]64。具体而言,西方传统哲学认为一个词对应一个物,词反映着物的状态和性质,两者处于类比的关系当中,人类的理性整理和协调这种类比关系,并最终促成了再现。柏拉图是这一理式的集大成者。他利用著名的“洞穴”比喻,认为理念是世界之本,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不过是理念的表象。德勒兹的“生成论”则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消解了真实、虚假、原像、模像的二元对立,认为不再有某种源头或存在作为生成的基点。德勒兹认为,我们错误地设想有一个真实的世界隐匿在生成之流背后,那是一个稳定的存在世界。但是,实际上大千世界除了生成之流以外并无他物。一切存在皆不过是生成生命之流中一个相对稳定的瞬间[3]。据此推断,我们所感知的现实世界是虚幻的,是大千世界中的各种“存在”的刹那的状态显现。“颜色是人将光线现实化的结果,音乐是人将声波现实化的结果,人类的眼睛、大脑和心灵只对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加以感知,把感觉的混沌世界缩减为特定的客体,而自己成为观察这种客体的主体。”[4]同时他又指出:“实际上,虚拟严格定义为真实客体的一部分——仿佛客体自身的一部分存在于虚拟之中。它投身于虚拟之中就仿佛投身于客观维度一样”[2]69。这种说法表明德勒兹的现实是真实和虚拟的集合,两者并存于现实,真实的后面总能发现虚拟,虚拟不能游离于真实之外。虚拟既不是关于真实的虚构,也不是现实的模仿,虚拟不仅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是根据现实不断在发生变化。

德勒兹所论述的“虚实交织”的现实世界正是我们现代信息环境的一个生动写照。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就指出了真实信息与人的隔绝问题,并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所谓“拟态环境”就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5]。而拟态环境的特征正是虚实交织,受众将拟态环境当成真实环境并采取行动,这种行动的结果并不作用于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发生的现实环境,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已经很难在它们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许多“虚实交织”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等进入大众媒介,就会迅速的演变成社会现实。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力迅速增加,生成了诸多新的“现实”。正如德勒兹所说的“新的现实就意味着新的虚拟,就意味着新的创造性进化和生成”[6]。大众媒介通过拼贴、扮演、模拟,再造场景和事件,在剧场和娱乐节目中生产出大众的口味、兴趣,甚至他们的梦想和生活方式,电视屏幕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消失了,媒介场景成为真实的生活。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势力正急剧扩张,正逐渐成为构成社会“现实”的独立生产领域,历史、事件、文化、思想、生活等都被它利用编码规则、技术操作生成一种真实的赝象。在德勒兹的“生成论”中,真实已经消失,大众传播中描绘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多样性和现实的多样性并存的“存在”。由此可见,德勒兹所持的是一种“不可知”的消极的媒介观。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解码的过程,大众媒介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符码制造”的主战场,不断发送新的符码,制造虚拟存在的现实。德勒兹的自杀,也部分印证了他对资本主义媒介现实的失望。

二、块茎与电子媒介

德勒兹的生成论是以“差异”来建构的,差异是建立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哲学基础之上,它的论述基点就是“块茎”。“块茎”是德勒兹哲学概念的最重要比喻之一,在其与另一位哲学家瓜塔里合著的《千高原》的导论中详细的阐释了“块茎”的概念。他们认为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书,也可以认为是三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柏拉图、康德等使用的“树根之书”,其基础是反映论和一分为二论;第二种是胚根之书,其基础是含混的或多元决定论的统一;最后一种即是“块茎”之书,“块茎”在土壤浅表层匍匐状蔓延生长,外形不一,它本质上是不规则的、非中心的、多元化的,无法用树根的单一性的逻辑思维分析,也无法用胚根的多元决定论加以界定。块茎结构不同于树状和根状结构:树状结构用来比喻线性的、循序渐进的、有序的系统;根状结构假定一种隐藏的或潜在的统一性,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无中心的、非统一的。然而,块茎结构既是地下的,同时又是一个完全显露于地表的多元网络,由根茎和枝条所构成:它没有中轴,没有统一的源点,没有固定的生长取向,而只有一个多产的、无序的、多样化的生长系统[7]。他们进一步指出,块茎普遍存在于世界,具有联系性、异质性、多元性、反意义的裂变、制图学和贴花的六大特征[8]。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前瞻性的契合了电子媒介发展的特征,对理解当代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数字媒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子媒介的传播主体具有虚拟性,除了角色代码和纯文本之外,没有可视性身份特征。网络上的传播者在虚拟中通过想象创造着自我身份,并且使这种身份表现为多样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较之于传统传播主体是由真实走向虚拟,由确定走向不稳定,由单一走向多重,由集中走向分散。在电子媒介中,“主体已不再居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不再享有物质世界中某个固定的制高点,再不能从这一制高点对诸多可能选择进行理性的推算。相反,这一主体因数据库而被多重化,被电脑化的信息传递及意义协商所消散,被电视广告去语境化,并被重新制定身份,在符号的电子化传输中被持续分解和物质化。”[9]分散、多元、矛盾的主体带来了网络的传播自由、多元和开放的优势,使电子媒介的传播呈现出强烈的多元、无中心趋势,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电子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使参与者在表达上无所抑制,导致多向交流中的放纵和无节制的身份转换,最终造成传播主体的无中心化,也实现了主体对专家、权威控制的现存社会、生活领域的一种逃离。

