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产品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解困

2011-03-31黄莉娜

关键词:金融机构信用贷款

黄莉娜

(漳州师范学院 管理科学系,福建 漳州363000)

金融产品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解困

黄莉娜

(漳州师范学院 管理科学系,福建 漳州363000)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由一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小企业要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必须先解决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障碍。金融产品的创新成为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突破口。中国资本市场仍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完整、稳定的支持体系,金融产品的同质化严重,适应性弱,便利性不够,资产评估和征信体系不规范,无法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的不同资金需求。挖掘中小企业内外部资源,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获得的便利性,创建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是目前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

金融产品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信用评价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不利于融资的因素

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经营过程中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易受市场影响,开拓新的市场难度大。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两年内消失,有近52.7%的中小企业在四年内退出市场。[1](P75)同时,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中小企业高度重合,95%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是中小企业。[2](P20)大多中小企业实行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产权不明晰,没有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管理效率低,发展后劲不足,大多无法有效地进行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财务透明度有限,不注重信息披露,信用差的情况。贷款偿还违约率高,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对其违约的担忧。

(二)现行金融体系对经济的金融抑制作用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的,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长期以来能够积极地动员金融资源,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尤其是经济成分多元化趋势的深化,这一金融体系对经济的金融抑制作用日益显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顺利地获得金融支持。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日尚短,还未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来适应不同性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不同特征的资金需要,使得金融抑制作用更加突出。

(三)金融机构承担相对较高的风险与信贷成本

市场资源配置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作为稀缺资源的资金,在成本与风险约束机制下,必然不青睐信用等级低、资产实力弱的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急、小、频、险”的特点,而我国又尚未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部门,尚未构建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辅助体系,缺乏适宜中小企业信贷特点的融资担保体制。现实的情况是企业规模越小,有关企业的信息就越难获得,金融机构收集中小企业相关信息成本就越高。而目前我国实行的利率和收费基本固定,自由浮动的范围极为有限。金融机构从自身资金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出发,容易对中小企业贷款产生惜贷的现象,致使中小企业融资流受到严格约束。[3](P48)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开始采取措施加大对其扶持力度。但是由于实施时间尚短,各项配套措施契合度不高,我国的中小企业要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必须先解决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障碍。

二、金融产品创新是中小企业融资解困的突破口

中小企业与现实的融资体系之间的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特殊性之所在。近年来,我国金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比较明显。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就目前来看其发展空间有限。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垄断地位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探索和积累。从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看,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是当前形势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突破口。

(一)金融产品创新可以缓解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在市场中都不是孤立的,必然要与其他企业与个人发生业务联系,形成关系网络。以众多的真实业务与联系为基础,容易自然形成较为真实、完整的企业信息。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天然形成的企业信息,如开发供应链融资产品,抓住大型优质企业稳定的供应链,选择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作为融资对象,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缓解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切实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金融产品创新可以为中小企业实行信用担保创造条件

我国的征信系统和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现有的征信系统和信用担保体系主要针对大型优质企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担保机构的贷款担保支持。这加大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金融机构通过开发金融创新产品,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补偿,如联保小组贷款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联保小组内的企业彼此了解,相互熟悉,对对方的信誉状况和经营能力非常了解的条件,使中小企业获得联保小组内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个体信用不足提供补偿,从而为其实行信用担保创造条件。

(三)金融产品创新可以转移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对向中小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如拓展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可以将这种贷款风险转移到具体可控的物或其他财产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

金融机构尤其是大银行通过自身的产品创新,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不同特征的资金需求,不仅可以达到丰富金融市场交易产品种类,保持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为自身创造更高的效益的目的,而且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降低其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抑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三、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一)金融产品创新以吸纳和移植为主,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总体水平较低,多数金融机构都是引进西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或是对其金融产品稍加改造,便推向市场,缺少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主动创新。所以金融机构的大多数产品的种类、结构及服务功能大同小异,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用有限。

(二)金融产品创新的技术含量不高,适应性弱

金融产品创新深受科技进步的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本。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支撑水平不足,影响了金融产品创新的进度和技术含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现代信息网路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还比较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商业银行相比,在电子化、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4](P57)由于数据集中应用程度不高,对于中小企业信息的搜集和集成能力较弱,各项业务系统大多处于分离状态,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所以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金融产品创新只能在现有的低水平上进行。能够运用数学建模、网路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和开发出来的高科技金融产品还比较少。

