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模式

2011-03-31纪立群李淑颖

关键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

纪立群,李淑颖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模式

纪立群,李淑颖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群体。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以把脉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认知规律为基础,坚持一般培养和精英塑造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即时应对和长期教育相结合、传统阵地和现代阵地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等原则,有力确保了培养对象全面性、培养动力持久性、培养实施全程性、培养载体实效性和培养环境的衔接性,形成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育人模式。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践模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2007年5月,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各地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措施,理论界也出现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已进入经验提纯、模式提炼、理论提升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高校的全面推进,不仅有力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积极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同时也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开辟了诸多现实途径[1]。

要圆满完成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各项任务,根本在于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这个中心工作,关键在于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以把脉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认知规律为基础,坚持一般培养和精英塑造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即时应对和长期教育相结合、传统阵地和现代阵地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等原则,有力确保了培养对象全面性、培养动力持久性、培养实施全程性、培养载体实效性和培养环境的衔接性,形成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育人模式。

一、坚持一般培养与精英塑造相结合,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的全面性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骨干群体,包含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工作骨干、在专业或文体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个体与团员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个人,以及在青年学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要求进步、成绩突出的团体等。从结构全面性角度出发,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体应该是全体大学生,在大学生中既要培养坚定笃信的马克思主义者,也要培养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青年学生,这样既能够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群众基础,有效避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又能够促进越来越多的精英分子快速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为普通学生树立典范和榜样,进而辐射带动其他青年学生[2]。

为此,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就必须坚持一般培养与精英塑造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教育对象的重点突出和全面覆盖。依据此原则,东北师范大学在校级层面以学生党员暑期学校、“理想与成才”报告团、“优秀学生百人团队”、特殊困难学生“自强同学会”为主要载体,在学院以团校、党校为依托,构建了集学术、文体、科研等多方面精英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模式。此种模式满足了优秀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层次需求,有效帮助他们拓展眼光,广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真正成为学识广博又能干实事的新一代建设人才。与此同时,东北师范大学坚持通过党组织带动团组织、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党员带动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带动普通同学的方式,结合大学生团组织活动和共同成长小组,构建起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人才梯队,形成合理的具有长期性的帮带模式。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培养体系有效兼顾了重点培养和普遍培养,既坚定了重点培养群体的科学信念、正确方向,又在树立优秀典型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全心向党、一心向学的热情和精神,确保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的全面性。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动力的持久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价值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人性的最集中体现。在培养马克思主义者过程中,高校青年学生在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历史发展、社会发展、中国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发挥的重要作用之后,通过自身的价值标准,将自身内在需求与社会性需求相结合,在情感上产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及理想信念的认同感、需求感、驱动感,促使高校青年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转化内化成自觉追求。需求性的产生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究,由死记硬背转为活学活用。

东北师范大学在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培养的基础上,融合理论教育、科学考察、精心遴选、实践锻炼为一体,构建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一方面,全力推进“两课”教学改革,保证理论教育体系构建科学,主渠道畅通。从学分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改进入手,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3]。另一方面,着力拓宽社会实践领域,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以参与课题、撰写调研报告、主题演讲等形式,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以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对学生加以思想引导,使学生切身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透过真实事例和报告辅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凝练和总结。例如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连续多次组织优秀学生代表、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党支部等先进个人或团体赴港澳台开展学术交流,到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红色教育,深入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火热的社会实践,促使青年学生将抽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鲜活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有力增进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辨别分析能力[4]。

三、坚持即时应对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施的全程性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实现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目标,就要遵循因时施教的原则,既要将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工程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始终,又要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把握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点,做到既有分散又有集中。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流程包括甄选、培养、使用、推荐等,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考虑、科学安排,让大学生在培养的整体链条中逐渐成长。

为此,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过程中,要坚持即时应对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因时施教与因事施教相结合,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把握特殊时期的有效教育点位,做到既有分散又有集中,既有即时应对又有长效机制。在长效教育方面,东北师范大学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一本三向六段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即: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以价值导向、发展取向、需求指向为重点开展分层次教育,将大学四年分为六个阶段开展分阶段教育。在抓分阶段上,把一年级和四年级各分为两个教育阶段,与二、三年级一起作为“六段式”教育的基本时段。在第一阶段侧重适应性和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阶段侧重典范教育和朋辈教育;第三阶段侧重科研实践教育;第四阶段侧重成长反思教育;第五阶段侧重职业理想教育,第六阶段侧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5]。在即时应对上,东北师范大学坚持以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突发事件为契机,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国魂、青春、使命”等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教育,因势施教。例如,在汶川地震之后,东北师范大学以开展赈灾义卖、大型募捐、慈善义演等活动方式,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公益意识。又如,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第27期团校开学适逢2010年两会召开之际,所以将团校学习的主题定为“沐浴‘两会’春风·争做时代骄子”,确保让学生思想进步与时代脉搏相协调相一致。这种将即时应对和长期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确保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全程性,其中,即时应对教育穿插长期教育之中,二者皆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目标服务。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使教育者快速根据培养对象、培养环境的变化制定特殊时期培养计划,又能使培养出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面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常规化和全程性。

