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失传的古辞书——《字书》考探
2011-04-02许启峰
许启峰
《字书》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实际词汇面貌的辞书,《隋书·经籍志》:“《字书》三卷,《字书》十卷。”《旧唐书·经籍志》:“《字书》十卷。”清谢启昆《小学考》:“陈鳣叙录曰:《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不言何人《字书》,亦不知何时《字书》也。尝考《颜氏家训》引《字书》云‘嵍即旄邱之旄也’,知六朝间人固所常用,今一无所存,惟见于群籍所引,而陆氏《经典释文》、李氏《文选注》、释氏《一切经音义》引之尤多。”《字书》今已失传,历代典籍所引“字书”似不出于一书,有时也泛称《尔雅》、《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玉篇》等为字书,故“字书”一词有时亦是古代辞书的通名。
《一切经音义》是解释佛经中疑难字词的音义类训诂著作,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三种:玄应《一切经音义》,又名《众经音义》,简称《玄应音义》,共25卷;慧琳《一切经音义》,简称《慧琳音义》,共100卷;希麟《续一切经音义》,简称《希麟音义》,共10卷。本文所依据的《字书》佚文即辑自这三种音义书。其中的“字书”一为通名,二为专名。区别主要体现在用语上:“诸字书”、“诸家字书”、“一切字书并无”、“字书并无”、“字书本无”等情况属于通名,本文不做讨论;而“字书”、“字书云”、“字书作”、“字书或作”、“字书亦”、“字书亦作”等情况属于专名,即本文考探所依据的佚文。
关于这部失传的《字书》,清代学者如龙璋、顾震福、任大椿、黄奭等都有辑佚,当今学者亦有探讨。徐前师《唐写本〈玉篇〉中的〈字书〉》(2007:110-112)中认为“《一切经音义》大量引用的《字书》即是《字林》,《字书》与《字林》异名同实”。王华权《〈字书〉非〈字林〉考》(2009:178-180)一文对比分析《字书》与《字林》二者的异同,提出了《字书》非《字林》的观点。然而如何认识这样一部辞书,尚需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就三种音义中所存《字书》的八百多条佚文考探其概貌,剖析其注音、字形分析和释义的体例,探讨其收词释义上的特色,并略述其在辞书研究和语言研究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一、《字书》的收词和内容
《字书》以收录单音节词为主,亦收有汉以后的新词新义,如:
逻遮也。(慧卷十六《大方广三戒经》卷中“关逻”[1])
瞙目不明也。(希卷六《能除一切眼疾陀罗尼经》“瞖瞙”)
瞎一目合也。(玄卷九《大智度论》第六十七卷“眼瞎”)[2]
目不见物也。又云一眼无睛也。(慧卷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六卷“盲瞎”、希卷六《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上“聋瞎”)
按:“瞎”最早出现在刘熙《释名》中:“瞎,迄也。肤幕迄迫也。”毕沅疏证:“晋以后始谓眇目者为瞎。”后有《魏书》:“(苻生)无一目。七岁,洪戏之,问侍者曰:‘吾闻瞎儿一泪,信乎?’”“谷楷,昌黎人。……楷眇一目,而性甚严忍,前后奉使,皆以酷暴为名,时人号曰瞎虎。”“瞎”应在《说文》之后出现,《字书》收录。
除了单音节词之外,《字书》还收录了双音节复音词。其中,有一些是联绵词和叠音词。如:
斟酌以意度量也。(慧卷六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律》第十三卷“斟酌”)
髣髴见不审也。(慧卷八十二《西域记》第二卷“髣髴”)
竛竮行不正也。(慧卷九十九《广弘明集》第二十九卷“竛竮”)
慺慺谨敬之貌也。(玄卷七《渐备经》第一卷“慺慺”)
《字书》也收释了一些双音节的百科词。如:
玛瑙石之次玉者也。(慧卷二十五《大般涅槃经·寿命品第一》“玛瑙”)
萝菔即菜名芦服是也。(慧卷六十三《根本说一切有部待摄》第十一卷“萝菔”)
此外,《字书》也收释了一些虚词。如:
尚犹也。(慧卷十《仁王般若经》卷下“尚殒”)
叵不可也。(慧卷二十一《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卷“叵思议”)
然而也。(希卷二《新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卷“欻然”)
二、《字书》的体例
《字书》原书已失传,对于《字书》的体例,我们可以依据《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希麟音义》三种音义所引的佚文做大致的考探。其体例应由注音、字形分析和释义三部分组成。释义注重本义,更注重引申义。略做分析如下。
1.注音
从《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希麟音义》三种音义所引《字书》的佚文来看,大多数的词没有注音,有注音的词约50条,注音方式有反切、直音两种。如:
音而用反。鞍毳饰也。(玄卷十四《四分律》第四十一卷“结”)
觑青预反。(慧卷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卷“伺求”)
掠音亮。(慧卷八十一《集神州三宝感通传》第一卷“剽掠”)
2.字形分析
《字书》和《说文》一样,也利用六书的原则来分析字形。如:
铠从金,皑省声。(希卷三《新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十六卷“铠仗”)
戹戹字从户从乙。(慧卷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四卷“善軶”)
