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太宗的纳谏思想
2011-04-02杨圣琼杨志城
杨圣琼 杨志城
(1.浙江传媒学院 杭州 310018;2.梳子铺镇人民政府 湖南 永州 425117)
纳谏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纵观历史,没有哪一个帝王像唐太宗这样善于纳谏的。可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纳谏与进谏,总是加以讴歌,而对包括谏议性质在内的谏议理论及其政治效果等问题,却极少研究”。[1]本文认为,唐太宗的纳谏思想具有完整的体系,需要系统地梳理,以为当今社会提供借鉴。
一、唐太宗为什么善于纳谏
唐太宗纳谏,除了基于“安人理国”的政治需要之外,主要与他在吸取隋亡教训过程中,形成的君臣观分不开。他说:“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2]唐太宗仔细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他行事不合君道,却又没有臣子的匡谏,结果君暗臣谀,王朝倾覆。
从隋亡教训中,唐太宗对君臣关系有了新认识。他认为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遇到君主失误的地方,臣子必须进谏,才能挽回损失,匡正社会。反之,若君主失去了国家,“臣也不能独善其家”。[3]因此,君臣是“义均一体”的,遇到君主做得不对的地方,臣子就应该毫无保留地指出。这样唐太宗指出了君臣是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利益,应共理天下。这就是唐太宗的君臣观。
唐太宗的君道观其实就是他的君臣合道论。所谓“义均一体”,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道或道义结成一统,君有君道,臣有臣道,以成治道。他说:“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4]唐太宗的君道观是对君臣关系的重大发展,它反映了统治者在农民起义打击下的怯弱,不再是君主一个人治理天下,而是君臣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结成一体,共同统治百姓。这应是封建统治强化的开始。
关于唐太宗纳谏的原因,清代史学家赵翼说:“盖亲见炀帝之刚愎猜忌,予智自雄,以致人情瓦解而不知,盗贼蜂起而莫告,国亡身弑,为世大谬。故深知一人之耳目有限,思想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5]这一论述是很有见地的。
二、唐太宗的系列纳谏办法
唐太宗以善于纳谏扬名于世,自然在他的纳谏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方法:
一是虚心求谏。他说:“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6]为了鼓励群臣进谏,唐太宗把他们的奏章粘到墙壁或屏障上,朝夕瞻仰。唐太宗这种虚心纳谏的态度,对臣子谏诤是个有力鞭策。
二是导之使谏。他说:“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朕闻龙可亲而驯,然喉下有逆鳞。卿等不避犯触,各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忧宗社之倾败。”[7]唐太宗感受到了臣子的难处,把纳谏与王朝的衰败联系起来,鼓励臣子大胆谏诤。太宗看到一些官员奏事时,呈现一副恐惧的样子,连言语都颠三倒四,于是再三强调,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怃”。[8]他为了引导臣子谏诤,可谓谆谆教诲,所以唐初形成的满朝文武谏诤之风,是与唐太宗的引导分不开的。
三是恭谦听谏。唐太宗深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指出君主即便至尊至圣,也不能自圣、自贤,要承认别人的长处。他说:“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子守谦恭,常怀畏惧;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尚有不足之事,谁肯犯颜谏奏?”[9]在唐太宗看来,君主虽贵,但思虑难免有失,需要臣子的辅佐。倘若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再没人敢进谏,而危亡也就不远了。
四是师友视之。唐太宗在读史过程中,发现许多帝王都因知识、道德上的缺陷而败亡,即“骄淫而取败者,不可胜数”。[10]他吸取教训,意识到处于政治中枢的君主有必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就是把那些有才能的人当作自己的老师。他说:“每思臣子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代之。”[11]身为九五之尊,且才华横溢,却愿屈己做别人的学生,可见太宗纳谏的诚心。