在传播内容上,电子媒介“不同于更为旧式的多媒体如电影和电视,它所用的一切媒介都共享着数字编码。数字特性不仅使得这些媒介可以互相转换。”[10]电子媒介的超文本、超链接的特质,使受众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各个网页间切换、游走,如同块茎一样具有多种入口与出口,随时摆脱、任意进入,变为最具“游牧”性质的逃亡。并且,电子媒介的传播内容是混杂、异质的,一个网络页面出现的不止是文字文本,而且会有图片、视频、音频,网页把他们联系起来,放在同一个页面上。宏观来看,整个电子媒介的联网电脑可以创造一种“块茎”式的系统,从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意链接,形成新的块茎,并延续其特征。

就传播载体来讲,电子媒介作为一种工具,其本身就包含着块茎特征。电子媒介技术是消解中央控制的技术,从最早的笨重主机电脑到互联网时代的个人电脑,是一个挑战独断、权力、集中、控制的过程,包括切换、分布式网络、传输协议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突破禁忌、摧毁中心的理念。电子媒介的传播互动方式取代了传统媒介的单向性的播报方式,传播主控权力被削减。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介造就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结构,使这种结构造成的文化和信息的垄断和独裁被彻底打破。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从隔离到兼容、从集中化到分散化,分散多元的网络主体及其关系,无不深刻地验证着德勒兹的块茎理论。

三、感觉与媒介延伸

感觉是德勒兹在《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的“感觉”不是局限在经验意义上的理论,也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论,它是通过对英国画家培根的画作分析,提出的一个全新问题。在书中,德勒兹将感觉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觉的“事实”层次。这正是以往的哲学和美学所集中思索过的基本问题:“首先,人们会认为,每种秩序、层次和领域都对应着一种特殊的感觉,每种感觉因此都是一个序列或者系列的界限。”[11]比如,人类的生理感官有些有着明确的界限,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听”的,鼻子是“嗅”的,有些则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大脑,是综合性的,是感觉的综合,在人类的所有感觉中,视觉是具有统治力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将对象的形式完整的提供给人的心灵,从而引发人类的沉思与求索,就像绘画中的色彩的运用、结构的调适、主题的表现皆是服从于人的视觉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导致对其他的感觉功能的忽视与排斥,另一方面,这种单一的形式不能完美表现艺术创作中丰富的“形体”内涵。所谓形体,它可能是一种具体的形象,人、物、风景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从具体的形象中抽离出来,成为感觉的对象,就是在不完全抽象的情况下使形体独立出来,不再具有再现的描绘意义和解说的叙事意义。就培根的绘画而言,这涉及到一系列在形式和技法方面的创新,诸如通过单色的色域分割画面,用几何形状将形象孤立隔绝起来,通过分解和变形将再现的形象分裂扭曲,通过涂抹、抛掷、喷洒颜料等手法,凸显媒介本身的物质性等[12]118。形体串联起了不同的感觉领域。

第二层次是感觉的“身体”层次。身体层次的感觉与事实层次的感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综合”的有关联的感觉。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形体是不同的感觉层次和领域间的关联,所以综合的感觉只能在身体的形体中实现。按照德勒兹的看法,真正的思索的次序不应是先把人作为有机体的结构,然后再渐次地分析它各个分化的官能的特性与运作,从而在此基础上理解“感觉”。应该先从身体的感觉层次出发,理解“器官”本身的变化的本性,然后再把机体作为器官之间的一种暂时的随时处于生成中的联系和结构[12]43。正如绘画,在空白的画布上已经蕴涵着众多的暂时还难以明确区分的形式和可能,而画家之灵性正在于发现这些异质的形式间的开放的关联,并把它们在“形体”中加以实现。身体层次的感觉意味着各个器官之间的变化着的关联和身体的开放状态。“感觉”间的联系和综合的观念,也已成为当今艺术和社会思潮中的一大趋势。

而在现代社会,感觉的变化、综合的动力来源就是传播媒介,媒介的不断发展延伸着我们的感觉。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断与德勒兹感觉层次论遥相呼应。在麦氏看来,人们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平衡或感觉比来适应外界,一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产生出其独特的感觉比,从而影响人们的知觉。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车轮是……腿脚的延伸,书本是眼睛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电子线路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13]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到“分化”再到“统合”的历史。现代电子媒介的出现正在改变文明人受视觉支配的状况,电视传播、网络传播不仅扩张了人类的听觉和视觉,而且由于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而扩张了人类的触觉。新的数字媒介的诞生正日益“合并”着我们的感觉,“正如文字是我们最公允,最客观的感觉(视觉)的延伸和分离一样,数字是我们最亲密的,相互关系最深的活动的延伸和分离。”[14]这说明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在这方面,感觉的综合是一种更开放、更多元、更完整的感知形式,也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复杂多变的媒介现实。

[1][美]加里·古廷.二十世纪法国哲学[M].辛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08.

[2][法]吉尔·德勒兹.游牧思想[M].陈永国,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麦永雄.德勒兹:生成论的魅力[J].文艺研究,2004,(3):158.

[4]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95.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7.

[6]Gilles Deleuze Bergsonism[M].NewYork:Zone Books,1988:36.

[7]陈永国.德勒兹思想要略[J].外国文学,2004,(4):28.

[8]麦永雄.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德勒兹后结构主义关键概念与当代文论的建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

[9][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

[10][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9.

[11]姜宇辉.感觉的双重意义:德勒兹美学的一种阐释[J].求是学刊,2004,(3):42 -43.

[12]耿幼壮.如何面对绘画:以德勒兹论培根为例[J].文艺研究,2006,(4).

[13][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78.

[14][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6.

猜你喜欢

德勒块茎媒介
寻找德勒兹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如何“机器地”思考伦理学?——以德勒兹《反俄狄浦斯》为分析中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强德勒红心柚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观察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