谄诈。从言臽。(希卷九《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第四卷“谄语”)
3.释义
就释义方式来看,《字书》主要采用声训、形训和义训三种方式。
其一,释义采用声训的,如:
易移也。(慧卷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百九十三卷“无易”)
戏嬉也。(慧卷四十四《佛说贤首经》“嬉戏”)
辫编也。(希卷五《底哩三昧耶不动使者念诵经》“辫发”)
其二,释义采用形训的,如:
篅以竹苇编如瓮形贮谷麦曰篅。(慧卷六十一《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蒭尼律》第三卷“篅窖”)
罃长颈瓶也。(慧卷七十六《阿育王经》第三卷“千罃”)
其三,释义采用义训的,如:
穽陷兽曰穽。(希卷三《新华严经》第三十五卷“穽陷”)
啮浅齩也。(希卷五《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上“啮齿”)
祧远祖庙也。(希卷十《续开元释教录》卷下“承祧”)
在释义内容上不仅解释词的本义,也解释词的引申义。释本义的,如:
懈亦怠也。(慧卷四《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百二卷“懈怠”)
暇闲也。(慧卷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九卷“无暇”)
叡圣也。(慧卷二十四《大唐新译方广大庄严经三藏圣教序》“叡唐”)
释引申义的,如:
顾念也。(慧卷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三十卷“不顾”)
狂病也。(希卷十《续开元释教录》卷上“狂瞽”)
也有分释多义词的几个义项的,如:
柄执也,持也,把也,操也。(慧卷三十三《佛说九色鹿经》“拂柄”)
逃走也,避也。(希卷四《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逃窜”)
有时还连类而及,解释一词而连及相关的词。如:
户一扉曰户,两扉曰门。(玄卷十四《四分律》第九卷“户扉”)
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希卷十《续开元释教录》卷上“薨变”)
三、《字书》的特色
《字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收词释义上。下文主要将《字书》与《说文》做对比来考探。
首先,《字书》收词范围扩大,收录了《说文》未收录的词。
其一,《说文》之前已有而《说文》未收的,《字书》收录。如:
潺湲水流貌也。(玄卷十七《出曜论》第三卷“潺潺”)
按:《楚辞·九歌·湘夫人》:“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楚辞·九歌·湘君》:“慌惚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凯游归乐也。(慧卷八十三《大唐三藏玄奘法师本传》第六卷“凯旋”)
按:《礼记·表记》:“《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孔颖达疏:“凯,乐也;弟,易也。”
睟润泽也。(希卷七《大乘文殊师利佛刹功德庄严经》卷上“澄睟”)按:《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赵岐注:“睟,润泽貌也。”
其二,《说文》之后产生而《说文》不可能收的,《字书》收录。如:
迸散走也。(玄卷四《金光明经》第五卷“孤迸”)
按:《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晋书·江统传》:“老幼系虏,丁壮降散,禽离兽迸,不能相一。”
皱皮聚也。(慧卷五十三《阿那律八念经》“皮皱”)
按:《周书·耿豪传》:“九年,从太祖战于邙山,豪谓所部曰:‘大丈夫见贼,须右手拔刀,左手把矛,直刺直斫,慎莫皱眉畏死。’”《齐民要术》卷五《种漆》第四十九:“若不即洗者,盐醋浸润,气彻则皱,器便坏矣。”
捩拗捩也。(希卷四《大乘瑜伽千钵文殊大教王经》第十卷)
按:《晋书·宗室传》:“阿皮捩吾指,夺吾玺绶,不可不杀。”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说文》释义中已有,而《说文》未作为字头收录的,《字书》收录。如:
铿金声。(慧卷十一《大宝积经》第十卷“铿然”)
按:《说文·臤部》:“臤,坚也。从又臣声。凡臤之属皆从臤。读若铿锵,古文以为贤字。”《说文·手部》:“摼,捣头也。从手坚声。读若《论语》:‘铿尔,舍琴而作。’”《说文·车部》“,车弘声也。从车,真声。读若《论语》:‘铿尔,舍瑟而作。’一曰,读若掔。”“铿”字于《说文》前已有用例,《礼记·乐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孔颖达疏:“钟声铿者,言金钟之声铿铿然矣。”《楚辞·招魂》:“铿钟揺簴。”王逸注:“铿,撞也。”《说文》臤部、手部、车部释义中皆有“铿”,而正文未出条,似为许慎所漏收,《字书》收录。
再次,与《说文》相比,《字书》在释义上力求通俗化、口语化,且注重描写,因此更具有实用性、形象性。如:
脊背骨也。(慧卷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十六卷“脊骨”)
衺不正也。(慧卷六十二《根本毗奈耶杂事律》第四卷“咼衺”)
淈搅令浊也。(慧卷九十四《续高僧传》第二十三卷“掐淈”)
盲无所见也。(希卷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一卷“盲龟”)
洒以水散地也。(希卷五《观自在多罗菩萨经》“净洒”)