五是进行奖迁。唐太宗在纳谏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虚己之心和感激之情,不但进行言语上的赞赏,而且进行物质奖励和给予官职升迁。如贞观元年,有个人被判死刑,大理少卿孙伏迦进谏,此人“法不至死,无容泛加酷罚”。唐太宗认为说得对,便赐给他兰陵公主园,价值百万。许多人表示不解,唐太宗说:“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12]魏征因谏诤中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与朝政。王圭能直言谏诤,马上被迁黄门侍郎。这对激励谏诤之风是个有效的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是创建制度。唐太宗为了听到更多的逆耳之言,避免执政过失,还对臣子谏诤进行制度上的规范。他下诏:自是宰相入阁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这叫谏官随相入阁议事制度。[13]这就便于谏官就军国大事发表意见,及时向皇帝献计献策。为了给兼听博采创造条件,唐太宗规定京官宿省制度,要求京官五品以上轮流宿中书内省,以备随时召见,询问外事,了解民间疾苦和政教得失。[14]这几种制度的创设,使臣子谏诤有了制度上的规范与保障。而君臣的鱼水关系也得到了加强,在更大程度上避免了政治上的失误,对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积极作用。
三、唐太宗纳谏的作用分析
唐太宗不但提出了一系列纳谏方法,而且也论述了纳谏的许多功用。
其一,明己得失。唐太宗认为历史上失败的君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闻已过,或闻过而不能改。隋炀帝刚愎猜忌、拒谏饰非,结果国亡身死,教训深刻。因此,君主必须以“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为戒,通过纳谏来听取批评,修正错误。唐太宗说:“人欲自明,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15]在他看来,君主只有虚心纳谏,才能明了得失,振兴朝纲。若自作聪明,则危亡不远。
其二,避人蒙蔽。唐太宗认为,亡国之君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闭目塞听。帝王惟有广开言路,才能体察民情,洞悉幽隐,防止权臣蒙蔽君主,欺下瞒上。他指出:“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16]这说明唐太宗纳谏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即避免受到蒙蔽。
其三,防止谗佞。唐太宗认为奸邪谗佞是扰乱乾坤、危害社会的“蟊贼”。他说:“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17]在他看来,别说昏君,就是正明的君主任用奸臣,也不能治理好国家。而纳谏是辨奸去谗的重要手段,所谓“猛兽处山林,藜藿为之不采,直臣立朝廷,奸邪为之寝谋”[18],敢谏之臣可以为朝廷清除奸佞。因此,只有鼓励大臣谏诤,才能明得失,杜谗邪,安天下。
其四,增进修身。唐太宗认为君道之本是修身。君主必须“戒骄逸以自防,纳忠谏以自正”。[19]修身养性固然主要靠自省、自防、自制,但也要借助群臣的帮助。他一再把谏臣比做能工巧匠,把自己比做泥土、金属。认为君主只有经谏臣的修正,才能成为明君。他告诫太子:“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20]在他看来,谏诤有如墨线,它能测量出君主的曲直。君主即便昏庸,若能虚心求谏,也可成为圣人。
其五,促进邦兴。唐太宗认为纳谏不但有益修身,而且关乎国家兴亡。他说炀帝亡国就是由于他身边没有忠贞的大臣,自己犯了过错也不知道,结果“恶积祸盈,灭亡斯及”。在他看来,人君不论才智多高,都必须借助忠臣的辅佐,这样才能“身安国宁”。[21]正是基于这种对纳谏与国家危亡关系的深刻认识,唐太宗虚心求谏,谦卑纳谏,此所谓“智者进言,国家之利”也。[22]国家的兴盛是离不开臣子谏诤的。
总之,唐太宗在自己的纳谏政治实践中,提出了系列方法,产生了多方面的政治功效,形成了系统的纳谏理论体系。不但开创了纳谏的一代新风,而且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书城.中国帝王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社,1992.
[2][4][6][7][8] [10][11] [12] [13] [14] [15][16][17] [19] [21] 吴兢.贞观政要[M]. 卷2.长沙:岳麓书社,1996.
[3] 贞观政要[M].卷3.长沙:岳麓出版社,1996.
[5]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M].卷23.北京:中国书店,1987.
[9] [18]贞观政要[M].卷6.北京:中国书店,1987.
[20] 贞观政要[M].卷4.北京:中国书店,1987.
[22] 刘煦.旧唐书[M].第8册,卷七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