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成人慢性咳嗽病因临床分析

2011-04-01王征江董丽萍

当代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嗜酸流性病因

王征江 董丽萍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主诉症状,如不能及时、正确地治疗,常引起咯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故慢性咳嗽的诊治日益受到关注[1],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多,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诊治的持续咳嗽8周以上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病因构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除外吸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就诊前已明确诊断者,其中男性64倒,女性56例,年龄l5~65岁,平均(38.18±10.12)岁,咳嗽时间2~13个月,平均(6.12±3.06)个月。

1.2 诊断方法 (1)仔细询问病史(咳嗽持续的时间、性质、程度、频度及伴随症状,气候、气味、体位的影响,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2)根据病史选择相应常规检查得出初步诊断;(3)相应常规检查未能诊断的患者先进行诊断性治疗,根据治疗反映确定咳嗽病因;(4)上述方法不能诊断实施特殊检查。

2 结果

120患者慢性咳嗽病因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鼻后滴漏综合征38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9例、感染后咳嗽11例、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7例、心理源性咳嗽3例。

3 讨论

咳嗽能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异物,阻止呼吸道感染的扩散,也是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咳嗽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也十分繁杂,因此,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2]。

本文通过对120例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如下: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疾病,占35.00%(42/120)。咳嗽持续时间大于1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日间变异率>20%;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关键指标,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对于基本符合上述临床特征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如果无禁忌证,可按哮喘进行诊断性治疗,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3]。②鼻后滴漏综合征发病率占第二位,为31.67%(38/120),鼻后滴流综合征是指鼻腔或鼻窦的分泌物后流至咽喉部而引起,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均可引起,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多伴有干咳、流涕、咽部不适、发痒、异物或咽部发堵,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增生。抗组织胺药、鼻局部使用缩血管药,鼻局部滴入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4]。③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第三位,为15.83%(19/120),是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特点是阵发性咳嗽,多发生于夜间,部分患者伴有上腹部剑突下不适,但也有很多仅表现为咳嗽,这种咳嗽可能迁延多年,抗炎、止咳化痰治疗均无疗效,胃镜及24h食管pH监测是目前最好的诊断,本病给予制酸剂及胃动力药治疗有效[5]。④感染后咳嗽占9.17%(11/120),反复呼吸道感染损伤气道黏膜,使黏膜下感觉受体暴露,受刺激后释放炎症介质,从而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强,黏液分泌物增加、肥大细胞膜颗粒及炎症渗出,进而发生短暂性气道高反应所致[6]。⑤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也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占5.83%(7/120)。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慢性干咳或晨咳,有少许黏痰,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无气喘、呼吸困难等可逆性气流阻塞症状。肺通气功能及呼气峰流速变异率检查结果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痰嗜酸细胞≥2.5%。⑥心理源性咳嗽3例,持续时间与程度差异较大,睡眠时不发作,伴焦虑症状,有意清喉,日间咳,专注某一事物及夜间休息时咳嗽消失,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症状逐渐改善。

总之,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许多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都可以引起慢性咳嗽,包括消化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等,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地体格检查、根据病情选择部分项目进行辅助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并使其得到及时治疗。

[1]马洪明,朱礼星,赖克方,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诊断探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675-678.

[2]杨媛,宋康.慢性咳嗽的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O):1101-1102.

[3]黄关林.咳嗽变异型哮喘34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529.

[4]邓燕飞,郭永清,杨海斌.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4):661-663.

[5]朱礼星,马洪明,赖克方,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7):461-465.

[6]李莉.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体会:附128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l3(12):1568-1569.

猜你喜欢

嗜酸流性病因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与慢阻肺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住院转归的相关性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