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2011-03-31赵庆海王庆菊荣维凤
赵庆海王庆菊荣维凤
(1.泰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山东 泰安271021;2.泰西中学,山东 肥城 271600)
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赵庆海1王庆菊1荣维凤2
(1.泰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山东 泰安271021;2.泰西中学,山东 肥城 271600)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生活和学习,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也就由此产生;提高这些儿童的基本素质,不仅是他们个人成长的需要,而且是繁荣城市经济,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强化制度建设,打破城乡教育壁垒;采取反哺措施,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留守儿童;教育;城镇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到城镇。但是,由于改革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未尚完成,使得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生活和学习,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也就由此产生。这些滞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在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因此,从城镇化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留守儿童和农民工的利益息息相关,研究并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有助于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步伐。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农民工不仅是城市化要吸纳的主要群体,也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凝结着农民工辛勤劳动的汗水。城市中苦、累、脏、险的岗位一般都是农民工在干,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奉献。城市环卫、家政、餐饮服务的从业人员主体是农民工,离开农民工城市就要瘫痪。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农民工聚集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地区,这些地方的城镇化程度最高,经济社会文化最为发达。现阶段,农民工队伍还在加倍扩大,这说明农民工已不可否认地成为了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生力军。
农民工已成为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快速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工的大量进入,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各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第二产业为58%,第三产业为52%;在第二产业中,加工制造业为68%,建筑业为80%。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为了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成本较低廉的劳动力仍然有较大的需求。目前,我国农村提供了大量的低廉劳动力,依靠这个优势,可以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提供较长时期的低成本的增长动力。假如以前没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我国的城镇化就不可能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实际上,如果把农民工看作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力量,千方百计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由此将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农民工现象是促进中国城市改革的推动力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农民工在城镇化发展的大潮中贡献很大,但是却一直在忍受着很多的无奈,如果让他们的子女再走父辈的老路,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少文化和知识,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受到一系列歧视性待遇,那么他们的根本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同时,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区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变革,推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1](P252)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冲破城乡壁垒,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推动了城市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产物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及城镇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P3)。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为了发家致富,纷纷涌到城市打工,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并从最初的“离土不离乡”演变为“离土离乡”。农民工的合理流动,既有利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3]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但是,由于相关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关于城乡隔离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寻求非农就业,长年生活在城镇,但他们却只是城镇的农民工,不能同时实现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城镇农民工的身份和生存状态使得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不可能实现“家庭式迁移”,根本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只能是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游走,他们的子女绝大部分只能够留守农村。其具体原因为:一方面,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政策法规滞后于社会变迁,城乡二元结构使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无法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又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偏差以及政策设计与执行的巨大不平衡都成为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另一方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时间长;没时间照顾孩子;城市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差;孩子在外生活不习惯等,导致了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生活和学习,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心理极易出现偏差,往往表现出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特征,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也就由此产生。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期,据统计每年约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到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将达到70%,因此,城市不仅要考虑创造就业机会来消化转移入城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要做好农村孩子教育的各方面准备。
(一)强化制度建设,打破城乡壁垒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目前我国存在的僵化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身份、就业、教育、升学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制约。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把人群分成了市民和农民,把社会分成了城市和农村,并通过户籍管理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闸门,把农民排斥在城市就业的大门之外,导致了市民和农民在身份、地位和物质待遇等方面的不平等。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典型的城乡二元管理模式的户籍制度相挂钩,留守儿童到了流入地后,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当地政府也不会划拨有关教育经费的补贴,因而造成无着落的无奈局面。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解决子女上学读书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尽快改革目前这种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运用法律手段,给予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为农民工将孩子带在身边学习和生活,完成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户籍管理制度也在发生渐变,城乡分割的闸门有所松动,但户籍管理制度仍没有彻底改变,决定了农民家庭在城市基本没有生存空间。如2005年7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仁”的政策;要加强对以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4]部分基层政府部门也对当地的中小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方面提出了大量原则性的要求,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多停留在形式和原则性要求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未充分考虑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农民工不得不选择将子女留在原籍接受教育。
(二)采取反哺措施,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城市文盲率为5.22%,农村文盲率却达到11.5%。我国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7.33年,城市为10.2年,但农村平均只有6.85年,相差3.35年,由此可见,城乡之间,教育存在着极大地不平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强化城市教育反哺农村,能有效改善农村教育的落后现状。第一,城市的教育部门和单位,可以通过“教育下乡”活动、“希望工程”活动等,组织、动员大批城镇中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同时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帮助农村留守失学儿童复学,帮助农村教育部门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任务,让农村的留守孩子人人完成学业,提高素质、掌握本领,为农村的发展从人力资源的培育上打下坚实的基础。[5]第二,开展“一帮一”教育对口帮扶活动。城市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充分发挥优势,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建设,帮助农村地区解决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问题。[6]第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但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教师在医疗、住房等方面仍面临突出困难,工作条件依然偏差,致使农村的教育受到极大的影响。[7]这就要求政府应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整个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之中,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第四,进一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基层学校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实现城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第五,城市的高校、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开展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培训班,全面提高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提高监护的责任心、提升监护水平,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教育一体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要求,为此,国家在制定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把实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到日程上来。但是,城乡一体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局面仍未改变,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这种城乡教育的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成为严重影响教育健康发展、阻碍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公平的障碍。只有改变城乡教育二元结构,解决好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自身发展问题,在经费投入、教育政策的制定、社会环境的改变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并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以城促乡,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共同发展,才能满足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8]推进教育一体化建设,统筹规划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方法。[9]体现在城乡一体化教育上就是要紧密联系当前城乡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了解城市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乡村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在分析出城乡客观存在的优势劣势之后,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有超前的思维和战略眼光,科学应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帮助广大乡村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中小学师资的良性发展夯实基础,为广大乡村教师改善生活条件,为广大乡村中小学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为广大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独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高鹏飞,胡俊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
[5]齐子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反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6]王苹.略论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2).
[7]张玲.城乡一体化的制度障碍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0,(1).
[8]李潮海,于月萍.城乡教育一体化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4).
[9]钟小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教育[J].老区建设,2010,(16).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10GG051)。
赵庆海(1972-),男,法学硕士,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问题研究;王庆菊(1966-),女,法学硕士,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