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

2011-04-07阮秀钦陈娟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特点护患

阮秀钦 陈娟芳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福州 350014)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着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人不仅是自然人,而且是社会人,既有躯体的生理活动、又有复杂的心理活动。作为门诊护士,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患者就诊心理,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焦躁不安 急于就诊患者在候诊时焦虑烦躁的心理甚为明显,面对陌生的就诊环境感到生疏、困惑、茫然。就诊程序复杂多样,加之疾病的痛苦,常导致患者烦躁不安,有一种恐惧感,迫切希望就诊,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1.2 受尊重心理 受尊重是每个患者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农村患者,下岗、失业人员、身体有畸形、老年患者及长期患慢性病的患者。他们就诊时顾虑重重,忐忑不安,担心受到医生不平等对待,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与尊重,对医生报有祈求的被动心理,需要安全感、信赖感。

2 心理护理

2.1 就诊前患者心理护理 就诊前所有患者的心理是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地确诊和治疗。由于环境的生疏,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断、辅助检查要经过多次复杂的过程,患者即紧张又焦虑。

护士应该主动热情为患者排忧解难,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保持愉快的心理完成诊疗过程。

2.2 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门诊是一个诊疗功能比较齐全的系统整体,从患者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治疗、取药等是一连串的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流程,所以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且不能拥挤的就诊环境。护理工作要做到井井有序,护士勤巡视、多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使其有安全感。

2.3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门诊护士应提高自身素质,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亲切,尽量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

2.4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门诊护士根据就诊患者的个体情况,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细致观察患者的心理需要,帮助患者解决具体困难。对患者的主诉,应耐心倾听,给予恰当的解释,用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提供一切方便患者的服务工具,处处体现当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5 做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卫生宣教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及相关医疗知识宣教。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了解人们心理特征的形成及其变化,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有着积极作用。由于就诊患者所患疾病种类不同及患者对疾病忍受能力的差别,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一样。根据门诊患者不同病种,在门诊大门两侧墙壁或健康宣传栏上,应建立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及相关知识图表。门诊护士还要在患者候诊时,不失时机地向患者主动介绍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和不安情绪,帮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配合治疗。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护患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妇瘤科门诊患者对HPV 疫苗知晓及接受情况分析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