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98例临床分析
2011-04-07王宏渊王勇敏
王宏渊,王勇敏
(1.登封市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登封 452470;2.郑州登封卫校内科,河南 登封 452470)
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98例临床分析
王宏渊1,王勇敏2
(1.登封市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登封 452470;2.郑州登封卫校内科,河南 登封 452470)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mg(对伴有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则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每日1次,口服,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痊愈60例(61.2%),显效23例(23.5%),好转11例(11.2%),无效4例(4.1%),总有效率为95.9%;其中有5例用药后出现轻微的干咳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其他大多数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管神经性头痛;依那普利;不良反应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1]。该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为特点,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部搏动性钻痛、钝痛或刺痛,头痛剧烈时往往伴有恶心及呕吐等。头痛部位多在头部的一侧,即前额、顶部或枕部,严重者可全头疼痛,且每次头痛发作时间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天不等。临床上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多见,并且随着当今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青少年发病也有增长的趋势。目前,虽然其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其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我们对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由我院收治的9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痛疾病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第2版):头痛为单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4~72 h,至少5次以上,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未见异常,并进一步排除由脑血管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眼屈光不正、药物中毒及上颌窦炎等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头痛。其中男39例,女5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2岁,平均43.7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15a,平均22个月。具有高血压病史28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11例,脑动脉硬化5例,颈椎退行性病变3例。所有病例均曾服用镇痛药疗效不佳。患者大多有长期发病史,常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发作,以阵发性一侧剧烈头痛为特点,伴有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健忘,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未使用过其他药物。对于血压水平正常或偏低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可用小剂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mg,1次/d,口服,14d为1个疗程。对于伴有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则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1次/d,口服,14d为1个疗程。病情一般的患者需治疗1个疗程,对那些头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则用药2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镇静药物,注意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并如实记录患者用药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周身不适、情绪激动、失眠等)消失,6个月内未复发;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6个月内复发次数显著减少,只是在特定条件如紧张、愤怒、劳累等情况下,症状略有加重;好转:头痛及伴随症状有所减轻,但6个月内复发次数无明显减少或恶化;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2]。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98例患者中,痊愈 60例(61.2%),显效23例(23.5%),好转11例(11.2%),无效4例(4.1%),总有效率为95.9%。其中治疗1个疗程者67例,2个疗程者31例。
2.2 不良反应
本组在治疗期间只有5例出现轻微的干咳及头昏、乏力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均未停药,上述症状均能自行缓解或消失。其他大多数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常见的急性头痛之一,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及丛集性头痛等。临床上以偏头痛最为常见。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该病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局部头颅血管对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阵发性异常反应。即颅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导致局部脑血流不平衡,脑血管过度扩张使血液流变学表现为 "黏"、"浓"、"聚"的特点,同时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继而引发脑内一系列化学变化,比如血小板释放的5-HT增强了血管受体的敏感性,对疼痛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前列腺素等神经介质增高和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也有强烈扩张血管作用,还可增强痛觉纤维敏感性,进而产生持续性剧烈头痛[3-4]。此外,气候剧变、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刺激、内分泌改变及特殊饮食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作。
依那普利是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后者强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少,造成全身血管舒张[5],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并有效防止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的血管痉挛的发生。与此同时,依那普利也可作为临床上的一线降压药物。因此,该药对伴有高血压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效果更好。另外,口服依那普利约68%被吸收,吸收率较高,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每天只需口服1次,即可能发挥其最佳的治疗效果。
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98例患者中,痊愈60例,显效23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9%。这表明临床上应用依那普利能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起到明显的作用,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所有病例中共有5例用药后出现轻微的干咳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且绝大多数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这也进一步表明依那普利的安全性较高。另外,该药每天只需服用1次且价格中等,一般患者都能接受,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总之,依那普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马福慧.平肝化瘀祛痰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2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29.
[2]甘受益.西比灵联合地巴唑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6例疗效观察[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6):496-497.
[3]刘厚颖,周训容,杜英.西比灵加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0,34(5):452-453.
[4]赵岳军,潘炳仁.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5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11):38-39.
[5]崔正花.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学,2010,19(16):175.
[责任编辑 李武营]
R747.2
B
1672-7606(2011)02-0139-02
2011-03-21
王宏渊(1963-),河南登封人,主治医师,从事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