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1-04-02唐亮丁仁厚程湘

当代医学 2011年27期
关键词:鼻骨鼻部冠状

唐亮 丁仁厚 程湘

鼻骨突出于面部正中,骨质菲薄,是颜面部最常见的骨折,占面部外伤骨折的59.3%[1]。急诊期诊治的的疏忽常可漏诊,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外鼻畸形、鼻中隔偏曲及鼻功能障碍(如鼻塞、头痛、流涕)等后遗症[2]。鉴于X线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局限性,我们对临床可疑鼻骨骨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MPR等多方位重建,综合观察,以明确诊断。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55例鼻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资料,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5例鼻骨骨折,男49例,女6例,年龄范围18~70岁,平均年龄36.1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拳击伤21例,钝器伤9例,撞伤8例,高空坠落伤5例。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鼻部肿胀、疼痛、出血、畸形、鼻腔阻塞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美国GE Bright speed Elite 16排螺旋CT机,常规行冠状螺旋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尽量后仰,定位线与鼻背平行,扫描范围为额骨鼻突至上颌窦后壁。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s,扫描野25cm,准直8×1.25,螺距0.625:1,扫描层厚及间隔均为1.25mm。扫描完成后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建,重建层厚及间距均为0.625mm,重建常规采用软组织算法及高分辨率骨算法分别观察软组织及骨骼情况,并使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三维容积重建技术(VR)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鼻骨骨折多表现为鼻骨体部连续性中断或正常弧形结构消失,断端成角或塌陷,可伴有上颌骨额突骨折、筛骨纸板骨折、鼻中隔骨折等。

55例患者中,单侧骨折19例,其中左侧7例,右侧12例;双侧骨折36例。单纯型骨折21例,其中单纯I型(线性骨折无移位)12例,单纯Ⅱ型(线性骨折伴移位)9例;粉碎型骨折6例,表现为鼻骨骨折同时伴有2条或以上骨折线;复合型骨折28例,表现为鼻骨骨折同时伴有邻近骨骨折,其中上颌骨额突骨折21例,额骨鼻突骨折3例,筛骨纸板骨折2例,眼眶骨折3例,鼻中隔骨折15例。

3 讨论

3.1 鼻骨应用解剖 鼻骨左右各一块,为上窄下宽的三棱锥形,突出于面部正中,相互连接于中线上。鼻骨构成外鼻的上1/2骨性构架,鼻下部为软骨及软组织结构。鼻骨上端以鼻额缝与额骨鼻突相接,后面深部中央为骨性及软骨性鼻中隔,外缘接左右两侧上颌骨额突[3]。鼻骨骨质菲薄,从鼻尖至鼻根骨质逐渐增厚[4]。又由于上颌骨及眼眶内侧壁骨质薄弱,故鼻部受伤时极易骨折,同时因外力作用的轻重、部位和方向不同,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有很大差别[5]。

3.2 鼻骨骨折分型 鼻骨骨折最易发生在鼻骨中下段,可仅为单纯鼻骨骨折,也可为多发粉碎性骨折,亦可伴有其他面部的骨折;同时可伴有鼻出血、鼻部畸形、鼻腔阻塞等症状。根据其受伤机制,将鼻骨骨折分为四型:(1)单纯型骨折(I型),只有一条骨折线,骨折断端错位≤1/2,且无明显成角;(2)单纯型骨折(Ⅱ型),只有一条骨折线,但骨折断端错位>1/2,或有明显成角畸形;(3)粉碎型骨折,有2条或2条以上骨折线;(4)复合型骨折,鼻骨骨折合并有上颌窦壁、眼眶壁及其他邻近骨折[6]。

3.3 鼻骨骨折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传统常规诊断鼻部外伤采用X线侧位片辅以轴位片,由于X线片的密度分辨率差,细小骨折难以显示。侧位X线片仅能显示中线部位前后移位的骨折,对纵行和无移位的斜行骨折无法显示,且不能显示骨折的侧别。因左右鼻骨重叠、摄片时X线的放大作用、摄影条件的选择对照片质量的影响等,可使鼻骨的骨折线显示较为模糊,加之鼻骨结构的特殊性,临床读片时易将鼻额缝、鼻上颌缝及眶裂与骨折线相混淆,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7]。

3.4 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能清楚的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程度及伴发改变,以冠状位扫描最为优越[8],因鼻骨骨折线常呈横行,而冠状位扫描其扫描线与骨折线垂直,可最大限度地显示骨折线,使鼻骨骨折线清晰可见,其局限性是对纵行骨折线易遗漏,并易与鼻缝相混淆。

多层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具有以下特点:扫描速度快、覆盖性好,减少患者的照射时间;扫描层面薄、图像清晰,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可避免漏掉细微骨折;拥有良好的图像后处理功能,重建速度快,可做任意角度及方位的三维图像重建,准确直观地显示骨折碎片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涉及的范围。MPR、VR是临床常用的CT后处理技术,MPR在冠状位扫描基础上生成矢状位及任意斜面的二维图像,由于重建层面薄,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9];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从最佳层面显示细小无移位的骨折线及骨缝分离,通过调节窗宽和窗位在软组织和骨窗之间相互切换,能够清晰显示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情况。VR将所有容积数据用于三维图像显示,在重组中丢失的数据信息很少,可完整显示骨折形态和骨折线的走向,显示的图像立体、直观,通过轴位旋转能从任意角度和方向观察骨折的部位、范围及骨折端的移位。

总之,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鼻骨骨折,在诊断鼻骨骨折中具有独特优势,对临床手术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郑永,马飞.高分辨率CT及三维重建对鼻骨骨折与鼻骨孔的鉴别诊断[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2):102-104.

[2]肖英,郑世信,姚利.急诊鼻外伤患者鼻骨骨折的诊治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0,11(6):321-323.

[3]朱普和,吴宗山,张立功.鼻骨骨折的CT诊断价值及其对法医鉴定的意义[J].安徽医学,2010,31(8):955-957.

[4]Rogers LF. Radiology of skeletal trauma[M].New York: Churehil Livingstone, 1982: 247.

[5]黄小雄,林生贵,曾伟金,等.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28-29.

[6]张金萍.多层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09,15(33):96-97.

[7]胡少平,宋准,周立强,等.双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鼻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109-110.

[8]苏茂婵.CT冠状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10):33.

[9]Schlosser RJ, Faust RA, Philphs CD, et al.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of congenital nasal anomalies[J]. Int J Pediatrotorhinolar yngol,2002,65(2):125-131.

猜你喜欢

鼻骨鼻部冠状
鼻炎发作 试试穴位按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孕中期21-三体胎儿单纯鼻骨低平超声表现2例
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分析
浅析鼻骨骨折行鼻骨复位术病人的护理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