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导航指引下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1-04-07王喜花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头架创口导航系统

赵 静 王喜花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宁夏银川 750000)

2010年9月~2011年3月,我院在导航辅助下采用显微手术技术治疗颅内肿瘤21例,术后患者恢复理想,住院时间短,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69岁。其中脑膜瘤13例,胶质瘤5例,垂体瘤3例。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①术前宣教:神经导航系统近几年才在国内逐渐应用于临床,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此类手术缺乏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责任护士应向家属和患者讲解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颅脑手术的优点、特点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乐意接受这种手术方法,增加手术成功的信心。②术前准备:开颅患者在术前一天,剃光头、清洁,然后根据手术要求用龙胆紫标记,于头皮粘贴3~5个标志物,并做好标志物保护工作。一般情况下标志物不会发生移位,但如稍用力将会发生移位或脱出,影响手术按计划进行。护士应指导及协助患者做好保护措施,嘱患者洗脸,睡觉时注意勿碰及标志物。可用油笔沿着标志物外缘划圈或用胶布以“十”字型固定于标志物上,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若有坐标脱落,应立即通知医生,切勿擅自安放。术前应再次查验坐标位置与标记是否一致。

2.2 术后护理 ①术后监护:神经导航手术定位精确,侵袭性小,虽然减少术中出血和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但在手术后3~5天内脑水肿高峰期绝不能因导航手术的微侵袭性而麻痹大意,仍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意识及生命体征的改变[1]。②体位:清醒前按全麻后常规护理,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降低颅内压。③病情观察:术后全部送进神经外科ICU,采用床边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呼吸及脉搏24~48h。密切观察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每1小时监测1次并准确记录,24小时后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时间。④头架固定创口的护理:为了防止术中患者头部活动而影响定位,术前需在头部安装头架制动。因此,术后除骨窗切口外,还有多处头架固定创口。多采用无菌棉球压迫,胶布固定保护,但常有血性液体渗出。护理上要观察液体渗出量及有无局部皮下血肿,12小时进行创口皮肤消毒并更换敷料,对渗出量多的要及时更换。尤其是24小时后,发根不断长出,影响敷料固定和头皮的清洁,必要时,可再次剃光发根,改善局部环境,防止创口感染,同时要教育患者严禁手抓和压迫创口,保护结痂,以利早日愈合[2]。

2.3 健康教育 虽然导航能优化手术入路,回避重要脑组织结构,术后并发症可以减少2.9%,但术后应强调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注意专科的格拉斯哥评分的观察[3]。颅内肿瘤因其发生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有的伴有癫痫、偏瘫、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精神上压力极大,对术后康复极为不利。因此,护理上要根据患者显露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分次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对所产生的护理问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逐一进行讲解,对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进行练习和指导,使患者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一定的了解[4]。让患者心情愉快地面对生活,减轻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徐小群,陈丽莉.神经导航系统用于颅脑肿瘤显微外科的手术配合[J].护理研究,2004,18(8):1364

[2]覃仕英,谢 莉.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6):48

[3]丁保冬,郎黎薇.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37

[4]任会荣,藏小点.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89

猜你喜欢

头架创口导航系统
基于ANSYS 仿真分析的带式输送机驱动头架与优化研究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头架固定系统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灵创口贴
说说“北斗导航系统”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北斗”导航系统是怎样炼成的
一种新型的外圆磨床头架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