四、坚持网络阵地和传统阵地相结合,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载体的实效性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开始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互联网基本实现了对大学生的“全面覆盖”[6]、“全程融入”,“每日必网”、“无网不在”成为当前大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这一方面既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空间,同时也为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7],如何既善于管理互联网,又善于运用新的手段开展网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教育,切实提高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既对立又统一,传统教育阵地中的现实载体可通过形式上的转化进入网络空间,同样,网络教育阵地的内容和方法亦可被借鉴至传统教育阵地中,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内容和信息,发挥其育人功能。所以,应该坚持以网络为媒介,将传统教育引导与网络教育引导相结合,创新培养马克思主义者的新载体,形成网上网下互动协调的培养模式。在传统教育阵地建设方面,东北师范大学注重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课堂学习的深入性和实践性,制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运行机制和实践内容,努力延伸第二课堂的领域和范围,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专业素养的不同、兴趣点的不同,有的放矢地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个性化的第二课堂马克思主义教育。在网络教育建设方面,加强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阵地的研究和实践,让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仰教育在互联网上发挥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的作用,以此开拓网上阵地。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系统,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网上精神家园;并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架起了校际之间、院系之间、师生之间、朋辈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打造了网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阵地,相继建立了许多特色论坛,如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硕博论坛、净湖名家讲坛、思想高端论坛等,均以网上虚拟论坛和网下真实论坛并存的双线模式运行,极大地创新了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新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培养的覆盖面。这种网上网下互动协调的培养模式有力确保了教育载体的实效性。

五、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环境的衔接性

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两个重要环境。高校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阵地,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方向性;社会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辅阵地,具有真实性、应用性、实践性。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将青年学生的个人追求与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相统一,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栋梁[8]。

在实施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的过程中,东北师范大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级两制”的培养体系,即以“学校有督导、学院有专家、班级有导师”的三级校内教师队伍为核心,以“项目制”、“团队制”校外实践体制为依托。在学校教育方面,东北师范大学一方面紧紧抓好队伍建设不放松,构建了“学校有督导、学院有专家、班级有导师”的三级队伍体系,着力抓好学术研究、组织管理、经费支持、育人场所等条件保障;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统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对寝室、班级、校园、网络等教育环境实现全覆盖,确保学生时时有教育,处处有引导,事事有关怀。在社会培养方面,东北师范大学创建学生实践活动“项目制”,每年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所有申报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实行A、B、C、D四个等级的项目管理办法,对不同等级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经费支持。这样既保证了主题鲜明的重点团队,又能在最大范围内让更多学生自主组队经过立项、实践、结项的方式真正参与社会实践。仅2010年度,东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共有241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顺利实施。各项目的实践内容包括“关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热点问题调研、“关注经济,思谋发展”经济热点问题调研、“情系故里,献策献言”新农村建设问题调研、“笃学不倦,求是强能”大学生骨干挂职训练、“立足公益,传递爱的火炬”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社会化培养,促使青年学生重温和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树立起尊重工农群众思想。与此同时,东北师范大学创建了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制”,利用各类学生社团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纳入实践层面,先后创办了三农学社、马列协会、红烛协会、教师技能协会、大学生科研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通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大批优秀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长才干、树理想、求发展。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有力促使了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火热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有力确保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环境的紧密衔接。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2]王珩.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及培育[J].高教论坛,2009(7):52.

[3]韩彬翔.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2):14.

[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7.

[5]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5.

[6]多里坤·乌斯满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再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9-50.

[7]王柏,黄莹,李洋.浅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87.

[8]章剑锋.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6-27.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Young Marxians in the New Period

JI Li-qun,LI Shu-y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7,China)

The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places to cultivate group of young Marxians.In recent years,based on the law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particular way of thinking and recogni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not only insists on common cultivation,theory education,instant dealing,traditional manners and college education,but also emphasizes on special cultivation,practical education,long-time dealing,modern manners and social education so that it creates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mode for cultivating university young Marxians.It makes sure that the result would be across-the-aboard,deport,whole-progressed,gradual and effective.

Young Marxians;Cultivation;Practical Mode

G641

A

1001-6201(2011)06-0018-04

2011-05-23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111493440)。

纪立群(1961-),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李淑颖(1985-),女,内蒙古通辽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秦卫波]

猜你喜欢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Charlotte’s Web: A Fantasy Pig,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Death
A Feminist Analysis of Aunt Georgiana in A Wagner Matinee
Addressing Forms of Gender in Andersen's Five Fairy Tales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