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搭配词典》读后
2011-04-02照亮
照 亮
(北京昌平回龙观通达园 北京 102208)
近来翻阅了《俄汉搭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总的感觉是,词典编者在指导思想上有贪多求全、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倾向。具体表现是收词、收义多,词的搭配模式和搭配例证多,但多而不当,多而无序,多而无益。现示例分述于后,与编者磋商,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搭配词典的收词
如果从语言和言语、理解和运用的角度将词典进行分类的话,搭配词典无疑应属后者。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词的搭配能力和规律,指出该词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哪些形式和哪一类词结合;其目的就是解决词的运用问题,帮助读者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说话和写作水平,因而它不必顾及词汇、语义的系统问题。它的选词标准主要是词的交际值和搭配值,即该词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同其他词组合能力的强弱。据此推之,比如:
1.现代生活中已经不用或少用的词可以不收,如“барин[旧俄]贵族,地主老爷,东家。баба①[俗](已婚的)农妇,粗俗的女人;婆娘;②[俗、方言]老婆以及барыня,барский,бабий”等。
2.搭配能力弱,只和少数词组合的词可以不收,如“назревать(幼芽、芽苞)长大;[口]脓疮灌满脓”只和почка,нарыв等几个词连用。又如“маска戴面具的人”、“кольцо[复]吊环”,搭配面也很有限。
3.可以自由地同其他词组合且又不大常用的词可以少收或不收,如“пленный被俘的,майский五月的,эксплуататорский剥削者的”等。
4.搭配形式和用词范围基本相同的同根词可以不收其派生词,如 “большой 大 的,небольшой 不 大 的,больший 更 大 的,наибольший 最 大 的 ”,只 收 “большой 大 的 ”即 可。 收 了“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共产主义的,импер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й帝国主义的 ”,就 可 以 不 收 “анти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反 共 产 主 义 的,антиимпериалистичекий反帝国主义的”等。
二、搭配词典义项的设置
《俄汉搭配词典》是双语词典,在多义词的义项设置上应该以原语词典为据,但是考虑到搭配词典的功能和对象,对原语词典的义项做一些取舍或调整也是必需的,但见词义就收或任意地合并词义却是不可取的。
词义是影响词的搭配诸因素中最重要、最直接、最普遍、最活跃的一个因素。词的搭配能力和范围受制于词的意义,不同词义往往有不同的搭配手段、搭配形式和搭配范围。如果把几个搭配形式或用词范围不同的词义硬撮合在一起,不仅破坏了原语词的语义结构,模糊了词义界限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而且也给词的搭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比如:воспитывать在原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①“教育、培养”;②“把…教育(培养)成…”。前者的接格关系是“~+кого-что”,后者为“~кого-что+кем-чем(或 каким)”或“~+изкого-чего+кого-что”,而《俄汉搭配词典》将其合而为一。这就抹煞了两个义项各自特有的搭配形式之间的差别,可能导致读者误解误用。
即使是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直义与转义,如果搭配形式与用词范围不同,也以分开为宜,如“выбираться(费劲地)走(驶)出”和“(好不容易地)摆脱”是两个词义,而《俄汉搭配词典》将其混在一起,给出的搭配模式是:“~+откуда(изчего),~+откуда(из-подчего),~+изчего,~+куда(ккому-чему),~+куда(на что)”,但实际上只有“~+изчего”才适用于它的引申意义。对后者不能提откуда、куда的问题,且后者搭配用词多表示“境况、状态”,而前者则多表示“处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情况在《俄汉搭配词典》中并非个例,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至于见词义就收,如“долой[口]离开,拿开,滚开;打倒;脱掉。мозг脑,脑髓;骨髓;(复)人才。заяц野兔;兔皮;兔肉”等,其中有的意义无论从交际值还是搭配值来衡量,都可以不收,多收不见得益善。
