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宗礼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

2011-04-01兴坤指导宗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三焦气机肾小球

,兴坤,指导:宗礼

(南开医院 肾内科,天津 300100)

IgA肾病是肾活检组织免疫荧光检查显示有大量以IgA为主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特点以血尿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在我国占肾活检患者的40.0%~47.2%[1]。发病后每10年约有20%进入慢性肾衰竭期,是我国慢性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首位原发疾病[2]。IgA肾病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至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西医治疗一般主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如饮食的控制、控制高血压、防治感染、避免应用肾损害的药物等。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证治规律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有幸侍诊张宗礼教授,见其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本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疏风利咽

IgA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发作前多感受风热外邪或湿热毒邪,而发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病在上焦,以风热毒邪为主因。中医认为,风热毒邪从外而侵,客于咽喉,蕴于肌肤,致火热炽盛,燔灼脉络;或袭肺脏,母病及子,邪热入肾。病位在上焦肺系,风热疮毒内蕴,以咽喉赤肿,乳蛾肿大,皮肤脓疮,恶寒发热,全身酸楚不适,咳嗽,小便灼热,色鲜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有研究显示,扁桃体摘除可降低一些IgA肾病患者的血清IgA和黏膜分泌型Ig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尿检异常,维持稳定的肾功能[3]。治宜疏风清热,利咽解毒,凉血止血。方用银翘散、小蓟饮子加减。方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玄参、薄荷、桔梗、白茅根、小蓟、藕节、生地黄等。

2 清热利湿解毒

IgA肾病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毒邪侵袭而发病。肾气不足,正气虚弱,风热易袭肺卫,循经易肾;又现人多肥甘厚味,劳行甚乏,气机郁滞,脾失健运,湿瘀内生,郁久蕴热,而湿热内生;从而内外之热相搏,热毒燔灼肾络,血渗于尿中而见血尿。现代研究表明,湿热毒邪是影响肾小球疾病病程的主要病理因素,湿热影响IgA肾病的预后及转归,而湿热病理的基础是免疫反应,湿热可能标志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活跃,在疾病的始发阶段是免疫复合物在肾脏不断沉积,直接损害肾小球,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参与,最终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4]。故在急性发作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基本原则,旨在清解上、中、下三焦的湿热毒邪,控制炎症反应,达到截流澄源的目的。常选用大柴胡汤、八正散等为主方,临床随症加减。

3 补肾活血

五脏之伤,究必及肾,阳不化气,气行无力,津液不畅壅滞,气滞血瘀,《读医随笔·虚实补泻论》:“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阴虚燥热煎熬津液,津亏液少,势必不能载血循经畅行,血壅成瘀;阳气不足,温煦不利,寒邪内生,寒性收引,凝滞而成血瘀。《灵枢·痛疽》曰:“寒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血瘀一成,阻滞气机影响水谷精微和津液输布,湿邪乃盛;又因瘀血化热,热伤气阴,使瘀血更甚,湿热瘀结,日久化毒,毒伤肾络,久病入络,肾之络脉“微型徵瘕”形成。脏腑虚损,气机失调,血脉不利,壅滞成瘀。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不同的致病因子所导致的不同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都会出现相同的病理改变,即“肾虚血瘀、浊毒内停”。其为各类疾病的非特异性表现,即疾病的共性,同样也是病理基础。《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二法,第一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曰瘤矣”。唐容川的《血证论》提出通治血证之大纲有四,其中以消瘀为第二法,即“以祛瘀为治血之要法,”既使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在治本的同时,也要适当配伍化瘀之品,以防止血留瘀,变生他患,提出了化瘀为治疗血证的重要法则。临床多补肾活血与止血药物并用,不能一味止血。

4 疏利肝胆,调畅气机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少阳气机之枢纽,三焦气机之枢道,少阳三焦枢机不利,脾失升清降浊之力,塞肺宣发肃降之通路,气机不畅,气血不常,而使水湿浊热等邪气内壅,久之湿热瘀血等标实之证形成。疏利三焦气机,使内外宣通,上下条达,气机得以枢转,气血津液运行恢复正常,则清气得以上升,浊邪得以下降,精微得以封藏。且现代研究证实肝脏在IgA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往往先有肝脏内IgA的沉积,而后才有肾小球内IgA的沉积,肝脏清除功能受损能导致IgA肾病[5-6]。临床常以柴玉平肝汤加减,多选用柴胡、陈皮、白芍、川芎、栀子、枳壳、瞿麦等,每每疏肝利胆,调畅三焦气机。

5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临床过程中,张宗礼教授重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中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肉眼血尿、镜下血尿为主的归于尿血范畴;以水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归于水肿范畴;当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归于虚劳、关格、癃闭等病证范畴。遵循实验检验客观依据,并结合肾穿刺病理结果上述各法各有侧重。因人因时因地因证候之转变灵活用药,病证结合,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运用,整体观指导临床,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医学心悟》:“肾气虚,补肾之中必兼利水。盖肾经有二窍,溺窍开,则精窍闭也。”邪实郁遏正气,平补固本,利湿祛浊,祛邪使邪得以有出路,气机以有运行之路,辅以扶正气,则邪祛正安,脏腑气机调畅亦趋阴平阳秘,恢复脏腑生理功能。IgA肾病的发病、病情反复,常与呼吸道、皮肤脓疮、胃肠道感染等各种感染密切相关,急则治标,祛邪扶正,邪祛正复。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3.

[2]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重视IgA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32(42):9-10.

[3]王志斌.腭扁桃体免疫学异常与IgA肾病[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7,21(5):275.

[4]阮诗玮,郑敏麟,王智,等.IgA肾病湿热证与肾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83-584.

[5]董小黎,郑国芬,吴智敏.实验性IgA肾病的肝脏改变[J].首都医学院学报,1990,1(3):203-205.

[6]章友康,王海燕.肝脏与IgA肾病的关系及其机制的探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20(4):257-260.

猜你喜欢

三焦气机肾小球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