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浅析旅游资料的英译
2011-04-02梁媛元
梁媛元
(昌吉学院外语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一、引言
旅游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旅游资料的英译问题亦由此变得愈发突出,如何准确恰当地把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介绍给外国游客,促进中外交流, 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纵观我国目前旅游翻译资料的现状,虽不能说乏善可陈,但至少是良莠不齐,问题重重。
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往往陷入诸多困惑,例如,是直译还是意译,是归化还是异化等,这些都属于翻译中的悖论(paradox)。翻译中的悖论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翻译是翻译原作的词语还是思想;译文读起来当像原作还是译作;翻译当体现原作的风格还是译者的风格;译者是否有权对原作进行补充或删减;诗歌翻译当译成散文还是以诗译诗[1]。围绕翻译诸悖论产生的众多翻译理论形成了一场或势均力敌或此消彼长的拉锯战,翻译问题由此悬而未决,译者一旦为悖论所惑,则顿觉进退维谷,无所适从。
那么从事旅游资料翻译的工作者们面对这一局面究竟该作何选择呢?笔者认为译者首先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即悖论本身是无法消弭的,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悖论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接受它的存在。在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能做的是根据旅游资料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有效的翻译。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旅游资料的翻译,可以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下面首先介绍一下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内容。
二、文化翻译观的内容
欧洲的翻译理论一直就有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之分, 前者强调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后者则将语言学的某些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要求译作与原作“等值”、“等效”。虽然奈达曾通过研究《圣经》的翻译,指出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问题[2],但是当代的欧美研究者大都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
在我国翻译界,学者们大多持文艺学的观点,但近年来文化学派悄然崛起。他们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完全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蕴意的理解,因此他们主张突破语言本身的束缚”, 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3]。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来看,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等等。[4]
由此看来,翻译不仅要顾及语言差异,更应关注文化差异,翻译的目的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因此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才是译者所应考虑的重中之重。
三、旅游资料的目的
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对旅游资料的翻译颇具指导意义,这一点可以通过分析旅游资料的目的和特点得以看出。一般来讲,信息性、情感性和诱导性是文本的三种功能。通常情况下,特定文本总是以其中一种功能为主,另外两种为辅,那么旅游资料的功能为何呢?我们认为旅游资料兼具诱导性功能和信息性功能,其中诱导性功能为主,而信息功能是实现诱导功能的前提。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其目的是吸引游客,激发兴趣,增强乐趣,传播文化。但是,这个诱导性目的的取得必须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为前提,因为读者总是通过阅读旅游资料获得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然后决定去游览某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性功能和诱导性功能之间的关系是:前者是前提,后者是最终目的。既然这样,翻译旅游资料的过程就涉及到把信息从原文转移到译文的问题,而信息转移的难度往往在于文化因素的转移。
那么在翻译旅游资料时该怎样进行有效的文化处理呢?笔者认为按照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应当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以中国文化为取向的“文化传真”原则与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
所谓以中国文化为取向的“文化传真”原则,就是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尽量多地宣传中国文化,尽可能地在译文中将中国的文化特色真实的传达出来,因为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文化交流,而且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外国旅游者的重要目的之一。
所谓以译文为重点,就是主张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调整旅游资料的信息量与篇章结构,让译文读者轻松地了解所需的中国文化信息,增加旅游兴趣,达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无论旅游资料是什么内容,什么文体,都围绕着向读者传递信息和文化背景知识这一点,让读者读懂、接受是最重要的,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要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易读易懂。
按照这两条原则的要求,译者首先必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即必须深谙中西文化差异,如此方能在旅游资料的英译过程中处理好文化因素,下面笔者将粗略分析一下汉英旅游资料的文化差异。
四、汉英旅游资料的文化差异
(一)词汇层面的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地理、历史、宗教、传统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会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即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空缺以及词汇冲突, 这些词汇往往就是王德春教授所说的“国俗语义词”,也称作“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比如“阴阳”、“八卦”、“五行”、“气功”、“太极拳”等词汇,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 一些食品的称谓也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 例如我们可以把“粽子”解释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但是外国游客如果不知道屈原和龙舟节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的原因,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传递过去。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类词汇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另一种现象就是在两种文化里,有些词指称意义相同, 但其联想意义或隐含意义不同。例如,中国很多旅游景点的古代建筑上都刻有龙的图案,中国人自视为“龙”的传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龙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象征,可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一词是“凶残”的魔鬼,“可憎恶的象征”,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二)汉英旅游资料的文体差异
中国文化是艺术的,主要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理属性方面,是以抒发主体情感为主的表现艺术,而西方是科学的,侧重自然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形式)方面,是以模仿自然为主的再现艺术,因此汉语的旅游文本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与表达,意境在情不在景,而西方旅游文本则着力于对客观景物的完美再现,以创造真实的典型的客观环境为己任,重点在景不在情,例如:
夕阳西下,钟声悠扬,飞鸽满天,提琴奏鸣,情人相拥———游客坐在舒适惬意的咖啡馆中,将此美景尽收眼底[4]。
Bells chime, flocks of pigeons crisscross the sky, violins play, couples embrace in the sunset—the visitor takes it all in from a congenial café.
此例中的汉语文本辞藻华丽,四字词组居多,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读者从中获得的只是一些笼统抽象的信息,而译文则完全不同, 用词平实简单, 讲究事实, 描述具体。中国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人追求的多是虚虚实实、遮遮掩掩的朦胧美;而英美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崇尚一种简单明了、实实在在的明快美。
(三)汉英旅游资料的句式差异
汉英文字的句式差异表现在中国人多采用归纳法,即先描述或先叙理由,后作结论,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却正好相反,他们往往采用演绎法,即开门见山摆出结论,然后再推演。如:“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语婉转,流水潺潺。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译文为:“One of Sichuan’s finest spot is Huanglong (Yellow Dragon), 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 the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 ha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从上例可以看出, 汉语文本先用优美的语言对景点作了细致的描述,然后才道出景点的具体所在,而译文则将最重要的信息作为主题句置于句首——黄龙是什么,位于何处,这是因为英语重客体,重形式上的逻辑关系;而汉语重关系,重意会,重主体,尤其注重主体的感受。在英语中各种短语、从句围绕核心句(即主句)通过相关的联系词复杂地组合在一起, 表达出一种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的逻辑意念。西方人认为,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将其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描述其静态的特征,沉思其不变的属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认识主体——人置于一固定点上,人固定了,被认识的客体才能真正处于静态。这正是中西方文本句式差异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翻译时应当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思维差异,灵活转变句式结构。
五、结语
旅游资料的目的是吸引游客,促进文化交流,因此笔者认为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来指导旅游资料的翻译可以行之有效地解决很多翻译中的问题,译者要想译好旅游资料则必须熟谙中西文化差异,如此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切实达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Швейцер А. Д.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Статус, проб лемы, а спекты[M]. М., 1988: 61-63.
[2]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1-7.
[3]杨仕章.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之统一[J].外语学刊, 2000,(4): 66-70.
[4]张柏然,许钧.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