三、词的搭配模式的建立
词的搭配模式源自词在语流中的联系方式,但这并不等于说一个词有多少联系方式就要在词典中列出多少个搭配模式。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就其性质而言,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支配联系与附加联系、自由联系与必须联系之分;就其使用价值而言,有重要与次要、常用与不常用之分。我们在建立词的搭配模式时,理应选择那些常用的、典型的,在词义和语法上与词目词有直接联系的成分和形式,而不要或尽量少收那些与条目词没有直接联系或关联不大的。比如:
1.внизу(在下面,在底下)有两个搭配模式:①“动词+~,如лежать~躺(放)在下面”;②“кто-что+动词(第三人称)+~,如книгалежит~наполке书放在柜子底格”。这第二个模式就是多余的,因为кто-что的选择对внизу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副词只与动词发生关系。
2.形容词надлежащий(适当的)与动词的搭配模式:“动词+~ее+что,如принять~иемеры采取适当措施”,纯属“节外生枝”,形容词与动词无论在语法上还是意义上都无必然的联系。
3.март(三月)的几个模式:что+зa+~,如зарплатаза~三月份的工资;что+на+~,如графикна~三月份的进度表;что+前置词+~(相应格)(前面模式中的за和на难道不是前置词,为什么要单列出来?),письмоот~三月份来的信”。这些模式所表达的都是主导名词зарплата等的用法,март是从属词,读者如果想要了解这些搭配,一般是不会查找它的。
另外还有一种在动词词条中频频出现的模式:“动词+~”,如“изучать(学习);хотеть~想学习,собираться~打算学习,решить~决定学习,перестать~中止学习”等。这其实是俄语语法中动词性合成谓语组成的一条规则,前个动词为助动词,表示开始、结束、继续、终止或各种情态色彩,后者不定式为主导动词。语法规则具有概括性,它适用于一大群词,因此它们的组合并不是某个动词的搭配特点,不应收入词汇搭配。
四、词的搭配模式的标注
搭配模式的标注可以有多种方法:一是只标出语法形式,如词的接格关系等;二是通过疑问词提问标出搭配的语法意义,如куда、как等;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先标出搭配的语法意义,然后再标出表达该意义的各种语法形式。这种意义与形式兼顾,以意义统领形式的标法,可以做到条分缕析,既便于理解,也有助于记忆,所以为多数编者所采用。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标准一经决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贯彻始终,绝不许各行其是,任意而为。从《俄汉搭配词典》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它所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即“搭配按接格关系分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五花八门,什么标法都有。且不说不同词目的标法,即使同一义项下搭配模式的标注,也不能一以贯之。比如动词идти的一个义项“行走,去,来”,搭配模式共有27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只标注形式,如“~+вочто,~+начто。~ +ккому-чему,~ + 副 词,~ +изчего,~ +счего,~+откого-чего,~+почему,~+черезчто,~+мимо чего,~+впередикого-чего,~+междукем-чем”等,但也有形式与意义并标的,如“~+как,~+закем-чем(где),~+где(перед кем-чем)”(不知为什么前一个括的是где,而后一个括的却是передкем-чем)等。
在这27个模式中有三个“~+副词”,两个“~+закем-чем”。既然模式相同,又何必分别列出?如果彼此不同,为何又不标出所异?如果按意义标注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将三个“~+副词”改为“~+куда,~+откуда,~+где”。否则,读者面对这些杂乱无序的搭配模式,只能是一头雾水,不得其要领。
其次,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在数量上并不总是对等的:一种语法意义可以有多个语法表达形式,一个语法形式也可以表达多种语法意义。如果只按语法形式标注搭配模式,就可能曲解其语法意义,比如болеть(痛)的搭配:“~ откашля咳嗽得痛,~ от голода饿得痛,~отдыма烟熏得痛”等,《俄汉搭配词典》标注为“~+отчего”,似应理解为间接补语,而实际上它所表示的是因果关系,应为отчего。又如一致定语和非一致定语在俄语中表达的都是限定关系,但《俄汉搭配词典》对它们的标注却不相同,对前者用的是какой,视为定语,而对后者用的却是带或不带前置词的名词间接格,意为补语。试比较:
