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例孕妇血清抗CMV-IgM的检测分析
2011-04-07李建华姜晓云
李建华 姜晓云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①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
巨细胞病毒(CMV)又称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是人类病毒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CMV是疱疹病毒组中的一种大的DNA病毒,能引起以生殖、泌尿、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孕妇感染CMV后,可通过胎盘引起宫内感染,出现习惯性流产、死胎以及胎儿先天缺陷或发育异常,甚至导致死亡。可见,了解孕妇CMV的感染情况对孕前优生咨询意义重大。目前公认的最方便、最先进的早期筛查方法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技术。ELISA酶免检测方法是检测人体血清中的特异性IgM、IgG抗体,由于IgM为早期感染指标,对胎儿影响巨大,所以IgM的检测备受关注,胎盘中特异性IgM的检测是诊断胎儿宫内感染的可靠依据。本文应用ELISA法对624例孕妇进行抗CMV-IgM检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月门诊和病房进行检查的624例孕妇,年龄20~38岁;采集静脉血3.0mL,分离出血清后,置4℃冰箱保存,分批检测。
1.2 实验方法 抗CMV-IgM检测试剂由北京贝尔公司提供,用芬兰雷勃MK2型酶标仪进行比色,操作和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检测624例孕妇的抗CMV-IgM,共检测出阳性标本2例,阳性率0.32%。
3 讨论
CMV属疱疹病毒群,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样结构,是一种大DNA病毒,周围有单层或双层的类脂蛋白套膜。CMV感染典型的组织学表现是带有细胞内包涵体的巨细胞(猫头鹰眼睛)[2]。因被感染细胞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故本病又称巨细胞包涵体病。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国成人感染率达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统可产生严重疾病。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引起人CMV感染的病原体,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经胎盘、产道、母乳等途径传播给胎儿及新生儿,并可造成流产、死胎、宫内胎儿发育迟缓等症。妇女在妊娠期间因内分泌及免疫状态的改变,易发生此类病原体活动性感染,包括原发感染及复发感染。妇女初次感染后,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体内有少部分病毒潜伏,易复发。CMV-IgM抗体在血液仅存在12~16周,所以抗CMV-IgM阳性是诊断近期感染的可靠指标。本试验有2例CMV近期感染,感染率0.32%。CMV对胎儿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开展孕妇CMV感染状况调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30
[2]托马斯.临床实验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