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与路向选择*

2011-04-03潘明珠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内涵学校课堂教学

● 柴 江 潘明珠

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与路向选择*

● 柴 江 潘明珠

基于对江苏省30所个案学校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教育内涵发展的关节:内涵发展的理念要求教育回归其本质;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生生命价值的展现;教育内涵发展不可忽视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教育内涵发展需要厘清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学校内涵发展应注意教育公平下薄弱学校的转化: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在于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

内涵发展;生活世界;生命价值;定位

本文依托于课题研究,分别从公办、民办,城镇和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和考核水平一般化的48所学校展开第一轮调研工作。通过这一轮的调研多侧面地解析各校的办学特点,选择了30所学校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学校的个案研究,特别是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在实行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的背景下,经过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出教育内涵发展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教育本质的回归、学生生命价值的展现、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薄弱学校的转化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期准确把握内涵发展的定位与价值,探究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使得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内涵发展的理念要求教育回归其本质

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作为社会的人,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世界”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教育无可选择地要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教育满足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制度、规则、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现实的教育逐渐偏离了常规轨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作为一项既定的社会活动总是从某种先定的观念或理念出发讨论如何培养出理想的个体,这就必然或多或少地使教育带有功利性,生发于体制内的各种外在教育之物,都在利益的左右下被打上了炫目的光环,当教育依附于其时,就可能沦为达到这些外在之物目的的工具,由此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性的抹杀和教育的失真,对人的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对教育本身也是毁灭性的灾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源发于人的生活需要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没有游离于生活之外,而是天然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1]然而,现代物质世界的充斥下,教育的工具性特征日益明显,教育与生活的割裂日趋膨胀。调研中所看到的学校已失去了“现实世界”的光辉,留下的仅是与考试相关的课程、活动、管理、教学。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受制于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教育的“无立场”拥有了鲜明的“立场”——为考试而教、为优秀率而奋斗。

教育本质的回归需要重建教育观,在源头上指引教育真正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走进今天的学校,大部分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学校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小,以至于除了名称,我们很难辨别学校之间还有什么不同,致使教育刻板化、凝固化、单一化。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育摒弃应试的方式,需要教育走出本质目的之外的困局,更要求教育还学生一个人格心灵“唤醒”的纯洁环境。

教育本质的回归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尽管生活世界包含着每个人都在从事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表现为平凡、琐碎及世俗的特点,但是它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基石,生活世界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虽然不及经过抽象、归纳和整理以后的“课程知识”那么有条理,用记忆、考试的方式无法把握,只能用非理性的方式把握它,但在对其进行体验、品味、揣度、想象与领悟的过程中,人生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就蕴藏在其中。[2]学校所构建的学生生活世界应注入“现实世界”的养料,从现实世界中挖掘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内容,其价值不仅仅使得教育走入生活,更是渐进摆脱应试走入内涵的可行途径。

二、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生生命价值的展现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展现其生命力、使其生命价值不断拓展、增值的过程。作为精神的存在,生活的价值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或许可以自然的流露,但周期性较长,在社会的洪流中需要通过与生命的特征相配套的、独到的途径得以实现,简言之,必须通过精心的、艺术的诱导催化这一展现过程。这一过程中,教育作为为现存社会培养新人的活动,秉承时代精神,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最佳方式。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直接指向人的身心发展,并对其产生影响,这是一般社会实践活动所不具备的。教育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它能把间接的“实践活动”的影响转变为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价值就是在缤纷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实现的。

长期以来,教育中充斥着技术和工具理性,学生的生命价值的展现受到压制,被各种标准化和急功近利式的发展愿望所桎梏,生命的多彩性变得单一、简单、模式。在社会正在走向“后现代”的今天,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的重大变革,主导的文化与人才的价值观已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反思工业社会对现代教育造成的影响,社会不再以追求数量为目标,而是更关注人的需要与价值,教育必须承担起这一责任,使教育由“一元化”的应试的藩篱中解脱出来,走向更合乎教育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阶段。

教育发挥展现学生生命价值的作用应是渐进式的。教育不能企望“一古脑”的“给”学生以什么,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教育之于学生发展的价值是在过程中实现,通过种种具体的实践并经过人的内化才能展现的,否则又将走入应试的怪圈。

