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1-04-02余钰琪
余钰琪
(池州学院 政法管理系,安徽 池州 247000)
传播学视角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余钰琪
(池州学院 政法管理系,安徽 池州 24700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对大众心理需求把握、对传播媒介和传播方法的采用以及对传播内容的提炼等问题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
融入了世界范围内的“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是一场全面、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它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文化、政治、心理等各方面的“革命”。
然而,相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步伐却慢了很多,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值得研究,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包括受众、媒介、传播内容等几方面的原因。
1 社会转型时期导致受众发生心理变化
1.1 大众价值观呈多元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的弱化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倾向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明显标志。众所周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国的社会文化一直就是一种泛政治文化,即是一种处于政治架构下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也完成了由单一价值观念向多维价值取向的过渡。目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各个不同,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原有的文化形态相互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倾向已经基本形成。
在这种多元的社会文化冲击之下,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变得多元化。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随之出现的是很多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的交流,也由原来的科技、经济领域逐渐扩展到思想和文化领域。西方各种大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涌入我国,其中不乏优秀的思想、文化,但却也有不少是糟粕思想、垃圾文化。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受到扭曲,他们在生活中奉行“享乐主义”,一味的追求物质,极度关注实际利益,对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1.2 噪音干扰——苏东剧变及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影响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2.1 苏东剧变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的一次重大的挫折。苏东剧变使战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下子落到了低谷,一方面共产党在苏东各国丧失了政权,使社会主义阵营骤然缩小许多,以致于反社会主义势力欢呼“共产主义彻底失败了”。另一方面,在共产党没有执政的国家,共产党的队伍也在减少。苏东剧变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苏东剧变给马克思主义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些原来相信马克思主义、相信共产党的的进步人士开始怀疑、甚至质疑马克思主义,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对世界政治的影响。西方的反社会主义势力则趁机大造舆论,污蔑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一度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1.2.2 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马克思主义受到怀疑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意思就是中国的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靠中国人民自己探索,要走一步看一步。改革的方向是“过河”,方法就是“摸石头”。从理论上看,“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在中国改革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工人下岗。据统计,国有企业改革导致3000多万人下岗,虽然通过推进再就业工程,其中绝大部分人都重新上岗,但是整个经历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大规模的国企工人下岗,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在很多老百姓的眼中,对国有企业改革有这样一个误会:国企改革就是要让人下岗。
农民失地。中国的经济体制要从农业经济转向新型工业经济必然有一个农民丧失土地的问题。据估计大约有5000万农民在改革中失去土地。在对这些失地农民的安置过程中,有一部分农民是安置好了的,但也必须承认,有很多没安置好,尤其是通过单一的货币方式来补偿效果不是太好,使得很多农民在失地以后的福利下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中国的经济利益结构调整是从少数人的利益增长开始,然后才能波及到整个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富”的带动“后富”的。实际上,人们对贫富差距的不满情绪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公上,往往把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归结为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获得收入的机会不均等这些方面。因此,改革带来的二元经济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给社会正常的贫富差距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问题如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负面效应的集中释放,也就容易导致负面效应承受者对改革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在享受增长的同时引发对增长的各种怀疑,甚至是对目前整个改革的方向产生怀疑,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传播方法亟待改进
2.1 传播媒介没有得到很充分的利用
2.1.1 传统的传播媒介 传统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在我国,报纸历来是主要的媒介形式,报纸以其发行面广、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等特点,是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同时,报纸的发行对象明确,一般报纸都有固定的发行区域和接受对象。五四运动时期,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利用报纸《新青年》,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进行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播方式的不断进步,曾经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阵地的报纸似乎被人们所淡忘。除了一些党报或者机关报上能够看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关内容,大部分报纸已经基本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子。
