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野下促进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思考

2011-04-07郑琼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公平大学生

郑琼梅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和谐社会视野下促进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思考

郑琼梅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有: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领域受限制, 录用标准高,就业压力大, 职业待遇不公,社会保障差。促进女大学生公平就业途径有:健全法规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生涯辅导教育, 转变择业观念,增强自身就业能力,积极探讨现实的女大学生和谐公平就业对促进和谐社会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社会; 女大学生; 公平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一个令学生焦心、家长揪心、社会关心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而占44%的女大学生们,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更是成为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义勇军”。女大学生的和谐公平就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及社会和谐稳定,重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和谐社会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分析

1.1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数量低

“男女平等”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也是我国基本国策。传统教育认为,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两性社会地位会向着平等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不容乐观,很多女生在毕业求职中都和性别歧视“致命邂逅”。全国妇联2009年9月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明显感受到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2]。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考虑能力与素质,明确提出不要女生而直接就剥夺了其就业机会,使其就业机会不能与男生平等。与男生相比,在既定时效期内,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高,一次性就业率要低于男生。

1.2就业领域受限制,就业质量差

现实生活中,由于刻板印象的存在,人们往往习惯区分开哪些是“女性”职业,哪些是“男性”职业,存在着明显的职业性别隔离。许多用人单位也基于此对女性进行有意、无意的职业分离,使其相对集中于传统的“适合女性”的低技能、低收入的领域。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对女性仍有歧视,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其中,“化工与制药类”为不同性别本科生签约率相差最大的专业,当前女生签约率为19%,而男生为38%,高于女生19个百分点。且女大学生签约薪资明显低于男生。截至2009年2月底,本科和高职女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1884元、1731元,分别较男生低300多元[3]。

1.3录用标准高,就业压力大

由于生理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用人单位只愿“收”不愿“种”的短视心理,使得这些用人单位即使与女大学生鉴定了就业协议,他们也会在其补充条款中额外要求女生不得在一定年限内不得结婚、生育,否则支付违约金,同时规定零薪实习,低薪就业。同等学历条件下,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百般挑剔,要求“长得像演员,身体像模特,说话像播音员”,其潜规则是:女博士=男硕士,女硕士=男本科,女本科=男专科。如此高标准的录用要求使女生倍增就业压力。许多女生借考研来逃避找工作,结果一路考到博士,却未对就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甚至造成女大学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

1.4职业待遇不公,社会保障差

一些私营单位和三资企业,利用目前就业难的现状,利用女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法律意识薄弱等弱点,与女大学生签订不公正的劳动合同。这些劳动合同单方面地保障本企业的权益,规定学生的责任、义务及解雇条件,却置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于不顾,对本企业的责任、义务、违约后的赔偿很少提及。有的企业甚至不给女大学生办理养老、生育、疾病、伤残、失业等社会保险。诸如此类的合同严重地侵害了女大学生的权益,使已经就业的女大学生缺乏相应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同时,用人单位对从事同种工作、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提供等量劳动之后,却因其性别差异而“同工不同酬”。

2 女大学生不公平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2.1增加心理负担,扭曲社会价值观念

女大学生就业饱受歧视,特别是优秀女大学生也因性别原因遭受用人单位多次拒绝后,她们会因此焦虑、浮躁、忧虑、自卑,怨恨自己是女生。有的甚至就范于残酷的就业压力,走上了不归路:2009年4月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女生刘伟因“求职压力过大”而自杀。部分女生还产生“曲线就业”的想法,认为“跑招聘会不如跑婚介所”、“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女生读书无用论正悄悄蔓延。部分女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自己自然资源的非正常利用上,热衷于拍写真、美容甚至整容,将这些作为就业的敲门砖,走上一条缺乏自爱又危及社会的生存之路。

2.2冲击高教投资,制约教育健康发展

“知识能改变命运”,许多家庭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子女上大学,不奢望他们毕业后能反哺养老,只盼他们能学有所用,找到一份好工作独立生存。但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高投人、零回报”的残酷现实使其父母也焦虑不安,陷入成本与回报的痛苦思考中。如果把高等教育看作一种投资,获得就业岗位,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和家庭带来回报则是最基本的要求。可当“只要男生”的字眼赫然醒目于招聘条件中,或隐匿于招聘者心中时,当再优秀的女生在竞争中也敌不过平庸的男生,只能被搁置浪费起来时,那些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贫困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教育无用论的观点久久萦绕于其心头。不堪日益沉重的教育投资而迫使子女失学必将制约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