教育发挥展现学生生命价值的作用应是隐蔽的和潜在的。学生的生命价值的展现是“细水常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所引入的“生活世界”的感悟和体味中“食人间烟火”的,这就要求教育中的一切要素与学生的生命发展相一致,充满浓烈的“生活性”,正如英国学者托马斯·摩尔所说:“教育是一门推断、引导或揭示一个人潜能的艺术……在最深层形式中,教育则是一门诱使灵魂从其茧中、潜在的烦恼中、隐藏的洞穴中显露出来的艺术。教育不再是学识、信息、数据、事实、技艺或能力的基础,而是一个发展中的直观事物,它就像一粒隐藏于泥土中的种子”。[3]

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忽视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大范围内对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方法观、评价观等冲击着中小学教师,面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如何理解课堂教学并辅之以渐进式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众多教学理论的提出仅作为思想的启蒙,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所产生的理论 “无用论”的观点值得注意。但需要重视的一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的展现不是立竿见影的,而需要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为之付出努力。

在调研中所体味到的课堂带有明显的预设性,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生成性教学有一定的差距,较少的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的取向,课堂缺少有效的意味。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前文提及的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的展现和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在课堂中亦须得以体现,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摒弃明显的学术气息,从有效教学角度讲,这种关注与注入是生成性教学的基点,否则课堂教学可视之为无效或失效。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一种生成性的存在,创新和超越是人所固有的特性,学校的课堂教学要唤醒学生的这种意识就要在课程的传授中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信任,做到课程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将人文与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知识与生活整合起来,进而使其具有更为显著的培养完整人格的功能。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边缘化的现象,制度化教育的发展,效率思想、科学管理理论影响下的教师无视本有的知识,不能对其进行内涵挖掘和价值澄清,工作受制于“预定”课程,只关注客体不关注主体,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只关注模式不关注生成。课堂教学的彻底改革要求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教师逐渐割除唯“理论化”倾向,教师自我反思关注于此,课堂教学改革将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改革获得成效的突破口在于教师自我反思与合作。教师面对着错综复杂和多变的课堂教学,在繁杂的工作中进行研究确实是一件让教师感到厌烦的事,但教师要成为专业的人员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教师成为研究者”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同时,教师对自身课堂的洞察是有限的,容易受制于思维定势。教师要应对课堂教学的诸多难题,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行为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还需要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包括理论研究者、教研人员和自己的同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教师才会了解课堂,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四、教育内涵发展需要厘清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

教育内涵发展要求重建学校文化,而文化选择与文化定位一直是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在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学校文化路向的迷失与选择的困惑越来越显著。目前,学校文化的本然状态出现失真现象,逐渐失去学校文化的灵魂,此时的学校文化明显地带有附庸色彩,不仅没有为进入学校的个体提供文化选择与传承的根基,反而被大多数人信奉的文化所牵引。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将上一代的文化内容经过价值批判和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播给下一代,学校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在当今社会逐渐削减,出现学校文化空场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更多地被曲解为知识,对于文化的传递多为单向传输,文化荒漠现象较为突出,更谈不上文化的创造与指引。当前,学校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逐渐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范型,没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可以依赖的文化范型,反而在“现代化”理念的冲击下自觉或不自觉的沿用了技术领域的逻辑,如学校布局的精简与效率、学生管理的模式化、教师工作的绩效等。诚然,现代学校的发展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尤其是学校文化的建设需要汲取社会主流文化的养料,但从教育本质来看,这种引入无非是吞噬了学校文化最本质的内涵,即隐约与无声的感染。当前我们强调学校文化建设,众多学校纷纷创特色,搞品牌的时候,从系统的文化脉络、深层的文化根基和方向性的文化重建出发的学校文化建设并不多见,所谓的特色与品牌文化建设或多或少的又一次带有功利化与表现政绩的成分。[4]

理解现代文化,回归学校文化发展的本真状态。学校文化理念的重建是一个重新审视现代化文化,立足于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它不仅需要理论探索与创新的勇气和顶受社会舆论压力的应受能力,同时还需要从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变革中汲取养分,在多元文化中作出选择,创新的应用于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并努力作出尝试。在学校文化理念的重建与选择过程中,应对现代文化有清楚的认识。现代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现代性,是在一个变革时代孕育出的新的文化形态,表现为多元文化并存的发展态势,在思想学术、生活方式、世界观、价值观等层面上,现代文化已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独霸天下的局面,以一元主导文化的格局状态不复存在。如果要以定义的方式给现代文化做个总结显然不可能,但可以以“多元”两个字概括现代文化的精髓。多元文化并存共进的文化格局无疑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思想的解放,也标志着人类在自由与民主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人们可以自由驰骋于文化的选择中,没有对错之分。同样留给教育更大的选择空间,在很大程度上,真正的教育得益于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氛围和前提下,真正的教育才能够成为可能。

