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2011-04-01晁德林王俊梅

草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草业种草苜蓿

晁德林,王俊梅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 肃南 734031)

甘肃是全国的种草大省,据2009年甘肃农牧简报统计全省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117.27万hm2,居全国第二,其中苜蓿(Medicagospp.)种植面积55.67万hm2,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优质牧草种子基地1.5万hm2;草产品加工能力113万t;草业科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如此,甘肃还没有形成产业化优势,还没有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草产业还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甘肃草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也是草业科技人员和草产业生产者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1 甘肃苜蓿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产业化的巨大投资需求与实际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 苜蓿要实现产业化必须满足2个条件,一是要有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二是生产加工要机械化。这2个条件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前者是实现效益的基础;后者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打捆集垛,避开不利天气的必要条件[1-2]。要实现这两点,一般的生产企业很难支付其费用,需有大企业集团的资金投入或政府的扶持[3-4]。目前,甘肃苜蓿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很低,除部分项目外基本还处在人工操作阶段,草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也极大地影响了苜蓿产品的产量和品质[1,5],制约着甘肃草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6-8]。

1.2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和产品数量品质之间的问题 用户对苜蓿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国外的客商,希望能有长期稳定的货源,但由于省内苜蓿种植分散、规模化程度低,苜蓿的产量低,苜蓿产品的商品率更低,因而无法形成足以影响市场供求状况的商品量[2,9]。目前,生产者为了获得较高的苜蓿产量,苜蓿刈割普遍较晚(一般多在盛花期刈割),苜蓿草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下降,品质降低,不能达到国家颁布的苜蓿产品一级标准,有的甚至为等外品。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刈割持续时间长,刈割晾晒的苜蓿常遇到雨淋,致使苜蓿产品的品质降低[3,10-11]。另外,苜蓿产品雨季贮存过程中因空气湿度高常发生霉变[12-13]。

根据近几年苜蓿草粉动态价位的综合分析,粗蛋白含量15%的草粉出厂价为1 800元/t,粗蛋白含量每上升1百分点,价格提高100元/t,反之则按比例下降。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使苜蓿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效益,生产经营面临市场风险[14-15]。

1.3行业整体效益逐步提高与市场、自然条件双重风险的问题 苜蓿自种植后一般在2~3年达到高产期,5~6年后需要翻新,而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苜蓿产品的销路。尽管苜蓿产品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是由于有组织的销售和规范的委托销售、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还没有形成,严重地影响了苜蓿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而且国内市场也没有规范地建立起来。苜蓿产品市场交易的分散性,没有形成稳定的价格体系,价格波动很大,生产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16-19]。

苜蓿生产和其他农业生产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风险主要是气象灾害[20-22]。气象灾害对苜蓿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甘肃省大部分地区7-9月降水量是全年的70%左右,雨热同季,刈割(第2、3茬或第4茬)后晾晒时遇雨易影响苜蓿草产品品质,严重时使苜蓿霉烂;春季播种常常因土壤干旱无法播种,播种后又因无雨不能保证出苗;出苗以后如遇持续干旱天气,无灌溉条件,苜蓿生长受到抑制;苜蓿还会出现病虫害等自然风险[23-27]。上述自然风险常常使得生产者不能保质保量地生产出合格的苜蓿草产品。

1.4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需求与科研投入管理滞后的问题 甘肃苜蓿草产品主要是干草捆和草粉,还有少量草颗粒、草块,苜蓿叶蛋白的生产还仅限于实验室水平。由于苜蓿干草捆、草粉密度低,增加了交易运输费用。例如,6 t的车皮,最大容量只能装二次压缩的干草捆3 t[12],8 t的汽车仅能装5 t。苜蓿草后加工投资主要限于草粉,苜蓿产地都建有草粉加工厂,以生产草粉为主。对草颗粒、草块生产加工投资相对较少,目前上规模的苜蓿草块加工厂并不多见,苜蓿叶蛋白商品化生产加工尚无结果[14]。

