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护理
2011-04-01赵晓丽于淑芹
赵晓丽 于淑芹
(黑龙江省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内三科 158100)
急性脊髓炎是由非特异性、局限于数个节段的病毒感染或其它感染后引起的非特异性急性脊髓炎症。临床特征为病变以下的肢体瘫痪。各种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若病变迅速上升波及延髓,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脊髓内有两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是常见的脊髓病变之一。由于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大小便不能控制和皮肤营养障碍等,患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精心细致的护理,恰当的治疗与充足的营养供给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多见,无性别差异。多数患者病前1-2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受凉、疲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起病较急,多以双下肢无力为首发症状,病变相应部位有背痛,胸部束带感,脊髓症状出现急骤,在数小时至1-2天发展至完全瘫痪,多在2-3天发展至高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严重者出现脊髓休克,即瘫痪肢体出现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征引不出,尿潴留等。一般休克为2-4周,如出现肺炎、尿路感染或褥疮等并发症,则可延长至数月。损害平面以下也可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多汗或少汗,皮肤营养障碍等。若无并发症,3-4周进入恢复期,表现为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出现,肌力常自远端开始恢复,感觉障碍平面下降。
实验室检查除部分病例急性期周围血和脑脊液白细胞徜高外,均无特殊改变,少数脊髓水肿严重者,脊髂腔可部分梗阻,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可高达2g/L以上。脊髓造影或磁共振成像可见病变部位脊骨增粗等改变。
2 治疗要点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原则为:
2.1 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减轻病情
2.2 防治并发症
2.3 加强功能训练,促进健康。
2.4 为预防感染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排尿障碍应行无菌导尿、持续引流或留置导尿管定期放尿,应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3 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速率,节律,肺啰音。上升性髓炎症病变位置较高,可引起肋间肌与腹肌功能低下,肠胀气和膈上升,使呼吸与咳嗽活动受限,且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如有呼吸困难,即给予吸氧,并报告医生,可以得到及时处理。
3.2 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瘫痪严重,患者思想负担重,怀疑自己是否能继续工作或是否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极度悲观失望。此时护士应鼓励安慰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自身价值,坚定生活信心,顽强地学习和工作,使其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褥疮护理 瘫痪肢体的皮肤因植物神经营养障碍而极易破溃,肢体本身不能行动和长期受压,以致皮肤的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因此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者每2-3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卫生及床单清洁干燥,加用气垫床,在受压部位予以按摩,防止褥疮形成。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3.4 饮食护理 脊髓患者因长期瘫痪,卧床不起,应给予含纤维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以刺激和增加肠蠕动,减轻便秘。同时多吃酸性食物,少食脂肪和碱性食物。防止长骨脱钙和膀胱结石的形成。
3.5 泌尿系护理 脊髓休克期应尽早留置导尿。每天更换引流袋1-2次。留置导尿不能持续引流,每4-6小时开放1次,以免痉挛性小膀胱形成。当尿路感染时,可接膀胱冲洗装置,用庆大霉素溶液(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4-8万u)或0.2%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膀胱冲洗。当膀胱出现节律性收缩,尿液从导尿管旁冲出时,应观测残余尿量,若残余尿量在100ml左右则不再保留导尿,在200ml以上则应继续留置导尿。膀胱功能长期不恢复者可请泌尿科协助处理。同时注意无菌操作规程,观察尿颜色、量、性质。
3.6 呼吸系统护理 脊髓病变高位时常伴有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腹式呼吸微弱,烦燥和紫绀。应尽早吸氧,有分泌物者勤吸痰,必要时尽早气管切开或人工辅助呼吸,以保持呼吸功能。
3.7 康复期护理 脊髓休克期患者双下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肌肉松驰。此时应多做肢体的被动远动,按摩肌肉,每日数次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双足应以木板足托支撑,防止足下重。肢体肌力部分恢复后应鼓励患者进行肢体运动的锻炼,同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要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持之以恒,总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