2.3浪费社会资源,影响经济稳定增长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位相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但不公平的就业环境下,一些高素质女大学生却因性别被迫配置到与自己才华不匹配的岗位上而无用武之地,人力资本被迫闲置、浪费。其实,女性作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生产的承担者,其素质影响着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正所谓“教育好男人等于教育好家庭,教育好女性等于教育好一个民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不仅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且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协调也极具重要意义。作为一支知识密集的社会建设新力量,女大学生们却不能人得其位,位得其人,必将长远影响经济稳定增长。

2.4削弱社会公平,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和谐社会同时讲求公平正义,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却一再反映了社会中性别歧视、权利保护不健全等问题,这违背了男女平等、同民同工及同工同酬等制度,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在社会权性质侧面的劳动权之根底下蕴存着生存权”[4],女大学生实现就业不仅是她们实现自尊、自立、自强,享受其他社会权利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她们在未来婚姻家庭地位中的重要保证。当不公平的就业歧视违不仅严重损害她们人格尊严,并使她们失去平等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时,她们就会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甚至可能产生抵触乃至对立情绪,滋生仇视、对抗和报复心理,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3 促进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3.1加强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有性别限制,并非考虑到岗位的实际需要,而是来自对女性能力和价值的传统歧视。他们固执地认为女孩承受能力较差、独立性不强、没多大潜力。因此,设置过多的门槛将其排除在外。而“由于传统文化期望和传统价值的影响,女性在追求从事更高的学术研究时所遇到的经历和挑战阻碍了她们的生涯和职业发展的成功。”[5]因此,改变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社会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女性平等成长对经济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加强文化舆论宣传,为两性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性别平等、就业公平文化环境,使社会真正做到“以才选人”、“以德选人”。

3.2健全法规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为防止性别歧视,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但关于性别歧视的概念、认定标准及具体的法律责任却缺乏明确规定。这些条文或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或缺乏明确的罚则,无法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当她们真正遭遇就业歧视时,往往只能“哑巴吃黄连”,默默忍气吞声接受。为此,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健全就业法规,完善有关侵害妇女权益的法律责任制度,为保障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大学生在体力、精力、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往往逊于男生,而且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生育、哺乳等正常生理现象,增加用人单位成本。但目前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却完全由其雇佣单位承担的不合理事实只能使女性成为用人单位的“包袱”,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也就在所难免。要改变目前状况,政府必须建立生育保障机制,将女性生育保险责任改由社会承担,以减轻企业成本,降低女性高“自然附着成本”,为女大学生实现公平就业扫除经济障碍。

3.3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生涯辅导教育

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要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同时,深化教学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灌输教育向互动教育转变,从单一传授知识向技能培养转变,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她们成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改变过去仅局限于指导毕业班学生如何找工作的简单的政策答疑、技巧传授和一般的思想教育的工作理念,而应将教育与具体的就业计划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未来就业市场有足够清醒认识,从而增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即因为职业指导并不是静态的、一次完成的选择过程,而是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高校应为她们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即生涯辅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切的职业角色,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6]

3.4转变择业观念,增强自身就业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残酷的就业竞争,女大学生必须实施自救,转变择业观念,增强自身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意愿和能力[9]。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必须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科学择业观以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同时,我国已由“学历型”社会转向“能力型”社会,精深的专业素养、广博的学识、良好的实践能力、灵敏的反应能力等都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综合素质。女大学生们应改变过于看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验课、实践课,更不愿参加更多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做法,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协调能力,在竞争中以能力树地位,以能力求平等。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两性的和谐、平等。而就业权利的平等又是其中重要内容。积极探寻和谐社会目标下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有效途径,能使我国人力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实现“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和谐目标。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

[2]杨云. 女大学生投44份简历才得到一份意向协议[EB/OL]. http://xw.longhoo.net/2010-03/08/content_1780908.htm,2010-03-08.

[3]丁肇文.女生难撑“半边天”,月薪平均比男生低300元[N].北京晚报,2010-03-03.

[4]大须贺明.生存权论[M].林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17.

[5]Bhalalusesa, Eustelta. Women’s care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J].Gender amp; Education, March, 1998, vol.10 Issue 1.p21.

[6]Harvey,Lee.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 Quality in Higher Eduaction, 2001,7(2):97-109.

(责任编校:松仁)

ThinkingoverFairEmploymentofFemaleUniversityStudentUndertheFieldofVisionofHarmoniousSociety

ZHENGQiong-mei

(Grammar and Economy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unequal job opportunities, restricted employment field, high admission standards, big employment pressure, professional treatment of injustice, poor social security. The ways of promoting the fair employ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re: sound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carrying out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changing their ideas and enhancing their employability.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reality of the female students on the promotion of harmonious and fair employment goal of harmonious society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harmonious society;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fair employment

2010-12-20.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B316).

郑琼梅(1975— ),女,湖北潜江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G647

A

1673-0712(2011)02-0150-03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公平大学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笨柴兄弟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公平比较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