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教学研究
2011-04-01常友渠任照富
常友渠,任照富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0 引言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谐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通过和谐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课堂的和谐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
1 和谐课堂教学要素
影响和谐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所谓主导与主体和谐就是人们常说的师生和谐。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课堂教学需要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绝对和谐的课堂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实践中很难实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构建相对和谐的课堂教学。具体来说,要根据影响和谐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教师方面
“和谐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在课堂上能灵活掌控学生的动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1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不但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师生关系上更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就会对哪个教师的课倍加青睐。因此,要和谐师生关系,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以其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2.1.2教师应扮演好主导角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是留给学生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的向导而非轿夫,其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现实的教学情况却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灌输式”的教学,即教师是知识的“传播器”,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学生的课堂参与被动、甚至缺失,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一言堂不少,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造成了教学内容机械、课堂气氛消极、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如何摆脱“灌输式”教学呢?交互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性的有效途径。
实现教学互动,首先需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过去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带来的副作用是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没有学生的响应,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有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被动的效果变成主动的效果,这才是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其次,为了实现教学互动,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一堂课,需要在什么地方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都要精心思考和设计。比如,在进行理论分析的讲授时,讲上一段以后,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该怎么办?讲解例题的时候,既要讲一点,同时也要让学生做一点,还可以请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教学互动才能“动”得起来。
2.1.3教师应具有爱心和责任心,充分信任、尊重学生
师德是教育之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水的状态取决于水的温度,同样,学生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如果你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着期待之情,学生就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动之以情,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才能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他才会有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少数学生脱颖而出,而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少数所谓的差生,因为对于拥有100名学生的教师来说,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一名学生成功占1%,一名学生失败也占1%,这似乎无足轻重;但是对于这1%学生的父母来说,受教育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败也是100%。因此,教师切不可放弃任何的1%,面对偏差,一定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歧视。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鼓励学生,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2.1.4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科学与艺术的和谐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既要注重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艺术性,让课堂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富有吸引力和新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学生方面
2.2.1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观直接决定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的成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堂是否和谐。因此,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现代学习观包括自主学习观、全面学习观、终身学习观。
学生应树立自主学习观。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主动学习,有主见地学习。学生树立了自主学习的学习观,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要靠自己的艰苦努力,从而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学习规律,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学生应树立全面学习观。当今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不仅要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以达到自身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学生还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当今世界,科技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次教育”已经过时,“终身教育”受到推崇。只有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才能拥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才能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如果学生有了终身学习观的话,就不会对是否需要在学校认真学习而感到疑惑,以至于提出“现在所学的知识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没有用?”这样的问题。
2.2.2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班级可以成为促进自己成长的熔炉,混乱和风气不正的班级则完全可能成为一个染缸。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在大学课堂中,逃课和上课睡觉的现象应该说不足为奇,调查其原因,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身边的人无心向学,我也变得懒惰。可见,积极向上的班风对创造和谐课堂是多少重要!
2.3 环境方面
2.3.1建立良好的考试制度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验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试仍然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虽然部分学校采用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平时成绩主要是体现上约束学生的迟到、旷课和作业提交上面,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期末考试内容也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记忆性考察,而且考前教师通常都要提示考试的范围和重点,这就降低了考试的实际作用。考试对于学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如果考试对学生无压力,不仅造成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重视,影响课堂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首先要改进考试形式,要打破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的单一考试方式;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灵活运用闭卷、开卷、口试、操作、论文等多种考试形式和方法。其次要改革考试内容,将考试内容的重点放在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上,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同时也要增加操作能力的考试内容。
2.3.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由于连续的扩招,使得高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普遍不足,于是大班课堂教学就成了通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是公共基础课,合班人数大多在100人以上。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得学生的参与机会较少,而教师也没办法关照到如此多的学生,大课堂的控制也很困难,其教学效果当然远不及小班教学。
3 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也是“教”与“学”相结合的活动,“教”与“学”要达到完美的结合并非易事,需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做到师生平等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激励学生,而不是强迫学生走;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应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为和谐的课堂教学提供条件。总之,和谐课堂教学的建立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才能奏响出和谐的课堂教学之音。
[1]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科学界,2003,(6).
[2]杨振宁.谈大学教学和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
[3]孙丽芝.解读困惑——高校课堂教学问题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4]王桂龙.大学教育的境界:主客体的充分融合[J].江苏高教,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