甘肃苜蓿育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已经育成的苜蓿品种有甘农1号、甘农2号、陇中苜蓿、河西苜蓿等品种,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苜蓿育种工作相比,差距还很大,培育出的苜蓿良种还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14]。良种繁育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育成的品种没能大面积的繁殖,种子生产量少,还远满足不了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求[28]。近10几年引进的品种很多,市场混乱,在已建设的有关苜蓿项目中,由于对当地苜蓿品种繁育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科技投入不足,已有损失严重的教训可供借鉴[13,20,29-31]。

2 甘肃省草业发展趋势

2.1栽培草地建设依然呈减少趋势 首先,由于国家种粮补贴政策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致使部分农民由种草转向种粮,使以农田种草为主的栽培草地建设在政策上处于弱势地位[21]。其次,甘肃河西地区农作物制种收益较高,农作物制种和蔬菜制种从种子供应、技术服务、风险赔偿都占有优势,苜蓿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另外,草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其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在政策方向引导上有误,影响了农民种草的积极性。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栽培草地建设速度可能依然缓慢。

2.2草产品市场依然活跃,价格稳中有升 近2、3年来优质苜蓿干草的价格将维持在1 000~1 800 元/t的价位,总的趋势是供给偏紧,供不应求,特别是优质草产品需求量比较大。主要原因一是畜牧业快速发展和生产方式改革,由传统的放牧生产方式转变为舍饲饲养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大了草产品的需求,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加大了禁牧、休牧、保护生态的力度。舍饲圈养比例的提高[32-34],必将拉动对草产品需求增加。二是大中型养殖龙头企业不断增加,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对草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三是栽培草地建设面积压缩,草产品总产量减少,特别是优质草产品,导致草产品价格上涨。四是甘肃牧区每年枯草期、冰雪封山期需要大量补充饲草,一旦遭受自然灾害,草产品更加紧缺[7]。

2.3种草养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甘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发展草食家畜已被确定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35]。随着畜牧业倍增计划的实施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种草养畜综合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以及政府对种草养畜补贴政策的相继出台,种草养畜发展势头强劲,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效果越来越好,种草养畜将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17,23,36]。

3 发展草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3.1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产业结构 甘肃已经将草畜产业列入“三大支柱产业” 之一,退牧还草列入“八大工程”之一,对甘肃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草业发展还需国家政策资金大力支持,应把项目与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如退牧还草项目中的“栽培草地建设”、土地综合改良项目中的“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都可以和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3.2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提高产业水平 加大草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及加工设备的引进推广力度[36],近期应争取在建立现代产业运行机制、牧草种子标准化生产、草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及创建的品牌方面有所突破。在长远目标上力求面向国内国外2个市场,力争把甘肃草畜产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6-18,20]。

3.3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 在草产业基地建设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多层次、多形式、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主攻万亩乡、千亩村和百亩连片小区建设,优化布局,扩大规模,牧草收获加工利用逐步实现机械化,克服劳动生产率低和自然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5,10]。土地依法合理流转为草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向专业大户的稳定流转和土地融资功能的发挥也为酝酿对耕地农业的革命、为实行农区草业提供了契机[1,5]。

3.4建立甘肃牧草良种繁育体系 应将草种产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在草种生产基地建设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生产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质牧草种子,使草种产业成为甘肃继玉米产业、马铃薯产业和花卉产业之后的又一大制种产业。甘肃牧草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势明显,只要政策给予适当扶持,就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大产业。目前的任务是梳理甘肃当地主要牧草品种,恢复建立牧草种子基地,克服盲目引种的弊端,确立甘肃牧草品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完善牧草良种繁育体系[2,37]。

3.5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种草养畜 甘肃是一个多山、交通信息相对落后的省份,远离沿海城市,在农牧区种草空间还很大,近20多年来牛羊肉价格稳中有升,农牧区群众有养殖牛羊的传统和经验。要继续研究制定完善配套种草养畜的政策措施[3-4],引草入田,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实现草畜循环,不但不降低粮食生产,反而会提高粮食生产。农牧区草产业作为草地农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已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将成为甘肃绝大多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5,23]。

总之,要把甘肃建成全国的草业、畜牧强省必须要找到草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掌握发展趋势,在充分认识到现有优势的同时,应在资金、政策、良种繁育、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加强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配套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27,38]。

[1] 任继周,林慧龙.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J].草业学报,2009,18(5):4-6.