《说文》主要为汉代读经服务,注重从经典中搜罗文字进行解说,《字书》则在继承《说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了经典文献之外,亦大量解释其他文献的词语,可以说《字书》是一部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而编撰的辞书。
四、《字书》的学术价值
《字书》虽已失传,我们仍然可以从《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义》三种音义所引的佚文探知其在辞书研究和语言研究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1.辞书研究
《字书》的释义内容被现代大型辞书所采用,无论是《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还是《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都直接或间接地采用了《字书》的佚文来释词。如:
《大字典》释“揬”的第二个义项:“揩。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引《字书》曰:‘揬,揩也。’”
《大字典》释“埵”之“物体下垂的样子”义:“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六引《字书》:‘埵,耳垂下貌。’《篇海类编·地理类·土部》:‘埵,又果实下垂貌。’”
《大词典》释“仂”之“勤;尽力”义:“《广雅·释诂》:‘仂,勤也。’王念孙疏证:‘仂者,《众经音义》卷七引《字书》云:“仂,勤也。”古通作力。’《广韵·入职》:‘仂,不懈。’清龚自珍《五经大义终始论》:‘乃率其丑,取其仂,以报于天,盖仰而欲天之降之也。’”
2.语言研究
《字书》除了承袭秦汉以来正统的书面语中的各类文言词汇以外,最为突出的就是出现了大量未见于前代典籍的口语新词,许多旧有词语也出现了不同于秦汉的新的意义和用法,从中可考知一些词在魏晋时期的意义,对我们研究魏晋和魏晋以后汉语词义的发展颇有参考价值。如:
拟向也。(玄卷十六《僧祇戒本》“刀拟”、玄卷十七《出曜论》第十一卷“拟我”、慧卷六十四《僧祇戒本》“刀拟”、慧卷七十四《出曜经》第十一卷“拟我”)
按:检《说文》:“拟,度也。”《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孔颖达疏:“圣人欲言之时,心拟度之而后言也。”汉扬雄《法言·孝至》:“君子动则拟诸事,事则拟诸礼。”司马光注:“拟,度也。”“拟”有“度”义无疑,随着时代的发展,词汇意义又有了新的演变,“拟”演变出“向”义。《汉书·苏武传》:“(卫)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后汉书·酷吏·周传》:“皇后弟黄门郎窦笃从宫中归,夜至止奸亭,亭长霍延遮止笃,笃苍头与争,延遂拔剑拟笃,而肆詈恣口。”例中“拟”有“比划、指向”义,而“比划、指向”的动作或触及物体或不触及物体。“拟”皆有以武器比划逼近义,引申也指对准后砍削。如《搜神记·三王墓》:“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3]由“对准指向”义引申则有“向”义。《三国志·魏志·丘俭传》:“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别使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拟寿春。”[4]《字书》收录“拟,向也”,反映了“拟”词义的演变结果,为我们研究从汉到魏这一时期词义演变提供了线索。
综上所述,《字书》作为魏晋时期新兴的一部字书,不仅在已有辞书的基础上反映了当时语言发展的状况,而且从新的角度对字书的编纂和一些词语的释义做了探索,在我国辞书史上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对于这部失传的辞书,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附 注
[1]括号内为所辑佚文的出处。慧卷十六《大方广三戒经》卷中“关逻”,即表示此词条出自《慧琳音义》卷十六《大方广三戒经》卷中“关逻”。下面出自《玄应音义》和《希麟音义》的词条亦同。本文所用《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义》均为高丽藏本。
[2]此条在三种音义中有较多相同的佚文,为了行文简洁其余的出处略去,下依此例。
[3]参见: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288-289.
[4]参见:徐时仪.玄应《众经音义》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406-408.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撰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王华权.《字书》非《字林》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178-180.
4.谢启昆(清).小学考.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211.
5.徐前师.唐写本《玉篇》中的《字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3):110-112.
6.许慎(汉)撰,段玉裁(清)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7.徐时仪.唐代新兴韵书《韵诠》考探.辞书研究,2007(3):130-137.
8.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