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

2011-04-01冰,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情感

杨 冰,李 如

(1.重庆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重庆 400067;2.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人文精神是最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我们所谈的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一是指导学生发掘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尊重和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其健全文化人格,使其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一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最优先的学科,小学语文如何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做到有效的平衡,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承担起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

一、弘扬人文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民族性。语文教学构筑文化精神大厦,是人的发展之精神本源。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除了要完成一般学科必须共同承担的智育任务之外,还要密切关注审美教育、人生观教育与生命教育,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一)凸现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诉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不只是语言的教育,也是人文的教育,并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养和弘扬与发展文化的责任,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重任。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不是孤立的,它在语言文字,文学之外还蕴藏着深厚的哲学、历史、民俗文化等内容,体现着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因而,正确把握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精神,合理加以阐发、有效加以渗透,使学生在语文环境中掌握人文知识,形成人文观念,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无疑是语文教学赋予每一个语文教育者的神圣职责。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需求

人文精神,从本质上说,是属于人性的因素,是人的生命内在东西的升华。从人的一生来说,儿童时期人性的因素相对较多,儿童本身就是一副最新最美的图画。促进儿童生命的和谐发展,加强他们的文化底蕴,打好人生的底色是对这一时期语文人文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小学人文教育》上这样写着:人文精神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人文精神的复归是世界性的课题。”[1]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培养会识字、会写作、会口语表达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需求,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意义,是小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从现今来看我们面临着两种教育:一种是帮助我们走上社会,找到好职业的技能教育;另一种是更为本质地培养我们人格,温暖我们生命的教育,那就是人文教育。然而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技术训练而大大忽视对“人”的关注。

(一)教学理念:重“科学世界”轻“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指围绕文化价值子系统与人的意义理解、交互主体性相关联的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与人的目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的意义世界与价值世界。[2]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程要关注人的发展。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要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能正确对待,把种种不如意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负面的东西就可能转变成积极的因素。然而半个世纪以来,受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却表现出对于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冷漠。语文课上热衷的是主题思想的挖掘、微言大义的阐释、写作技法的探究、标准答案的追求,有时更被简单地表述为“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知识被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信息点,通过语文学习,测定学生主体掌握了多少生字、会默写几首古诗,会背诵几篇文章,不断制造语文教学的“快餐化”,把语文带入到一种背离自己本相的道路上去了,而对于学生个人的价值与意义世界以及人际交往世界则无人问津。导致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分裂,丧失了人文精神和生命活力。

(二)教学目标:重“语用”轻“生命”

在中小学课程中,语文学科是最接近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它包含大量的情感、道德、意志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为生命个体的心灵奠基,让他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亲和力,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崇高;另一方面,它又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提供人性的、精神的、审美的支持,传承民族文化香火,培育民族文化肌理,使得民族的生命在一种文明的层面上代代延续。

然而,观照我们现今的语文教育现状,不由得让人感到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生命人格建设方面的荒凉。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对语文知识能力通常较为看重。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总是把知识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来进行。翻开一份份教案都是偏重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一些人文性的审美、思品教育等目标及习惯目标,都成了其中的装饰与点缀。具体贯彻目标时又把这些人文性,体现人文精神的目标,顺带而过也不作检查、要求。语文被视为一门应用性的工具学科,过于强调其“语用”功能,忽视了语文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视了语文对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价值。语文与人的精神和心灵、与人的生命和生活越来越疏远。[3]

(三)教学内容:重“本源”轻“主体”

在教学交往中,教学内容围绕着一定的教学资料,主要是课程文本(还包括其他形式如事件、实物等)来进行实施。此时的课程文本是彼时作者丰富的心理思想感情外化而成的 “精神的纯粹的痕迹”。[4]它只是一个潜在的或是凝固的意义存在。为了使这一意义复活,从潜在转为现实,则需要通过主体的主动思考与体验来诠释这些符号化的构成物,从而把握现实世界,建立合乎规范的价值体系,把凝固外化在课程文本中的意义重新回归到现实中来。这种回归,是将过去作为现在的媒介,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使文本能够复活。这里文本意义的复活不是(而且从来都不能)复归到作者彼时的意义中,即文本中的“本文”,而是应该复归到主体此时的历史中。[5]因此,在文本生成内容的过程中必然要强调主体参与的“译文”,只有这样才能使文本常读常新。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交往中,作为译说者的教师常无视自己和学生的“主体参与”,而总在追寻文本背后唯一正确的“原意”。教师的职责成为原意的传递,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文”为本的“三唯”现象,即“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在“三唯”里摒弃自己的主体意识而一味寻找“原意”。

