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少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举措
2011-04-02杨树梅
杨树梅
院外急救由于紧急、病种多样、涉及面广、患者病情错综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意外情况发生多等多种原因,产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 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急救人员未转化服务意识观念,与患者缺乏有效沟通。
由于急救中急救人员工作任务繁忙,加之长期接触急、危、重患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及时,表情淡漠,态度生硬,缺乏同情心,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
1.2 急救反应时间长
常见影响因素:未询问清楚出车地点及联系电话;司机对道路不熟;急救人员意识不强,未及时出车;联系电话中断,地址不清,道路交通堵塞;急救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出车地点较远等。
1.3 救护车内药械配备不全,仪器设备未处于良好状态。
1.4 专业水平欠缺,操作技术水平不够熟练,医学知识不全面
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大多不固定,未经过专项培训,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
①抢救记录不及时,不完善;②不重视护理文书书写,字迹不清,记录不全;③抢救时间与医疗记录时间不符;④求救电话不详细,未进行仔细询问及记录,常致急救车空转,找不到患者,造成家属投诉[1]。
1.6 执行各项制度不认真,风险意识淡薄
1.7 未履行告知义务,忽视患者的知情权
急救人员往往因时间紧迫而忽视对患者及家属告知所做治疗和操作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未取得知情同意,以致意外导致纠纷或投诉。
1.8 收费问题导致纠纷
部分人误认为“120”急救是免费服务而拒绝交费,有些则对收费标准有异议,有些因经济困难无法交费,有些则属于无理取闹,拒不交费。
1.9 社会因素
出于经济利益驱动,少数人滋生“要想富,吃医院”的思想,在诊治过程中钻医院规章制度漏洞,以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
2 针对常见原因,提出以下举措,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1 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院外急救的对象大多是急、危、重患者,往往因为患者及家属缺少疾病知识,对病情变化及抢救措施不理解而造成医疗纠纷。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急救人员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我们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对患者及家属生理、心理方面的服务,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尊重。
2.2 缩短急救及反应时间
急救人员应时刻牢记:“时间就是生命”,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应做到:加强急救人员责任心,确认出诊地点及联系电话,及时出车,驾驶员必须熟悉地理环境,掌握重要建筑物的位置及街道名称、布局、走向,让急、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并快速被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2.3 加强急救药械、仪器设备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救护车内各种药械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标签明显;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保持急救药品、物品100%完好。各班认真做好交接工作,用完药械及时补充,损坏仪器及时报修,以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2.4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急救人员能力和水平
院外急救患者往往具有病情危急、预见性低、病谱广泛、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急救人员具有全面的急救知识及技能,所以必须强化急救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理论学习,做到在急救过程中迅速准确判断,熟练处置,减少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
2.5 规范医疗文书管理,防范医疗纠纷
医疗护理文书记录是检查和衡量医护人员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2],具有法律的有效依据。院外急救虽然时间短,我们仍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地完整记录。
2.6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对患者实施急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更要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发现纠纷苗头时,应及时制止或化解,及时听取各种反馈信息,分析患者的抱怨和不满,及时处理问题,尽可能减少纠纷发生[3-4]。急救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向患者传递医疗信息应充分、适宜,尤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的告知更要突出,对于病情有危险者,与家属谈话时注意语言的恰当与合理,既要讲明情况,又要防止家属因不能接受现实而迁怒于医务人员。
2.7 合理收费,提高全民素质
要让患者知道目前院外急救属于有偿服务,严格按收费标准执行收费,且必须在抢救后方能执行收费,对经济困难者可适当减免。除此之外应提高全民素质,让群众充分了解医务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2.8 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是防范纠纷的重要保障
从发生的医疗纠纷来看,大多数是由于不遵守医疗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或医疗制度存在缺陷所致,所以我们应做到重点防范,管理正规化,工作制度化,操作规范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林丽云.急诊抢救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与防范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6):720.
[2]张红梅.急诊护理纠纷的易发环节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7,3(4):52.
[3]林玉冰.浅析门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与对策[J].海峡科学杂志,2007,8(8):76.
[4]薄广炽.浅谈医疗纠纷的协商解决[J].当代医学,2010,16(3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