广播主要特点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感染力强。虽然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丰富,在新旧传播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的受众范围逐渐缩小,但是广播的受众范围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广播节目之一。在全国新闻传播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号召力,固定听众曾经数以亿计。但是,在各种新型传播媒介的冲击下,这个栏目的听众人数也处于明显的下降的趋势。现在的广播媒体,应该遵循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努力使自己的传播适应人民的生活方式。
相比前面两种传统的传播媒介,电视无疑具有更多的优势。电视综合了文字、声音、图像、色彩、动态的视听传播,既具备报纸的视觉效果,又具备广播的听觉功能,还具有报纸、广播所不曾具备的直观形象性和动态感。然而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电视这个媒介中的传播方式还是主要以新闻、时评等形式出现,忽视了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
2.1.2 新兴的传播媒介 网络传播以其广泛的影响、最低成本的投入、最丰富的媒介应用、最宽阔的信息平台、最广大的发布载体对传统的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网络传播的内容来看,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传播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各有特色。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网站,也只有“马克思主义研究网”、“马克思主义文库”等寥寥几个。在传播方法上,也基本上还是“理论的介绍”、“学术交流”等一些传统的版块。有些学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些文章立足于现实问题,立意也很新颖,理论分析的也比较有深度,但是个人发出的声音还是太“渺小”,很快被网络传播的信息“海洋”所淹没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这个平台,更没有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主要特性——交互性,在与其他信息的网络传播的比较中已经处于落后的地位。
2.2 传播手段不够人性化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大地震。在地震发生后,我国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一举突破以往旧的宣传和报道手法,以人性化的传播手段给灾区人民和关注灾区的国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
在我国,在传统新闻理念的局限下,灾难报道表现出某种固定的宣传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聚焦于政府行为,报道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官员在灾难来临时的表现,忽略了受灾的主体以及平民视角的平衡呈现;第二,淡化灾情,在灾害面前依然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自始至终都把抗灾救灾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列为报道的重点;第三,媒体始终保持远离灾害的“旁观”立场,对于灾情的表述习惯性的就事论事,报道因为缺乏现场和细节导致人文关怀缺失。这样的新闻传播手段已经很难让受众感到满意,也是对受众知情权的不尊重。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周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献给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一周年》,既展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凝聚力量,同时也展现了灾区人民的勇气和坚强,并颂扬了国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和大爱精神。这种人性化的新闻传播所产生的效果之好,跟那些冷冰冰的新闻传播手段比较起来,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新华网发表的《幸福从“吉娜”开始——北川重组家庭集体婚礼见闻》,网易制作的纪念专题《房子》,《信息时报》发表的《悄然嬗变中的汶川干部观念》、《羊城晚报》发表 《一个灾区志愿者的“原生态”》,《南方都市报》制作的《珍爱——5.12大地震一周年影像录》专刊,在立体展示震区灾后生活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人性化、人情味安抚着灾民的情绪,让关心灾区的国人为之动容。
以上这些新闻传播手段都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大众的生活和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着大众的生活和实践,它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应该贴近大众生活,“以人为本”,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
3 传播内容没有贴近大众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的指导思想。反观我们这些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更多的仍然只是空洞的说教,并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如果不能跟大众的实际生活、大众密切关心的实际问题紧密的结合,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只能引发人们的逆反心理,也就无法做到大众化。
例如,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各地纷纷组建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讲团,宣讲团都是来到基层第一线,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为主,宣讲的形式也基本上都是采用讲座、板报、标语等形式进行的。经过这些宣讲活动,作为宣讲活动受众的农民群众又能接受了多少呢?这种仅仅把中央的精神或者文件当作传播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效果其实并不会太好,有时只是事倍功半。
有些地方的做法就很不一样,在宣讲活动开始之前,他们先了解宣讲对象的实际情况,主要是了解宣讲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例如减轻负担、医疗教育、科技下乡等等,在掌握了这些具体情况之后,然后再针对性的制定宣讲内容,将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与农民群众所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结合作为主要宣讲内容。经过这些宣讲之前的准备,在宣讲活动开始后,农民群众的热情明显很高,因为宣讲的内容都关系到他们每个人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宣讲活动才能更好的将中央精神更好的传达到每一个农民群众的心中,也才能真正的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像上面的这种做法在目前仍然只是少数,更多的地方仍然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传播内容,这样的传播活动就无法达到事先预设的传播目的,传播的价值也就不能完全实现。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中存在着对大众心理需求把握的不够准确、对传播媒介和传播方法的采用上不够恰当以及没有很好的提炼传播内容等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没有很好的坚持与时俱进,导致传播活动与社会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践出发,让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适应实践的需要。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黄宏.马克思主义创新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
[3][法]吕西安·斯费兹.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美]泽勒尼.传播法:自由、禁制与现代传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A8
A
1674-1102(2011)04-0032-03
2011-03-31
余钰琪(1981-),男,安徽枞阳人,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韩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