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
2011-04-02柳春波
柳春波
(昌吉学院外语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一、引言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听力教学已经成为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难关。外语教师必须把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成果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的听力能力有实际的突破。在诸多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Krashen的输入假设模式被语言学界认为是涵盖内容全面和最有影响的外语学习理论之一。本文在论述Krashen的“i+1” 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如何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中去,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期望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i+1”理论的内涵
“i+1”理论,即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i+1”语言输入假说。该假说是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人们如何获得语言。根据Krashen(1983:32)的观点,“学习者习得(不是学得)语言是通过理解稍稍超出学习者现有(已经习得的)语言能力的语言项目”。[ 1]也就是说,只有学习者理解了含有“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结构时他们才能习得语言。Krashen用一个公式简洁地表述了他提出的可理解输入这一观点。Krashen认为习得者的现有语言水平是i,习得者将要达到的下一个语言水平是i+1。如果学习者想要提高英语水平,语言输入既不能远远超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即“i+2”),也不能太接近其现有水平,以至于学习根本没有挑战性(即“i+0”)。 也就是说,学习者要想有效地学习语言,他接触到的语言输入必须不太难也不太容易且重复出现,即语言输入等同于i+1水平,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根据Krashen的“i+1”语言输入假说,最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四个必要条件:(1)可理解的,即语言输入必须是能够理解的。(2)有趣的、关联的。语言输入的材料必须真实而有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语言学习焦虑,使学习者在情感状态最佳的条件下,习得语言。(3)不按语法顺序的。自然的语言习得,不需要进行过分的语法干预。(4)足够的输入量。以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前提,获得足量的语言输入,学习者就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2]
三、如何以“i+1”理论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
根据Krashen提出的“i+1”理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发展的新途径。
1.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根据“i+1”理论,语言输入材料如果太难理解,或太容易,学习者就不能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这样就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语言输入必须是学生能理解的语言信息,必须符合学生已有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当前的实际水平。如果语言输入信息的难度远远超出学生可接受的水平,教学效果就不会显著。然而,语言输入材料太过简单,学生则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避免给学生提供过难或过易的语言输入材料,造成课堂学时的无谓浪费。因此,选择难度恰当的听力材料,是实现听力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应从篇幅、生词量、语速、题材等多方面考虑,合理选用听力教材上的内容和练习,并结合学生关注的话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适当补充。教师授课可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信息。具体地讲,从短句到长句,从句子到短文,从短文到对话,循序渐进。教师应充分备课,在播放听力前教师应讲解材料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点及思考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促进可理解输入。听力播放中,教师在涉及必要的难点、重点、文化知识等地方可暂停播放,以便讲解,从而增加学生的可理解输入的量。
2.给学生提供“有趣的、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输入
“输入应该是有趣的、关联的。注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输入所起的过滤作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外语学习的自信心,减少学习者的焦虑感,简短或消除开口之前的沉默期。让学习者在最佳情感条件下,产生真正的习得。”[3]长期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模式单一,即采用“放录音,学生做听力,教师讲解及校对答案”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听力课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听力课堂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i+1理论,语言习得依赖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获得,不仅需要学习者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还要直接参与交际,通过各种交际手段使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变成真正可理解的语言材料。”[4]因此,新型听力课堂教学,应该采取视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交际、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播放或节选电影、电视节目的片段,安排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人物配音、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播放自己录制的报道校园生活的英语新闻小短片,教师借此活动可鼓励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视听说逐步把语言知识变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视听说相结合的新型听力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听力教学中沉闷的气氛,而且为会话提供了素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听力材料的内容,通过其它形式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如和学生交谈、要求学生做总结、复述、即席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总之,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话题,为他们创造轻松活泼的英语学习气氛,减少情感焦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3.“不按语法顺序”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
“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输入应该是大量的含有丰富结构的自然输入,是粗调的、未进行任何调整的语言输入,而不是精调的输入。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i)挑选新的语言知识(i+1)。”[5]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给学生讲解听不懂的材料时,许多教师把原文逐词逐句读出,翻译或分析文章结构,这种教学活动注重语法知识和语篇结构的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根据“i+1”理论的观点,教师讲授语法,不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接触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让他们按自然顺序习得语言的基本规则。过分语法干预,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使学生不能自然地习得语言,违背了“i+1”理论提出的不按语法顺序的原则。因此,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上。新型听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是辅助人员,帮助学生检测其对听力材料的掌握。学生应全神贯注地边听边记,尽可能使用各种听力策略和技巧去捕捉信息。当学生听不懂材料时,应采取引导的方法,注重听力策略的培养和听力技巧的训练,适当讲解语法知识。教师可结合听力材料内容训练学生灵活使用各项听力策略,使学生在听力练习过程中能够使用一种或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加强听力技巧的训练。例如,播放听力前要求学生快速浏览题目和选项,并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帮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4.给学生提供“足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根据Krashen的“i+1”理论,只有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学生才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课堂为基础,学生接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是课堂。然而,仅靠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可理解输入达不到一定量的标准。一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语言输入信息。另一方面,大学英语听力课时非常有限。这些因素使得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量十分有限,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听力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英语听力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在听力课堂上,应建立视听说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次,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交际的氛围,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比如,鼓励学生组建英语社团,定期组织英语角活动,邀请外教或英语教师参加。举办英语诗歌朗诵,英语歌唱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戏剧表演,英语辩论赛等活动。充分利用学院的广播站,播放丰富的英语节目,广播稿可以是英文原声节目,也可以是学生自编的英文稿件。每周定期为学生放映欧美原声电影。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实用的听力材料,如VOA、BBC。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听力网站,如在线英语听力室http://down.tingroom.com/ ;听力课堂http://www.tingclass.com/。这些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四、结语
Krashen的“i+1”理论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从它的理论基础出发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语言输入问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建立视听说相结合的新型听力课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在非语法顺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给学生安排既有趣又关联的语言输入。“i+1”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证实和认可。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errell,T.D.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M].Oxford: Pergamon.1983:32.
[2][4]周秀苗,罗莉莉.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百色学院学报,2009,(2):79-82.
[3][5]朱翔.i+1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3):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