(三)缺乏适用的信贷审批模式,金融产品的便利性不够

目前,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采用相同的信用评级标准、授信审批流程,没有更简便适用的操作模式,也没有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标准化产品流程,对于超权限的贷款业务还要上报上一级分行审批,而且各项评估指标主要以大企业的标准制定。涉及中小企业业务中有相当部分的业务不是需要多个自然人担保就是抵押物较为分散,种类较多,其认定的手续较为繁琐,因此履行放款手续的周期更长,贷款的上报和审批以及最后的放款手续都可能比大企业贷款所用的时间更长。因此现有的信贷审批模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频快"的融资要求。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金额比较小,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源倾向于大企业和大项目,影响了它们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四)创新金融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时主要使用抵押和担保贷款形式,并没有发展出适合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信贷产品。现阶段,抵押担保依然是我国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主要手段。据兴业银行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末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中,担保方式为抵押的占到了47%;其次是提供了有效保证担保的占27%(其中企业保证担保占20%,担保公司保证担保占7%),其余主要是质押担保,信用免担保的仅占不到1%。[5](P20)很显然,中小企业由于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普遍要求提供足值有效的担保条件,不动产抵押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最主要的担保方式,金融机构普遍接受的抵押品仅限于土地、房产以及少量的通用型原材料和机器设备,抵押品种类别过于单一。换而言之,就目前而言担保机构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短频快”特点的信贷产品,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需求。

(五)资产评估和征信体系不规范,制约了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融资一般采用抵押的方式,必然涉及到抵押物的价值评估。由于缺少较为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评估机构体系,市场中的资产评估机构鱼龙混杂,资产评估和抵押登记手续复杂,效率低下,中小企业为了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往往需要到各个金融机构认可的评估机构进行多次重复的资产评估。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承担的非利息费用高于市场的正常水平,增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影响了融资效率。而评估机构为了能够打击竞争对手,获取高额的评估费用,可能违背其独立的专业机构的原则,作出偏离实际价值的评估结论,导致金融机构放贷风险的增加。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体系发展缓慢。针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调查和信用征信系统还未建立。没有完善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要深入调查贷款对象,就要付出巨大的信息搜集成本和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金融创新产品的成本。资产评估和征信体系的不规范不健全,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

四、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思路

(一)挖掘中小企业内部资源,拓展担保物范围,降低贷款风险

基于控制风险的要求,金融机构要求中小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而现实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所能提供担保的不动产极为有限。这就需要充分挖掘中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从中小企业不动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和权利入手,开发适合中小企业资产和权利特点的金融产品。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拥有的股权、应收账款、存货、营运车牌、专利、商标、林权、土地经营权等资产和权利开展担保类融资产品创新;其次还可以充分挖掘和拓展企业营运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产和权利的抵押担保能力,如凭企业提供的贸易单据、投保凭证、赔款转让协议等,向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出口融信达”业务。

(二)依托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探索开发信贷产品

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依照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以业务自身的自偿性特点为风险控制基础,利用保理、票据、货权质押等手段,在产供销等环节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通过跟踪和监控企业的产供销各环节,依托与企业开展业务往来的大型优质企业的信用,降低了贷款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各类信息,在其与客户的交易往来中都会得到体现。金融机构通过如联保制度等措施可以从同行业上下游企业企业处获得更多的关于企业的信息,这些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避免金融机构的决策失误,降低贷款风险。

(三)需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提高获得贷款的便利性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现金的需求存在短、频、快、小的特点,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尽量简化金融产品交易的手续,缩短交易办理的时间,提高交易便利性。只有充分考虑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提高贷款获得的便利性,才能够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信用补充平台

中小企业由于其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利用传统的信用评价模式无法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需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新体系,充分体现其经营管理的灵活性。通过构建中小企业征信平台,将中小企业的供产销信息、企业各项资产信息、负债信息、所有者信息、企业的业务往来信息等集中统一,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企业信息库,将其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信用评价的多元化。这不仅有助于金融机构提高交易的便利性,降低放贷风险,同时有助于促使中小企业克服自身不利于融资的因素,积极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增大财务信息的透明化。

金融产品创新是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突破口,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特点,不断进行着金融产品创新,推出各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不同资金需求的产品。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仅仅依靠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磨合。

[1]任泽洙.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现状及原因[J].商业研究,2007,(12).

[2]翟金花.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5).

[3]黄莉娜.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4]徐琼.后 WTO时代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经论丛,2007,(1).

[5]郑敏.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银行解决方案——兴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改革探索[D].厦门大学,2009.

黄莉娜(1976-),女,漳州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讲师,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信用贷款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