[2] 杜青林.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74-300.

[3] 丁连生.甘肃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4] 张自和.对退耕还林还草有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草业科学,2003,20(11):729.

[5] 晁德林.牧草种子基地的基本经验和措施初探[J].草业科学,2006,23(2):51-52.

[6] 刘卓,徐安凯,耿慧,等.8个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J].草业科学,2009,26(8):118-121.

[7] 李毓堂.草产业和牧区畜牧业改革发展30年[J].草业科学,2009,26(1):3-7.

[8] 赵军,李霞.中国农牧交错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9,26(1):94-99.

[9] 骆进仁,姜良,丁连生.甘肃省退耕还草工程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1.

[10] 韩天虎,王汝富,王俊梅.甘肃发展草产业优势分析及对策[J].草业科学,2005,22(9):66-67.

[11] 任继周.悼念钱学森先生[J].草业科学,2009,26(12):1-3.

[12] 刘自学.中国草业的现状与展望[J].草业科学,2002,19(1):728.

[13] 李毓堂.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途径[J].草业科学,2009,26(2):1-4.

[14] 王立耕,晁德林.甘肃河西走廊草业经济发展战略[C].广州:2006年中国草业发展论坛,2006:262-265.

[15] 李毓堂.至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国计民生大计[J].草业科学,2009,26(8):1-5.

[16] 任继周.三鹿奶粉事件是忽视草业的直接后果[J].草业科学,2009,26(7):1.

[17] 洪绂曾.饲料生产是国家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J].草业科学,2009,26(7):2.

[18] 刘成果.草畜乳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奶业的必然选择[J].草业科学,2009,26(7):3-5.

[19] 樊文娜,王成章,史鹏飞,等.苜蓿在畜禽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9,26(1):81-86.

[20] 任继周.草地农业系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J].草业科学,2009,26(8):6-9.

[21] 周道玮,孙海霞,刘春龙,等.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问题[J].草业科学,2009,26(11):1-11.

[22] 李新一,韩天虎,洪军.甘肃省退牧还草工程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J].草业科学,2009,26(7):19-23.

[23] 师尚礼.草地优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草原与草坪,2005(1):14-17.

[24] 孙祥.草业在绿洲生态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优化体系建立的原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4):153-160.

[25] 汪玺.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草地畜牧现代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

[26] 曹致中.草产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

[27] 王俊梅,豆卫,谭成虎,等.绿僵菌复合油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治试验[J].草业科学,2009,26(10):155-159.

[28] 杜连莹,韩微波,张月学,等.“实践八号”搭载8个苜蓿品种细胞学效应研究[J].草业科学,2009,26(12):46-49.

[29] 陶雅,玉柱,孙启忠,等.紫花苜蓿的抗寒生理适应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9,26(9):151-155.

[30] 常根柱,师尚礼.优质苜蓿品种及栽培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1.

[31] 艾琳,卢欣石.草原旅游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初探[J].草业科学,2009,26(9):1-6.

[32] 姜华,毕玉芬.紫花苜蓿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9,26(9):105-107.

[33] 刘大林,邱伟伟,马晶晶,等.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时期的耐盐性比较[J].草业科学,2009,26(9):163-169.

[34] 洪绂曾.发挥草业功能,推动生态与经济并进[J].草业科学,2009,26(12):11-12.

[35] 赵春花,曹致中.退牧还草工程对内蒙古鄂温克旗经济社会效益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9,26(12):19-23.

[36] 叶培忠.改进西北牧草之途径[J].草业科学,2009,26(1):1-11.

[37] 豆卫,晁德林.河西地区草业发展现状与思路[J].发展,2007,1(1):33-34.

[38] 侯扶江,常生华,南志标.建立草地农业系统,治理民勤荒漠化[J].草业科学,2009,26(12):68-74.

猜你喜欢

草业种草苜蓿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青海草业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苜蓿:天马的食粮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要造就一片草原……
Cut off my H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