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1-04-03张春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10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考试

张春梅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大学英语教学

张春梅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即反拨作用。本文基于测试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语言测试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语言测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语言测试;反拨作用;语言测试设计;教学质量

一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1]1语言测试与大学英语教学密切相关,它不仅能客观地检测教学效果,还对教学产生影响,即“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可以是正面的,能有效促进教学,也可以是负面的,冲击教学。”[2]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认真研究测试内容、题型设计、评分标准、分值分配等问题,自觉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测试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考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科研活动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及时代感”[3],所以,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应对教学测试与评估进行科学研究。

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为达到这一教学要求,让学生能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语言测试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估主要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如“课堂观察 (classroom observation)、学生成绩档案 (portfolios)、周记 (journals)、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面谈 (interview)和学生讨论 (students conference)”[4]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终结性评估主要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即Achievement Test,以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这种测试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参照,以学习材料(主要是课本)为依据,教学进行到什么程度就考到什么程度,通俗地说,就是教什么考什么,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形成性评估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终结性评估强调的是对学习过程结束后所取得的成就的评价。”[5]无论是形成性评估还是终结性评估,外语教师都必须对测试的反拨作用作深入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降低其不利的影响。”[6]

二 传统语言测试的负面反拨作用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言测试已难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弊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应试教育模式严重误导干扰大学英语正常教学。1996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学模式,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统考。虽然,外语教学界一直在强调不要搞应试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虽然,常听说“四、六级统考做到了测试的科学性和组织的严密性”,但事实上,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在拼四、六级的通过率,是地道的应试教育:学生毕业求职时手里必须有一块敲门砖——四、六级考试证书,学校要进行教学评估时,教务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部提高四、六级过级率。

毋庸置疑,全国范围内搞一门学科的统考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强调所谓的测试的科学性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四、六级统考所造成的应试教育的弊端,”[7]而所谓的“组织的严密性”更是无从谈起,四、六级考试作弊泛滥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它的“组织不严密”,更不用提这种语言测试本身设计上的问题,如题型缺陷、放音条件不成熟、实际操作的误差等等。更可悲的是这种“科学而严密”的语言测试并未给我国外语教学带来多大的“效益”,到目前为止,大学英语在相当的程度上还是一门“费时低效”的课程。围绕四、六级统考的指挥棒,大学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成了应试教育。大一新生一进校,就忙着考四级,他们的理由听起来很充分:刚高考过,背的单词还没忘。于是,从大一开始,学生就进入四、六级的备战状态,单词手册不离手,四、六级真题、模拟题一样不落,课后在做,上课也偷偷地看。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外,大学英语教师也“顺应潮流”,成了四、六级的考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四、六级的考试结果普遍是:英语基础很好的同学能轻松过四级,侥幸过六级;基础一般的同学侥幸过四级,六级的分数考得一次比一次低;而基础差的同学则是四级的分数考得一次比一次低。这样的应试教育,这样的语言测试,英语界人士都知道,是舍本求末训练考试机器的,是泯灭学生学习兴趣、打消学生积极性、打击素质教育的,是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背道而驰的;这样的语言测试,不可避免地对语言教学具有负面的“反拨作用”,打击师生的积极性,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四、六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试的不合理性。在四、六级考试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即使还有一些英语老师“舍末求本”,坚持正常的教学,注重双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课程考试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受四、六级考试的影响。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全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每位老师少则要教一百多个学生,多则要教两三百个学生,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即使是采用四、六级的标准化考试模式,期末的阅卷评分工作也让老师们吃不消,更不用说增加更能反映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主观题。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四、六级考试模式,课程负责人往往会要求期末考试的出卷老师采用四、六级的题型,而这种考试客观题太多,不能充分考核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因而降低了课程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三 克服语言测试的消极作用,设计合理有效的课程考试,提高教学质量

