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2011-04-01罗凤琳

当代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门脉胃病胃底

罗凤琳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发病急、病死率高[1],表现为大量呕血或黑便,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肝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及时有效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5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9例,男37例,女22例,年龄30~72岁。根据病史、体征、症状、化验、B超或CT等明确诊断。其中,肝炎肝硬化45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其它原因肝硬化4例。依据Child-Pugh分级,本组A级20例,B级27例,C级12例。

1.2 消化道出血原因诊断标准 出血12~24h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急诊内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依据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标准[2],门脉高压性胃病参照McCormack标准诊断[3]。结合X线、超声及CT等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1.3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禁食、卧床、吸氧、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使用凝血酶、立止血,补充血清蛋白。休克患者给予扩容、输血及血管活性药物。给予能量支持,补充蛋白质、葡萄糖及支链氨基酸等。使用保肝药物,注意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

1.4 疗效判断标准 止血有效标准:(1)大便由黑色转为黄色,大便潜血转阴;(2)胃镜检查出血停止;胃管抽吸物转清亮。符合以上两项指标之一为止血有效即为出血停止。止血成功一周后复发出血视为无效。

2 结果

2.1 胃镜检查结果 本组患者均见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原因中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9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消化性溃疡9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4例,其它4例。

2.2 治疗结果 经对症治疗,出血停止50例,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而自动出院者为6例,3例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死亡。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25%[4]。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一般认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因素[5]。我们分析的59例患者中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占29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和消化性溃疡各有13例和9例。表明门脉高压性胃病和消化性溃疡也是肝硬化常见的出血原因。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与门脉压力增高有关,门脉压力的增高使胃上部侧支循环血量增多,致食管静脉扩张,管壁变薄,最终发生破裂出血。此外,门脉压力增高可造成胃微循环障碍,使胃黏膜缺血缺氧,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和消化性溃疡,导致胃黏膜损伤,容易出血。

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及早明确出血原因并给予正确的相应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认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然后确定治疗方案。本组59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者50例,占84.7%,效果较好。

总之,及早判断出血原因并做出正确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尽早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1]韩硬海,李树桐.临床肝脏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9.

[2]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方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4):198-199.

[3]Mc Cormack TT,Sims J,Eyre-Brook I,et al.Gastirc Lesions in portal hypertension:inflammatory gastritis or congestive gastropathy[J].Gut,1985,26:1226-1232.

[4]张彦龙,李殿炜.高血压性脑出血与胃肠道功能衰竭[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49-150.

[5]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68.

猜你喜欢

门脉胃病胃底
别把胃病当小病!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