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的家庭饮食调理探讨
2011-04-01邱萍
邱萍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消化内科常见和多发病症之一。该病不仅难以彻底治愈,给患者生活和身心状况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可进一步进展成为急性胃炎,胃溃疡甚至癌症,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临床上除了给予西药缓解症状外,多采用周期相对较长的饮食、中药疗法,并配合一定的运动和心理调理,以达到逐步改善病情的目的。由于患者多不需要住院治疗,因此以家庭调理为主。其中饮食调理是其中相对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拟对其进行简要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家庭饮食调理的必要性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急性胃炎的遗患。胃黏膜病变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可形成慢性胃炎。②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食物,或咀嚼不充分,粗糙食物反复损伤胃黏膜。③十二指肠液反流。胰液中的磷脂与胆汁和胰消化酶一起,能溶解黏液,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氢离子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黏膜,引起损伤。④免疫因素。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内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均可伴有慢性胃炎,提示本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⑤感染因素。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窦黏液层接近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存在,阳性率高。在上述诸因素中,均与患者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其导致的后果一方面是患者体质和免疫力下降,感染的几率增加,另一方面是不良食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所以有必要加强饮食调理。
慢性胃炎按期病情进展大致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在病情进展的过程中,饮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饮食调理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增强患者体质,以便患者有足够的精力面对病情的影响和日常生活,并通过提高免疫力,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其他急慢性感染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对慢性胃炎疾病的慢性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相关的食疗方法,减少食物成分对胃黏膜的损失,重建屏障功能,通过其长期的营养支持和促进炎症减退作用,促进病情的逐步好转。
2 家庭饮食调理的针对性
就护理内容来说,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2.1 常规饮食护理[3-4]
即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指导。基本遵循下列5个基本原则: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多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宜选用的烹调方法为蒸、煮、焖、炖、烩、汆。不宜选用煎、炸、熏、烤等烹调方法。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食,且不宜吃得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不宜吃过甜、过咸、过浓、过热、过冷、过酸的汤类及菜肴,忌食烈性酒、咖啡、浓茶、辣椒和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2.2 食疗护理
食疗方法较多,先简要介绍几种:①绿萼梅和绿茶各6g配成二绿茶,以达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目的。②金橘200g,白蔻仁20g,白糖适量配成金橘饮,以达到疏肝解郁,调和脾胃的目的[5]。③鹌鹑1只,党参15g,淮山药30g配成鹌鹑汤,以达到健脾益气和胃的目的。④白术30g,猪肚1只,粳米60g,生姜少许配成白术猪肚粥,以达到增强食欲、消痞通气的目的。⑤神曲10~15g,粳米30~60g制成曲末粥以达到健脾温胃的目的。
3 家庭饮食调理的可行性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炎属“胃脘痛”、吞酸”、“痞满”、“纳呆”等范畴,其基本病理机制为:劳逸失常,情志不遂,饮食不节,长期以往,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6-7]。由于病程较长,患者在病情还是基本能够从事原来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一般以居家调理为主。由于家属能更好地掌握患者个人口味,而且可以由家属代为监督和调整患者饮食,而患者处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和对家属意见的尊重,其遵医行为相对要好,从而为家庭饮食调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在实际操作中,常规饮食调理以增强患者体质,减少饮食对胃黏膜的继续损伤为基本目的。但考虑到患者长期受病情影响,普遍食欲不佳,因此我们引入中药的相关理论和疗法,采用天然药物与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烹制成即相对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药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辅相成地发挥着药物和食物综合作用,不仅增强了患者食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祛病疗疾,从而提高了家庭饮食调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王计划.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10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3):25-26.
[2]张满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3):528-529.
[3]李冠男,付双超.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原则[J].2011,7(4):243.
[4]石玉娥.慢性胃炎进食方法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5):161-162.
[5]盛志坚,熊琦,黄锦蓉.饮食及行为干预对慢性胃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5):20,23.
[6]马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6):89-90.
[7]邝耀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