立足中国传统文化,重塑学校文化的根基。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文化的重建是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作出选择的过程。当前的学校文化失去了对传统的自觉认知和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撑,有意识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文化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本应作出的选择。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是既成的事实,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文化冲突和不可调和不可避免,不管现代文化如何的多元与多样,作为传承文化的学校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的不是抵制和回避,而是正确的选择。学校文化的重建,“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也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形成学校文化,因而,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找回文化的根基。

五、学校内涵发展应注意教育公平下薄弱学校的转化

教育公平的理念需要关注薄弱学校的发展,将区域教育的发展定位于整体的概念之上,这也是走入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一步。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许多省市在摸索中实践,如江苏省盐城市采取集团化管理,组建由优质学校领衔的教育集团,实行总校长负责制,成员校校长兼集团副校长。各教育集团教学实行统一管理,师资力量进行统一配置,以确保成员学校每个班级至少有一名以上名校骨干教师任教,达到各校优质师资资源共享。然而,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的过程中,教师与学校领导的流动强制性的意味较浓,教师的情绪没有被重视,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热情和教学的效果。教师或领导的被动流动已经造成一些局部区域内教育质量被稀释,忽视了学校内在发展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色与个性,忽视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区域之间的不同、历史文化积淀的差别、生源差异等方面的不均衡,这样做虽然形式貌似均衡,实际上还离真正的均衡有一定的距离,均衡不仅是机会的均衡,更需要过程与结果的均衡。

与此同时,城乡学校的差异仍然较为明显,成为教育整体质量提升的难点。虽然众多农村学校开始转变发展观念,但现实的状况是农村学校在原始配置不均衡的背景下在教育质量方面与城镇学校仍有差距,影响着盐城市区域内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所能做的更多的局限于经费的投入和设备设施的配备,而对于生源、师资的质量,农村学校的特色发展等方面并不是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单方面能够促成的,即使政府强制要求划片入学,但仍然存在择校的问题,办学目标和理念、教师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关怀有助于教育公平。通过教育集团内的资源共享为农村学校提供支持,如农村教师定期观摩与考察;城乡学校的教学研讨;城乡学生的互动交流;农村教师的定期培训;城市学校副校长的定期挂职等。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城市学校的办学经验,使农村教师在观摩考察中有所收获,使农村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学习方法。

政策的约束力是薄弱学校权益的保证。目前存在城市变相挖掘农村优秀教师和学生的现象,造成农村教师的非正常流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下降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严格制止此类现象的衍生,本着均衡发展的理念制定相关政策,以政策的约束力遏制挖师、挖生的行为。

六、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在于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

教育的内涵发展要求重视教师的内涵发展,教师发展了,对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才能真正有所感悟并付于实践,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应置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发展,成为不断学习的人。面对人类知识的迅速积累、面对学生获取知识方式的不断多样、面对信息传播速度的日益加快,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正转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上,逐渐摒弃将学生束缚在几个学科和几本教科书之内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学术的权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决定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狭义的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教师事业的经营问题,不仅要从狭义教育的角度关注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机构与教学等问题,而且要把教师教育作为一种事业,从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因素联系的角度考虑,即从教育事业经营的角度对教师教育事业管理。需要考虑的一是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弱势群体的维护,即年轻教师、农村教师等;二是建立什么样的规则,以保证教师专业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或水平;三是关注教师的特殊性,建构教师与教学环境相互依存的发展方式,从而在提高教师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发展教师,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的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是主体性的发展。任何外在动因都无法替代内在驱动力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自我主体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就意味着教师不是被塑造、被规训的对象,确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开展课题教学研究以体现教师主体自觉、主动的作用,其实质在于激发教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教师专业发展注重知识观的转向。教师新的知识观的建构要求教师基于已有经验,通过自主建构,发展出属于教师个人的知识,并要求教师将这种知识观的形成扎根于丰富、真实的教学实践和学校情境中。

[1]刘旭东.“无立场”的教育认识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3](英)托马斯·摩尔.心灵书——重建你的精神家园[M].刘德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

[4]柴江.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发展与路向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11,(2).

柴 江/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研究 潘明珠/江苏盐城技师学院,助理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苏北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提高的对策研究 (项目号:2011SJB880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11YJC880052);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对策研究”(项目号:11JYB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下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项目号:10YJA88008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内涵学校课堂教学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学校推介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