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与儿科临床实践
2011-03-31温恩懿李文藻何周梅
温恩懿,李文藻,何周梅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重庆400037)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学行为也由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和个人经验为指导的模式向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为依据的模式转变。它是医学治疗学的决策指南和发展方向。它的出现和兴起,改变了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临床医学模式(opinion-based practice,OBP),是医学领域的一大创新。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也被称为求证医学、实证医学、有据医学。其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订出患者的治疗措施”[1]。循证医学研究在临床上包含3个方面,(1)最佳研究证据:主要指从临床相关的研究、基础医学研究,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中产生的科学结论。使诊断方法和手段更为准确和精确,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措施更为有效和安全。(2)临床专业知识技能:指临床医生根据专业知识,通过临床实践获得的精湛学识和敏锐的判断能力,高效率的对患者作出临床医疗决策的能力。(3)患者的需求:指患者对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等方案的不同选择和需要。总体来说,循证医学是基于现有的最好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2]。
2 学习循证医学的意义
2.1 掌握临床科学证据的重要性 只有临床医生熟知和应用新的质量高的临床科学证据,才会对疾病诊治产生有利的影响。例如:以前对孕妇应用苯巴比妥以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发病率,但多数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产前应用苯巴比妥没有减少ICH的发生,不值得继续推荐在临床上使用[3]。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将同类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其结论更为科学可靠。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不单是要提供新的科学证据,也应该非常重视将已有的许多最好的证据如何及时有效地用于临床第一线。
2.2 获取临床科学证据的及时性 虽然临床实践不断需要新的证据,但往往由于时间有限、教科书知识过旧以及所需杂志种类数量有限,临床医生常难以及时得到自己所需的、最可靠的临床证据。在防治性研究中,常用的最好临床证据来源于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临床研究方法,它采用全新的文献综述形式,比传统的文献综述更系统、科学。其基本过程是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必要时进行定量合成的统计学处理即Meta分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而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包括了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经过严格的质量评价,同时依照新的同类研究结果随时更新,因此可使医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新的所需临床研究信息。
2.3 更新临床知识的必要性 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逐渐过时,有研究显示医生掌握关于高血压的最新知识水平与从医学院毕业的年限之间呈负相关。因此临床医生如不注意获得临床医学研究的新证据,其部分临床知识将过时而不能适应临床决策的需要,从而将影响医疗质量。
3 循证医学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理念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用较早,该领域专家认为,解决临床问题不能直接应用基础研究的结果,也不能一味照搬承认临床研究结果,强调应以儿童健康利大于弊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为依据诊治患儿[4]。循证医学在儿科中的应用对儿科医生基本医疗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并要求儿科医生善于确定“最佳证据”是否适用于临床个体患儿。已有一些国家如英国、丹麦、美国等国家针对不同儿童的临床特殊情况制订了系列的儿科循证临床指南。这些临床指南根据一系列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证据提出儿科疾病诊断、治疗的推荐意见,以规范临床诊治活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5]。
4 展望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同时,循证医学并非要替代临床医生的技能和经验,而是以此为基础,促进其发展和更加完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循证儿科学现已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已建立了我国临床试验数据库。21世纪是生物科技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儿科临床医生了解掌握这些信息提供了快速的信息交流平台。循证医学将帮助临床医生从海量文献中去糟粕而取精华,最终达到将临床问题变成提问、然后系统查找评估、使用最新的研究结果作为临床依据为患儿做出科学决策的目的。
[1]Sackett DL,Straus SE,Richardson WS,et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M].2nd ed.Churchill Livingstone:Edinburgh,2000.
[2]Evidence-Based Medicine Working Group.Evidence-based medicine.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J].JAMA,1992,268(17):2420.
[3]Shankaran S,Papile LA,Wright LL,et al.The effect of antenatal phenobarbital therapy on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preterm infants[J].N Engl J Med,1997,337(7):466.
[4]Riordan FA,Boyle EM,Phillips B.Best paediatric evidence;is it accessible and used on-call?[J].Arch Dis Child,2004,89(5):469.
[5]蔺世平.加强儿科医师继续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