(四)教学过程:重“感知”轻“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充分与学生相互平等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探索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必须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结合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教学内容,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方具有真正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交往中,课堂教学交往成为教师的“殖民世界”,在教师权威的作用下课堂交往呈现出单向化和单一化,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倾听者”的学生对内容的接收,注重的是“掌握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什么情况下去运用”的陈述性知识,注重的是对知识、信息的感知、记忆与重现的简单加工处理,却无法形成师生之间同质的情感体验,又导致学生获得的只是堆积的符号与无意义的词句。学生获得“量”的知识积累,却无法达到对知识的体验而产生“质”变;而教师听到的只是学生对符号知识掌握的简单分数反馈,同样也无法引导学生自身的自主精神建构与人生意义的探寻。

三、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濡化

人文精神既然属于人性的因素,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东西,就不像知识那样可通过传授获得,只能通过素质培养的途径,主要靠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感染、熏陶、感悟、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把握人文精神培养的这一特征,才能更好地履行小学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一)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召唤人文内涵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主要空间。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语文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选取教法与学法等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从思想内容的整体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品味,都力图使学生实现思想情感的感悟、体验和内化。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时,也要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其内容是非常有限的。人文精神要与其他语文素养同步提高,语文教学必须打破课内外壁垒,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外,或在课外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课外生活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如在学习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人间真情”专题中的《搭石》一课,学生懂得“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课外的拓展,指导学生(1)做一件像乡亲们搭石一样的事迹;(2)回忆身边有哪些类似的事迹,把这些事迹集中起来,编成《真情集》。这样,由课文想开去,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感悟相互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促进个人对人文精神的领悟和吸收。

(二)植根教材,走向生活,开发人文资源

小学语文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十分注重入选课文的可读性与人文性,很多篇入选课文都包含着丰厚的人文意蕴和浓厚的审美色彩。它们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思考生存的本质,提升生命的境界;焕发他们对自然的虔敬和热爱,对艺术的认识和鉴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胸怀祖国甚至全人类。立足于语文现有的教材,从语文教材中挖掘那些富含人文精神的元素,使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基座和精神底蕴。

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在开发和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文资源的同时,要让学生超出教材,走向社会生活,使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典范、高雅的文本使之在广度上拓展范围,在深度上挖掘层次,在联系上趋于丰富、有序、合理,从而使学生在真、善、美几个维度上反映人间烟火、体现人情意味、表达人文关怀,让人文精神成为学生不断进步,发展和提升的恒久不竭的能源。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语言的魅力》一文后,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有魅力的语言,寻找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的真善美,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不美的行为,用有魅力的语言写提示牌告诉他们。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写出了很多富有魅力的语言。比如“我在流泪,帮我把眼泪擦干好吗?”(节约用水);“我在睡觉,别碰我好吗?(爱护花草)”;“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不乱丢废弃物)等。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让学生懂得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重视朗读,紧扣情感,洋溢人文色彩

“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言为心声”,在读中体会文本的人文意蕴,在悟中把握语言的人文理念,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紧扣文章精彩词句,指导学生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当然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教师引读,可学生自读。学生的读,可以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分读、个别读、比赛读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生动感人、撼人心腑片段的诵读、揣摩、品味,体验所描绘的情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浓浓的人文精神。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感情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是师生心灵的纽带,也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心灵的纽带,同时也是人和文之间的纽带。因此培养人文精神必须紧扣情感纽带,发挥情感的感染,熏陶启迪,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理育情,以语育情,以情育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提高审美情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四下选学课文《麻雀》前,首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伊始,教师深情地向学生们讲述了地震时“未发出的短信”的故事,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竟弯成了弓形,留下来的只是“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记得我爱你”这样充满了浓浓爱意的爱的誓言…学生们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他们懂得了母爱的神圣和伟大。接着教师适时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同样讲述了一个母爱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麻雀母子那挚真挚纯的爱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整节课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之中,显现出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而在感动的同时,整个的教学过程又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四)尊重个性,注重体验,关注人文交流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灌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要求教师在积极引导下主动探究新知,共同研究新知,体现人文精神。首先,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尊重学生的权益,不歧视侮辱学生,相信学生肯定会有发展;在学习上不以教师意志强加学生,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把学习阅读真正当成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比如,说雪融化了是什么?说水是对的,说是春天、是绿色也不错。其次,我们要给予学生一个个性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脱俗”、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和境界,这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必须珍视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独特体验。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底蕴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与表现力…凡是能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的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安排,有目的训练展示,促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让人文精神之花开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1]何侠斋.《现代小学人文教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7.

[2]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09.

[3]杨高旺.论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J].中学语文·教师版,2006,(10).

[4] [日]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融合[M].刘文柱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35.

[5]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5—2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