语言测试的本质是对语言教学所做的客观的标准化测量,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手段,与教学相辅相成,应该以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如果在检测评估的过程中有偏差的话,测试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即负面反拨作用。而好的测试可以给教学提供客观准确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起正面反拨作用,使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熟练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下是笔者基于多年大学英语教学经验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排除四、六级统考的干扰,回归正常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因为高考指挥棒的绝对威力,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仍然是地道的应试教育,学了多年的英语,大多数学生不能说英语,这一点,国人无从反驳。本来,进入大学的学生们以为,终于可以甩开频繁的考试,好好练练听、说、读、写、译,说一口漂亮的英语,长长自信。可是,没想到,上了大学仍然摆脱不了考试的魔咒,还有四、六级等着他们。别无选择,可怜的大学生们又开始了考四、六级的漫漫征程,习惯了考试的他们哪里知道,考试只是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英语水平提高了,只需在考前熟悉一下题型,过四、六级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提议,四、六级考试必须与大学英语教学脱钩,具体做法很简单,禁止学生前3个学期参加四、六级考试,到了第四学期的中后期,英语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熟悉一下四、六级考试的特点和题型,交代一下注意事项即可。回归正常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英语教师便可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把英语当成一门活的交流语言来教,创造听说英语的学习环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英语的欲望。凭着近两年扎实的学习,笔者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地听、说、读、写、译英语,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顺利地通过四、六级考试。

2.发挥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合理设计大学英语课程考试。要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充分考核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的课程考试必须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试,发挥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体地说,测试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或环节:即测试内容、试题设计、成绩评定、结果反馈等等。首先,测试者必须明确,大学英语的课程考试应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参照,以学习材料(主要是课本)为依据,全面地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英语水平及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测试内容的选定上,应该以课内学习内容为主,课外内容为辅,这样既能检查学生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努力程度,做到考试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让学生有成就感,保持住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考察出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使测试能够促进教学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其次,在题型设计上,测试者应该尽量摆脱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将离散性的、客观性的、间接性的、识辨性的多项选择题的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适当增加更能反映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交互性的、直接的、综合性的主观题,如写作、翻译、问答、词型转换等。

这种强调英语水平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无疑会把习惯于选ABCD的学生引到扎实学英语的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

在测试内容和试题设计上达成共识之后,建立试题库、做到教考分离是考试客观公正的重要保障。试题库的建设不仅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教考分离的必然趋势,更是命题技术的一场重大变革,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教师教学质量,甚至学校的办学水平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意义。在建立试题库时,应进行集体命题,严格筛选,做到题型多样,标准统一,知识覆盖面广,难度分级鲜明,确保试题优质可靠,能客观反映并促进教学。

在适当增加了主观题型之后,期末的阅卷工作量相应地增加,在这一点上,学校的主管部门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或工作量的补贴,保护广大英语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惠及千千万万的学子,让他们成为新时期真正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主观题比重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试卷信度的降低,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如批阅写作、翻译和问答题时,测试者要细心、灵活掌握,做到成绩评定客观公正,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保证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

测试结果信息的及时充分的反馈,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能让师生对前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有一个客观地认识,巩固成绩,加强自信,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 结 语

大学英语教师身兼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应自觉钻研教学法,掌握语言测试与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使教学测试和评估工作更具科学性,充分发挥其正面的反拨作用,有效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大学英语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趋势,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潮流,建立科学合理的英语试题库,确保教考分离,这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有力保障,也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课题。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Hughes,Arthur,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刘润清.谈外语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1-5.

[4]Genesee,F.& Upshur,J.A.Classroom -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5]Nitko,A.J.& Brookhart,S.M.Educational Assessment of Students[M].Fifth Edition.Pearson:Upper Saddle River,NJ ,2004.

[6]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2005(1):71-75.

[7]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1-23.

G642

A

1674-5884(2011)10-0117-03

2011-06-28

张春梅(1970-),女,土家族,湖北来凤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 龙四清)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考试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