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血竭外用治验糖尿病继发阴囊坏疽1例体会

2011-04-02曲晓伟

当代医学 2011年27期
关键词:血竭生肌坏疽

曲晓伟

1 临床资料

患者贾某,男,43岁。以“左足溃疡6天”为主诉于我院就诊,并以“2型糖尿病伴左足坏疽”为诊断入我院骨科治疗。症见左足红肿疼痛,伴多食、口干喜饮,高热;查体:左足红肿,皮色紫暗,多处溃疡,其内可见棉絮状坏死物,渗出明显,伴恶臭味;测随机血糖14.0mmol/L。积极给予抗感染、降糖治疗,并急行左下肢截肢术,病情稳定。2d后诉阴囊肿痛,左侧阴囊局部皮色紫暗,伴有异味,体温39℃,行血细胞分析结果示WBC19.08×109/L,阴囊彩超检查结果示双侧附睾回升欠均匀,睾丸内血流信号减少,急转我泌尿外科诊治,考虑糖尿病继发阴囊坏疽。积极给予抗感染、降糖治疗,1d后左侧阴囊皮肤局部破溃,并有脓性分泌物,伴恶臭。给以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查见粪肠球菌。急性阴囊清创术,术后积极抗感染、降糖治疗,每日给以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脓腔,治疗3d后,创面仍有脓性分泌物,病情无明显好转。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龙血竭胶囊药粉外撒创面,无菌纱布填塞,每日1次。1周后,创面清洁,无明显渗出,肉芽组织生成明显。效不更方,继续治疗2周,切口完全愈合,无明显渗出液,无红肿疼痛。患者病情稳定,给以办理出院。

2 讨论

阴囊坏疽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严重的急性阴囊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占外科住院患者总数的0.36%,具有发病急、进展迅猛、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多由尿道、阴囊及会阴部感染诱发,病变多局限于阴囊、阴茎皮肤及皮下组织,严重者可蔓延至会阴、双腹股沟及下腹部,甚至可蔓延至腋下,深度可达阴囊全层[1-2]。针对糖尿病继发者,感染难以控制,引流创口难以愈合,治疗较为棘手。

本病属中医学之“囊疽”、“脱囊”等范畴。《外科理例——囊疽》曰:“一人逾六十,阴囊溃痛不可忍,睾丸露出……”生肌法是中医药治疗皮肤创伤的一项重要治疗法则,生肌中药通过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作用,促进皮肤缺损修复。

血竭原名骐驎竭,始载于《雷公炮炙论》玉石部,为中药外治皮肤损伤中最常用的生肌药物[3]。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温、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肺、脾、肾三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等显著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肌圣药龙血竭具有抑菌、抗炎、镇痛、降糖、降脂等作用,能促进创面Ln、Ⅰ型胶原蛋白分泌,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及创面修复等[4-7]。本例患者阴囊清创后,外用龙血竭胶囊药粉,创口愈合较好,效果灵验。

综上,临床医师需提高对糖尿病继发阴囊坏疽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脓成清创者,可外用龙血竭,效果较好,临床值得推广。

[1]朱太平,朱彦昭,蒋丽娜.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坏疽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72.

[2]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50-1951.

[3]颜燕艮,何振辉.古籍文献中以生肌类功效命名的外用古方浅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3):234.

[4]刘爱军,朱永红,赵钟祥,等.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3):260.

[5]陈玉立,陈素,刘向明.龙血竭镇痛和阻滞神经传导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446-2447.

[6]师梅梅,杨建雄.龙血竭胶囊的体外抗氧化研究[J].中成药,2007,29(11):1591-1594.

[7]蔡红兵,黄少慧,邓燕.龙血竭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7):19-20.

猜你喜欢

血竭生肌坏疽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Simmering Pus and Forming Flesh" in Treating Anorectal Diseases by Extern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