其三,某些搭配形式标注的用语不当,自相矛盾。比如:1.同一个语法形式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如对动词谓语的表述,时而用“~+动词(第三人称)”(мышьразводитсябыстро老鼠繁殖快),时而用“~+谓语”(залвмещает1000человек大厅可容纳一千人),显得混乱。2.同一个语法术语的外延忽大忽小,如куда本包括所有表示行为方向意义的语法形式,但在“выбрасывать(扔出)+куда”的模式中,它只指表示方向意义的副词(~вниз往下扔,~наружу往外扔),而其他的如“вокно往窗外扔,наулицу往街上扔,задверь向门外扔”等形式则全被排斥在外,分别另条标出。
五、词的搭配的例证
《俄汉搭配词典》在搭配例证的选择上,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妥:
1.不该把固定词组和词的一般搭配相混淆。固定词组和词的一般搭配有着本质的区别。固定词组的各个成分是不独立的,它们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一个概念,相当于一个词,起一种句法作用,一般不能随意拆开或更换,因此是封闭的。而词的一般搭配中每个词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是独立的,分别表达不同的概念,各自的句法作用也不相同,讲话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变更其单词或语法形式,因此是开放的。读者如果把固定词组当作一般搭配来理解和使用,那就必然要犯错误。下边是混淆的一些具体表现:
(1)把固定词组作为一个独立的搭配模式与一般搭配模式等同视之,并列在一起,如колыбель(摇篮),并列的有两个模式:①“动词+前置词+~(相应格)(битьсяв~и)”;②“в(或от,с)~и”。这后一个模式实际上是两个形式和意义均不相同的固定词组:“в~и(第六格),在孩提时”和“от(或с)~и(第二格),从童年起”。它们和“摇篮”有关,但并不指摇篮,而且形式固定。由于两个名词格的形式用的是同一个字母就将它们合并成一个词组,实在不妥。又如вчерашний(昨天的)的两个模式:①“~ее+что”;②“动词+~егодня(相应格)”。从后一个模式的两个例证看:“искать~егодня[口,讽]缘木求鱼”,“жить~имднем照老黄历过日子”,它实际上是按照两个固定词组的组成人为硬拼起来的一个模式,而且补语为什么不是день的相应格,而一定是дня的相应格呢?
(2)在词的一般搭配的例证中不加区分地加入固定词组,如глаз(眼睛)的一个模式“动词+~а”中,既有自由搭配“открыть~а睁开 眼 睛 ”,又 有 固 定 词 组 “протереть~а(头 脑 )清 醒 过 来,высмотреть~а[口]望眼欲穿”。
(3)将固定词组“идтинавстречукому-чему”的词义“协助”作为词目навстречу的一个独立意义收入词典。
2.自由搭配例证的选收掌握不严
自由搭配的用词,只要不违反逻辑,几乎是没有限制的,因此最好只选那些有代表性、启示性,可以举一反三的词例,收录太多则会使词典篇幅过大,徒增读者的负担,如большой(大的)共收了66个例证,显然偏多。
有些同属一个义类、一个语义场的词,可择其一二作为例证,不必列举太多,如“искусство(技巧、技艺)+кого”的例证:“~отца父亲的技巧,~спортсмена(或учителя,шофёра,повара)运动员(或教师、驾驶员、厨师)的技巧,~ столяра木工技艺,~руководителя领导者的技术”;又如“воспитывать(教育、培养)+кого-что”的 例 证:“~детей(或 сына)教 育 儿 童 (或 儿 子),~школьников(或студентов)培养 (大)学生,~ крестьянство(或молодёжь)教育农民(或青年)”等,起码括号中的词可删。
另外,有些搭配例证中的部分句子似显多余,如заяц(野兔)的搭配“动词+前置词+~(相应格)”下的几个句子:“охотник убилдвух~ев猎人打死两只兔子”和“собакагонит~а狗追赶兔子”,“собакаподняла~а狗把兔子惊起”等,这些句子中的主语对掌握заяц的搭配毫无意义。
3.有 些 例 证 缺 乏 时 代 感,可 以 不 收,如:“христианский социализм基 督 教 社 会 主 义,степенныйбарин 有 品 级 的 贵 族,губернскаябарыня省城的贵族,модныймагазин[旧]时装商店,моднаялавка[旧]时装店”等。
最后,应该客观地说,词典的工作浩繁而又庞杂,要做到尽善尽美,不出一点纰漏,是很难的。但是在经过一审、二审、终审和多次校对之后,还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却是很不应该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